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05:1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上接第一版)

  (三)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适用工业产品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
理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把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推进优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提高经济作物、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积极发展林果业,切实抓好经济林和花卉基地建设,加快林纸、林板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加大农作物和畜禽优良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力度。推广组织培养、胚胎移植、配方施肥、节水节能等先进技术,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建立和推广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认证、标识和公示制度。加快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商标注册。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安全卫生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包装和运销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一批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拓展农产品订单交易和网上交易。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优良品种、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机制。加强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在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老区、灾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帮扶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过上小康生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深化农村流通和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三、发展布局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全省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要统筹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城市间快速交通体系,结合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建设供水系统,构筑城市生态防护林和沿黄生态走廊;大力发展电力工业、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食品、化学和新型建材工业等优势产业,抓好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建设,使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在发展各自产业优势的过程中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0%以上,成为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商贸金融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中西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开放型经济区。努力建设大郑州。以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现代都市格局;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发展和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生态郑州、数字郑州,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在全省的首位度,使其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的龙头,全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经济社会的核心增长极。(二)豫北、豫西和豫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豫北地区的安阳、鹤壁、濮阳三市要充分发挥工农业基础较好,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逐步建成我省重要的钢铁、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豫西地区的三门峡市要发挥矿产、林果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精深加工,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黄金生产加工、铝工业和林果业生产加工基地。豫西南地区的南阳市要加快发展,形成中药生产、纺织基地和以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带,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三)黄淮地区的经济发展

  黄淮地区的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市,要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加快农区工业化步伐。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食品、纺织、制药等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外向型农业,将黄淮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生猪、肉牛、肉羊、油料生产加工基地。重视劳务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省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这一地区的扶持力度,力争使其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县域经济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注意发挥县级城市(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省定25个重点县市要加快发展,增强实力,逐步发展为中等城市,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础较好、有一定潜力和区位特点的巩义、永城、邓州、固始、项城等市(县)要努力扩大城市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尽快成为对周围地区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四、六项战略举措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发展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运作程度,抓好几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一)坚持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坚持扩大内需,实施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民间资金、外资、信贷资金、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扩大投资规模,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县乡公路,积极发展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管道运输,加快建设郑州国际航空港。2007年全省高速公路超过4000公里。2020年基本建成以高速交通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能源建设,改善能源结构。煤炭年产量长期稳定在1亿吨以上。大力发展电力工业,重点发展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和500千伏输电网架,到2010年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力工业基地。配合国家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加快我省用气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水电、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提高城乡居民燃气普及率。建成供应充足、结构合理、清洁能源占主体、具有一定外输能力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配合国家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加快我省用水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城市水源不足和城乡地下水超采问题。完善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防洪设施,加快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加强行滞洪区治理,完成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工程。加快淮河防洪设施建设,基本解决淮河流域防洪问题。建成燕山、栖霞院、出山店等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完成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搞好大型灌区的配套改造、平原井灌工程、山区微集水工程建设。加强通信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信息网络。加快基础电信网络建设和改造速度,加大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力度,不断推动电信网络向宽带化、数字化、综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提供高速便捷的基础电信网络平台。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二)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建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鼓励支持职工和经营者持股或买断企业股权,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参与交通、能源、城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决革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创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公平环境,切实保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大幅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消费品市场,规范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力争直接融资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相适应。培育产权市场,促进产权流转。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规范和发展市场中介机构。深化流通、价格、财政、税收、金融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市场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创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行政务公开,改进行政服务方式,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务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行政执法体制,规范执法和管理行为。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三)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不断扩大东引西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取得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新突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水平要有明显提高。千方百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采用项目融资、股权投资、经营权转让、企业并购、境外上市等方式,吸引跨国公司和境外投资机构来我省投资。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加快服务业、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利用外资步伐。加强对外商的服务和保护,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和各类开发区的优势载体作用。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社会化、市场化招商方式。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努力扩大进出口贸易,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不断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深度开发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研究制定符合世贸规则的政府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外贸支持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增加省内急需的关键技术装备和重要资源的进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利用海外人才、技术、信息和市场网络开展研究、开发、生产和分销。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大力实施东引西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加快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我省企业改革与重组。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吸引东部企业来我省建立生产基地,利用东部地区对外优势带动我省产品出口。鼓励我省企业在东部地区建立销售和研发机构。不断深化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积极开拓西部市场,进一步提高我省产品在西部市场的占有率,参与西部地区项目开发与建设。(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扩大就业。将扩大就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就业环境,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依法加强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力度,严格各项基金的管理使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力度。探索建立城乡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保险。(五)坚持科教兴豫,实施人才强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创新、开发和产业化的主体。大力发展科技市场和民营科技企业,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快速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经济。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科技合作。建立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不断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坚持科技、教育同经济相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左右。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观念,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改革人事、劳动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努力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荟萃、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变人口大省为人力资源强省。(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贯彻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普及生殖保健服务,提高新生人口素质。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201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101亿以内,2020年控制在107亿以内。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完善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强节水意识,发展节水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饮用水质量。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关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保护,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搞好精深加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加强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矿山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环境安全。2010年全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25%以上,大中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以上。2020年全省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要求,大中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防护、重点地区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沙治沙等五大林业生态工程,绿化宜林荒山荒滩荒地。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生态城市。继续搞好生态示范区、农业生态示范县建设。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全省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五、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巩固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省,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严格遵守宪法,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切实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依法治理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民事调解和劳动争议调处工作,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等破坏活动。

  加强国防教育,搞好“双拥”工作,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强化信用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河南。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活动。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积极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先进典型,使全省人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实施精品工程,打造文化名牌。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河南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边远落后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河南省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认真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原文化影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三)发展教育科学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把教育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巩固“两基”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以上,本专科在校生比例达到1∶1。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5年内改造中小学危房34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3000所,建成示范性优质普通高中100所;扩大高校规模,优化布局结构,加强重点院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尽快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高校,新增普通高校在校生45万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2020年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重点领域和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搞好省、市科技馆建设。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重视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加强疫病预防控制,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增加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到2010年,在全省农村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残疾人事业,积极为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条件。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聘任制等干部选任形式,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和人事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埋头苦干、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力解决好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虚报浮夸。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机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全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奋进,振兴河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原崛起而不懈奋斗!河南日报2003-08-2000:00:00责任编辑:郭俊华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Esprit 皇马 小灵通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性爱不仅是能力,更是心灵的释放和情感上的温存……
非常笑话
妻子:我患病卧床你却到外面跳舞!丈夫辩解道:…
图片
铃声
·[那 英] 一笑而过
·[孙 楠] 你快回来
·[陈 琳] 爱就爱了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无底内衣无敌女人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易趣买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好消息:8月11日-20日订阅非常笑话的用户有机会获得数码相机或摄像机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