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百年征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1日04:31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 ||||
1903年8月,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厂———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青岛啤酒”的生产厂,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厂位于海上名山崂山脚下,清澈甘甜的泉水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酿造用水,辅以德国传统酿制工艺,产品一面世,就以泡沫洁白细腻、酒液清亮透明、口味香醇
建国后,青岛啤酒将传统的酿制工艺与现代生产设备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精益求精,创造了青岛啤酒卓越超群的品质和百年金牌不倒的现代奇迹。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青岛啤酒操作法”一举成为中国啤酒的技术经典,并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 1963年,全国首次啤酒质量评比会上,青岛啤酒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得唯一的金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囊括了国家啤酒评比的所有桂冠。 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啤酒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成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品牌。20世纪80年代曾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1991年、1993年、1997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1999年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产品入选亚洲五十大品牌。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啤酒就开始出口东南亚地区,被誉为“国货精品”。新中国成立以后,出口规模不断加大,至今已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啤酒出口总量的50%以上,遥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1991年青岛啤酒入选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啤酒厂成为全国首批规范化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单位,1993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海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同年又在上海联交所公开发行A股股票。青岛啤酒的发展,凝结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江泽民、胡锦涛、李瑞环、吴邦国、吴官正等中央领导都曾到青啤公司视察指导过工作。李鹏、朱镕基等领导也曾分别为青岛啤酒题词或作出重要指示。 “九五”以来,青啤公司在“大名牌战略”的带动下,以顾客为中心,确立并实施了“新鲜度管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市场网络建设”等战略决策,实现了跳跃式和超常规发展。运用自身的品牌、技术、管理等优势,青啤公司实施了“名牌带动”式的资产重组,率先在全国掀起了购并浪潮。 目前,青啤公司已在全国17个省市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并建立和完善了遍布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抢占了战略制高点。啤酒生产能力、品牌价值、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利税总额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成为国内生产规模和出口量最大的啤酒企业。 进入新世纪,青啤公司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公司的目标,本着“快速发展和稳健经营相结合,重点发展和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于“系统整合、机制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速实施战略性调整,实现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由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向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实现主品牌销量与总销量、生产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2001年,青啤公司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之一,2002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秉承“以品质树品牌,以品牌打市场”、“对质量投入就是对市场投入”的观念,青岛啤酒的管理水平日臻先进,品牌优势日趋明显。 面对加入WTO后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岛啤酒主动出击,连连告捷。抢得“入世”先机,青啤成功拓展了台湾市场,在短时间内销量猛增。在占得台湾近8%市场份额的同时,2002年7月,青啤公司与合作方台湾三洋药业公司签署协议,开工建设年产10万吨规模的啤酒厂,以就近满足台湾市场需求。 2002年10月,青啤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啤酒酿造商安海斯-布希公司(简称“AB公司”)在纽约正式签署了战略性投资协议。这一强有力的组合将协助青岛啤酒不断发展壮大,并将引导中国啤酒市场迅速变革的潮流,推进中国啤酒行业的改组与发展。 百年征程铸就了青岛啤酒的世纪丰碑。面对新的百年,青啤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名牌”战略,打造学习型企业,增强学习力、创新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国际化大公司,作国际市场的价值专家、中国啤酒市场领导者和超级明星,为股东、员工及利益相关方创造最大价值。2003年进入世界啤酒十强,2005年产量达到500万吨,2010年实现800万吨,进入世界啤酒行业前列。 放眼未来,青岛啤酒正以宽阔的胸怀,扎实的工作,在与时俱进中先行一步,为着新的光荣与梦想而阔步向前。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