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研究生院副院长眼中的假文凭现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3日09:26 新华网 | ||||
新华网南京8月13日电(记者郭奔胜、王骏勇)“别人要,我们不得不给,要不然就被扣上‘思想不够解放’的帽子。”日前,某大学研究生院一位负责招生的副院长向记者讲述了他对干部假文凭现象的困惑。 “不敢开手机,不敢呆在办公室,每到招生的时候,我就过不了正常生活,递条子、打招呼的人实在太多,其中不乏一些处长、局长之类的‘干部考生’,不办吧,得罪不起人 “我还碰到更离谱的要求,今年招生期间,一位曾给学校批过项目的部门的头儿直接问我,花20万元能否帮他搞到一个真的博士文凭。遭到拒绝后,这位领导把电话打到校长那里,指责我们‘思想太保守’。类似这种情况,近几年招生中常有发生。” “相对过去‘严进严出’而言,现在学校在‘进出’两头都稍有放宽,比如我们学校有些考试科目最低分数线由过去的60分降到50分,特殊情况甚至降到30分,即便这样,仍然有人希望不参加考试就能进门,个别与学校打交道的部门领导总想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拿到文凭,有的甚至通过上级部门打电话、批条子,要求在考试、论文答辩等环节放一马。弄得我们管研究生的老师、甚至校长都很有压力。” “学校今年招了50名左右的‘干部学生’,有半数的人或多或少沾了权力的光。这些人基本上是入学就等于拿到了文凭,其文凭的水分自然少不了。凭心而论,给这些人颁发文凭总有一种做交易的感觉。” “别人要,有时我们得给,别人没要,有时我们还不得不送。深圳某部门一位处长在我们学校读工程硕士,还没毕业,学校居然就给了他一个兼职教授的头衔,就因为他给了我们一个项目。你说这算什么啊?去年我们还有一个500万元的设计项目,也是通过‘文凭钓鱼’的方式得来的。” “现在干部在职读博成为热门,特别是高校的人文学科‘干部博士’人满为患,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对此,学校不得不设立一些门槛。我们学校就在招生简章里取消了‘同等学历(相当于硕士)能够报考博士’的规定,目的是要减少‘人情文凭’‘权力文凭’的纠缠,维护学校培养博士的声誉。当然,这一做法同样被有些人扣以‘思想不解放’的帽子。” “没有一个高校不希望培养出真才实学的学生。但是,目前一批‘干部学生’,课也不来上,考试让人代,论文靠挂名,答辩打招呼,怎么可能学到真东西?这些学生多了,不光破坏了学术的严肃性,而且也使学历、学位的公信度大打折扣,难怪现在有人说,一看到干部的高学历,便不禁发问:‘这是真的吗?’” “对待干部要文凭、混文凭的事情,学校一味地挡也是很难办的,因为学校开门办学,需要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别是掌管科研经费、项目、计划指标的部门,都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学校是哪尊‘佛’也得罪不起,否则就有可能‘穿小鞋’。拿文凭换利益,学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不做,别人做,到头来不光项目没了,还被笑话为‘思想不够解放’。” “干部假文凭,恐怕是现象在高校,根子在干部。有人认为,只要高校捂紧口袋,严格自律,就能挡住‘权力文凭,其实学校也是有苦难言,干部自律才是最根本的。目前在干部中间存在一种唯文凭化而非知识化的倾向,这很危险。长期下去,必然会滋生干部用手中的权力‘寻文凭’,在学习上急功近利,这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完)(来源:新华网)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