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巨资换来停产 东北老工业基地部分国企陷入项目怪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8日01:14 重庆晨报 | ||
记者日前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调查发现,近几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没少支持,但一提支持就上下动员贷款上项目,建成后不是设备不行就是没流动资金和市场,企业时开时停,银行贷款无法偿还,还引发职工下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形成一种“项目怪圈”。 有关专家认为,“项目怪圈”不破,老工业基地难兴。 投入数亿换来停产 最近,记者来到曾被誉为我国轮胎行业摇篮的黑龙江省桦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正在进行国内首家国有股权向外资拍卖的过渡工作。在一个静悄悄排满各种机器的厂房里,两名女职工一边做着毛线活一边看管设备。其中一位说:“‘桦林’是国家最早引进‘子午胎项目’的,花了上亿元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不是安装不上就是缺零配件。然后,领导出国学习,回来还是整不明白。接着,又把外国人找来,外国人一走又完了。之后,每年几百万上千万元地进行技术改造,机器都拆花了,可没生产多长时间又趴窝了。”原公司董事长吕耀勋说,贷款贴息、债转股、技改投入等政策“桦林”几乎一个没落下,但近几年每年还是亏损3亿元左右,从2002年银行不给贷款,企业就开始断断续续停产,许多职工回家了,最后政府拿出数亿元解决企业各种欠债才促使拍卖成功。 记者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到处可以见到听到这种“项目怪圈”现象。在吉林省,吉化公司一位高级技术人员说,他们公司投资数十亿元建成的阿尔法-高碳醇装置等项目,没干多久就停了,吉化公司开始发生巨额亏损。最近,企业采取各种办法破解企业危机,仅“减员增效”就使4万名职工离开工作岗位。 辽宁省经贸委技改处何处长说,这种“项目怪圈”现象在辽宁也很普遍,像辽宁轮胎厂1997年投资5亿元上载重子午胎项目,到2001年才建完,没怎么运行企业就陷入困境,还有辽阳纸板厂等相当多的企业也是这种情况。 天字号工程也垮掉 许多基层干部学者认为,“项目怪圈”深刻揭示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性弊端。分析几个号称“天字号”工程垮掉的过程不难发现,“项目怪圈”的产生有深层次的原因。 “国有”观念形成的“不要白不要”心理给项目埋下祸根。争项目、跑贷款是大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普遍现象,在这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这种现象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宋刚说,地方和企业之所以这么热衷争贷款,是因为他们贷款那天就没想过要还,有一种“不要白不要”的心理。据记者调查,虽然国家实行了“拨改贷”,但大部分国企领导心里认为,反正企业是国家的,银行也是国家的,先贷了再说。宋刚说,国家规定,正常企业贷款应该是银行贷70%,企业自筹30%,可许多项目自筹资金连一半都达不到,只好弄虚作假。这种心理还带来更恶劣的“连带”效应,许多项目建设大大突破了原来的投资预算。 政府运作行为扭曲造出市场“怪胎”。许多大项目被冠以“天字号”工程、“一号”工程,而政府运作最初的想法似乎也很有道理,但在市场面前却跌了大跟头。像投了二三十亿元的吉林省“一号”工程“大液晶”项目,当时被认为填补了国内空白,由此推断市场前景广阔,结果项目建成了才发现产品市场需求不饱满,企业陷入困境;吉化的高碳醇装置等项目建设也是如此,有些装置甚至填补了亚洲空白,可项目建成后产品没有销路,几十亿元打了水漂,填补了国内或亚洲“空白”变成了市场“空白”。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冬林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不是想着盈利,而是如何让上级领导满意然后“升官”,这样的“政绩”项目不垮才怪。 体制漏洞导致腐败 体制漏洞导致“腐败”侵蚀项目。记者调查发现,几个“天字号”工程都出现了腐败问题。震动中央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案”就与牡丹江“大维C”项目有关。黑龙江省纪委通报说,1995年11月,牡丹江制药厂(就是靠搞“大维C”项目建的厂)原厂长苗胜国,为了答谢马德(当时牡丹江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帮其企业贷款等关照,送给马德5000美元和10万元人民币。 有关学者认为,体制漏洞成为企业经营者获取好处的一个便捷通道;原材料高价进、产品低价卖,成为一部分经营者的谋利手段;换人就出“窟窿”,成为国有企业的通病。新华社消息来源: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