南京记者被殴事件被定性为一般性治安纠纷(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0日08:38 新民周刊 | ||||
“这是我们的地盘,叫你滚,你就得滚!” 撰稿/杨江(记者) 叶洛夫(实习记者) 定性:一般性治安纠纷 8月4日,南京多家媒体刊发了一则声明,称整个事件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认定是一起治安纠纷。“……经查,8月1日下午,几名媒体记者到省教育大厦要求采访一次会议,会议主办方认为会议内容不宜采访,遂拒绝。大厦物业保安人员在强行要求逗留的这几名记者离开,及阻止随后闻讯赶来的其他几名记者进入大厦时,发生争执和推搡,双方均有人员受不同程度的轻微伤。根据双方受伤者提供的医院诊断证明和调查获取的其他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五条之规定,此事件属一般治安纠纷,正在依法作调解处理。” 当地某媒体记者向我们透露,8月3日,江苏省有关部门特意召集“8·1”当事方各单位负责人,开了一次协调会,当晚这份声明通稿便到了各家媒体手中。 该声明对当事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江苏省教育厅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对此事的发生十分遗憾,提出要加强对机关各部门和物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树立政府部门的文明形象。而有关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也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 南京市公安局此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表示,保安并未构成“非法拘禁”。理由是双方发生了矛盾,需要单位领导来了才能解决。在单位领导来之前,把人留下的做法是合适的,要是人跑了就解决不了问题了。 8月5日,我们在南京调查采访中,有南京市民提出质疑,高爱平在已经昏迷的情况下,被独自关在保安室里,即使不是非法拘禁,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究竟是解决问题重要,还是抢救生命重要? 我们在调查中还听到某目击者反映,当地“通稿”报道中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意味,即保安的态度是比较恶劣,但被殴记者冲突时的言语也不“逊色”。而读者来电希望本刊记者了解,当地公安机关的初步调查结果中,当事记者负有怎样的责任?从而致使事件性质被定为“一般治安纠纷”。但多次与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分局联系采访,均未果。 延续:记者要提起诉讼 8月5日上午11点,南京城的高温再次印证了这个城市“火炉”的称号。此时,我们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部西楼9病区31床,见到了《南京晨报》摄影记者高爱平。他正躺在病床上接受输液,床头摆满了同事送来的鲜花。高爱平是“8·1”事件中伤势最重的一位记者,正在接受住院观察。8月4日,他在病房里度过了自己的51岁生日。 高爱平提出,不接受“一般性治安纠纷”的定性。他撸起袖子让我们见证了臂下的伤痕。“做了一辈子记者,真没想到会在政府部门,尤其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部门遭到殴打。”高爱平表示愤懑,“我至今未曾见到一位教育厅的工作人员来探望,也未曾得到任何令我信服的说法。” 我们的交谈因高爱平接到一个电话而中断。对方要求高爱平赶往位于上海路145号八楼的江苏省金长城律师事务所,虞启忠、王晶卉等人跟他约好了今天去宁海路派出所报案。 虞启忠也对“一般性治安纠纷”的定性表示了怀疑,“我们准备去公安机关报案,举报教育厅的保安对我们进行殴打以及非法拘禁。”他说这一定性回避了“非法拘禁”的事实。 “通稿的定性不能让人信服。我要保留提起诉讼的权利。”王晶卉这几日一直在家休养。她认为教育厅至少侵犯了自己3个权力:一,采访权,她认为记者有权把政府信息公布于众,老百姓也有权利通过媒体获知讯息;二,人身自由权,她认为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出入教育厅,保安无权驱逐她;三,人格权,她说对被保安推搡的过程一直觉得很屈辱。 当天中午,高爱平按响病床前的呼叫器,要求护士拔掉针头。他赶到金长城律师事务所与王晶卉、黄小明、虞启忠等人碰头,律师陈议开始对此次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诠释。《南京日报》摄影记者姚远中途走了进来,他的手臂上一圈暗红色的牙印伤痕异常触目。 下午3点左右,虞启忠、高爱平、王晶卉等人向鼓楼区公安分局递交了举报追究“李克松等教育厅保安殴打、非法拘禁”的材料。上书:……举报人遭到殴打和长达30至40分钟的非法拘禁,致使举报人虞启忠多发性软组织挫伤、牙齿外伤,……特举报,请求查清被举报人殴打、非法拘禁举报人的事实;追究被举报人的刑事责任,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推测:冲突原因 8月5日下午2点30分,本刊记者走进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的江苏省教育厅大楼,没有遭保安阻拦。被撞碎的玻璃门已经调换,我们没有见到“8·1”事件中的两名保安。一名穿着“江苏保安”字样制服的保安正仔细核对每位进入大楼电梯人员的证件。我们在调查中获悉,江苏省教育厅的保安殴打外部人员不是第一次发生,有人透露,教育厅此前的保安为员工家属,鲜有冲突,但2001年上半年大厦保安由保安公司派驻接管后,情况便发生了变化。 8月1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曾经试图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但终因没有记者到场而“泡汤”。王晶卉对于没有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的解释是:下午5点,教育厅打来电话,说厅长愿意接受采访,考虑到在冲突中,教育厅始终没有领导出面,并且我们当时也正在派出所做笔录,我们没有去。 王晶卉是《南京晨报》教育条线记者,对8月1日冲突发生的个中缘由颇有想法。“8月1日来参加会议的是江苏省各民办二级学院的招生办负责人或者领导。我猜测不允许参加的原因可能是这次会议会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 近一段时间,南京当地报纸相继刊发了“120万卖出高考查分权”、“教育乱收费”、“小学升初中方案乱”等针对教育部门的批评性稿件,很多人也把此次事件归为当地媒体与教育厅的“积怨”所致。 “我们以前也是可以自由出入教育厅的,但发生了一些事情后就变化了。教育厅有一些政策还在酝酿中时,我们就报道出来了,但是我们每次在报道中都强调了在酝酿中。”王晶卉说,“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教育厅对记者就很戒备了,有些部门,如高等教育处、学生处见到记者从来都是不接受采访。很多会议他们只允许教育电视台和教育报记者参加,对于我们则拒绝采访。” 《新民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