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米粉寮”最后的米粉制做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5日12:06 新华网 | ||
新华网台北8月15日电(记者高建新赵新兵)说它是一家工厂,不如说是一个家庭作坊更贴切。记者好不容易在台北松山区健康路找到了这家被称为“北台湾米粉寮最后见证”的陆成米粉加工厂。接待记者的是陆成第三代传人徐淑梅。 徐淑梅对记者说,现在的米粉厂是他的一位堂哥在经营,她本人做会计。她说,松山区健康路曾经是台湾北部最大最集中的米粉生产地,被称为“米粉寮”,聚集有十几家米粉 徐淑梅说,“当年,天气好的时候,整条健康路铺满了晒太阳的米粉,白茫茫的一片,景象相当壮观”。 陆成厂是徐淑梅的爷爷徐金穿在100多年前创办的。徐金穿原本务农,抚养6个儿子,后来为了改善家境而学习了制做米粉的技术,开始了他的米粉制做事业。徐淑梅说,工厂取名“陆成”,是因为爷爷希望他的6个儿子将来能够继承父业,将米粉厂做大,有所成就。 在徐金穿过世后,他的6个儿子同心协力,果然将“陆成”经营得有声有色,在1950、60年代,陆成厂成为北台湾“米粉寮”最大的米粉工厂,一天出货量高达1000公斤,月营业额在新台币150万元左右。徐淑梅回忆说,逢年过节,米粉厂的生意更是红火,全家大小所有的堂兄弟姐妹们都来帮忙,从早忙到晚,熬夜赶工制做,一天的生产比平常增加了一倍,定单还是做不完。 可是,随后台湾经济起飞及台北市东区的发展,米粉制造业在台北渐渐式微,“米粉寮”的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关闭了。到了1980年,健康路进行拓宽工程,最后的几家米粉工厂也因为土地遭征收而关厂。工厂面积仅剩下三分之一的陆成,为了延续祖业而坚持了下来。徐家在剩余的房舍上加盖二楼,继续经营米粉厂,成为松山“米粉寮”最后的见证。 徐淑梅说,现在台湾饮食业多样化,加上速食业的兴起,吃米粉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几乎不吃米粉了。“现在一天仅制做300公斤的米粉,大部分都卖到市场、夜市的小吃摊上。陆成只剩下几个老客户,一个月的营业额虽然还有新台币三、四十万元,但扣除开销,也只是打平而已,”徐淑梅说。 回首米粉业走过的风光岁月,徐淑梅说,徐家一家大小都吃着米粉长大,对米粉有割舍不断的感情。即使时光转变,“米粉寮”已经不在,米粉的市场也日益萎缩,徐家仍旧不愿放弃先人传承下来的这份产业,对他们来说,米粉不再只是米粉,更是家族传世记忆。(完)(来源:新华网)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