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报:平心静气看待中日关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21:13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驻日本记者 云雷 侵华日军毒气事件、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二战劳工事件、慰安妇问题……在一系列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日本政府投入巨大精力,争取中国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工程。就此,我国国内一个网站征集到了8万网民的签名,反对在京沪高速铁路上使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 近十几年来,由于日本经济低迷不前和中国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威胁论”在一些日本民众中找到了市场。就在几天前,日本《产经新闻》还发表社论,认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可能产生影响日本生存的至关重要问题”。 日本《朝日新闻》的民意调查显示,50%的中国人和43%的日本人认为中日关系“不好”。对比德国人在二战后对德国纳粹屠杀犹人的认罪和反省态度,很多中国人不理解,为什么日本当局在历史问题上态度如此强硬? 多数日本人对中国还是友好的 虽然日本政府的诸多举动令人寒心甚至愤怒,但是很多日本民众对中国还是友好的。 日本有个民间反战合唱团——“紫金草合唱团”,每年自费到日本各地演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真相,呼吁人们追求和平。多年前,我所认识的一位日本导演到中国拍《中国书法之旅》。第一次到中国,这位导演对中国同事说的第一句话是:“虽然我没有参加过侵华战争,但是我的父辈参加过。我代表他们向大家表示道歉!”然后深深鞠了一躬。 在齐齐哈尔毒气事件发生以后,日本市民团体“支持中国战争受害者协会”开通了“原日军毒气信息热线”,收集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以及当地居民受害的相关信息。事实上,有关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毒气这一罪行的证据,还是众多日本学者和民间团体从图书馆、从旧书店甚至是从美国的档案馆内挖掘出来的。 一些负责中国战争受害者赔偿诉讼的日本律师,出版了一本名为《在中国河北省的三光作战——日军在北疃村的屠杀》的书,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日军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农村地区实施“杀光、烧光、抢光”政策的罪行。书作者小野寺利孝写道:在日本,几乎没有人知道日军的所谓“三光作战”,“为了构筑日中友好与和平,通过解决战争遗留问题来表达日本正在采取措施‘克服过去’是不可或缺的”。 不道歉的背后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日本政府的做法和日本百姓的做法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有专家指出,和德国战后由反战势力掌权的情况不同,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当局在后期放弃了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惩治,致使日本一些原来的战争势力重返政坛,有的甚至当了阁僚和首相。现在不少日本政客,就是他们的第二代或是第三代“世袭议员”。这些人对日本当年的侵略战争充满了错误认识。 战败后处于美国占领下的日本,虽然制定了“和平宪法”,但在当年东西方冷战的形势下,日本又受制于《日美安全条约》,日本与曾经被它侵略过的中国再次处于“敌对关系”之中。因此,日本从没对它从19世纪末“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这段时间里的侵略行动进行过彻底清算。 从日本政府一系列的举动,我们还可以推断出它不肯道歉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它非常害怕承担战争赔偿的经济责任。对于历史问题,日本政府采取“能拖就拖”的态度。但现实问题是,即使那些受害者不在了,日本在战争中的遗害还存在,日本政府怎能逃避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不了解的日本人 虽然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两国人民之间其实很陌生,这其中,包括人们对日本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特性的不了解。 比如说日本人的生死观。在不少文化中,自杀被视为一种懦弱和逃避罪责的行为,而日本人恰恰相反。许多日本人在做了错事,造成巨大损失时,采用以死谢罪的办法,以换取人们对他的原谅。而日本人对死去的罪人,也认为没有再追究的必要。 日本文化中还有一个症结,那就是认为人生没有必须遵循的根本性原则和准则,任何决定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环境而做出的。由此出发,部分日本人的“逻辑”是:十九世纪以来日本只是遵循和适应“弱肉强食”的国际政治游戏规则罢了。所谓侵略和屠杀,都是在此规则下的“合理”动作。 还有很多人类学者认为,日本各岛火山、地震、海啸频繁,海上渔人又经常有风涛之险,于是在群众心理中产生了一种不能规避畏死的要求。这种民族特征,使得日本向来崇拜强者。很多日本人至今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只是败给了美国而非中国,因为中国当年只是一个既贫又弱的国家。 但是,广大受到伤害的亚洲人民,不可能因为日本自己的文化特征,就忘记或是原谅日本当年所犯下的罪行。日本高官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这也不是文化背景特殊就可以获得大家的理解的。在历史问题上,还是有大是大非的问题,也还是有原则性的问题。 中国人当自强 不过,中日国民间目前的不信任,除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坚持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态度外,中国人也有把义愤的情绪暂且放在一边、进行一番自省的必要。 比如,最近的一个统计结果令人深思:在东京的刑事犯罪案件中,外国人犯罪仅占0.63%;但是,在这些外国人犯罪中,中国人就占了62.4%。今年6月中旬,在日本福冈发生了一家四口被残杀事件,目前已经被证实,有中国留学生涉案。近年来,日本发生的不少恶性事件都与中国人有关。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令人发指的案件,也一定会激起群愤。 说到历史问题,国与国的交往,有时与人与人的交往是一样的:人们可以改变与人的交往方式,但做人的原则是不能丢的。中日两国同处亚洲,互为邻国,如果两国人民彼此间出现比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不论对中还是对日,都是不利的。更何况,在日本,有着为数相当多的,既对历史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又对中国人民怀抱友好感情的日本人。所以对日本人,不能采取一概敌视的情绪化态度。 对于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事论事”,用客观的态度来应对。至于要不要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国家的利益仍然是第一位的,应该由我国的决策者和专家来考虑采用那种技术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毕竟,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是当务之急,民族情绪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每个中国人都要自信自强。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世界新闻报》驻德国记者窦小文 8月16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工程建设工地上,第一次竖起了10块深灰色的水泥碑。10块墓碑状的水泥碑,已经依稀显现出纪念工程建成后的模样,因为整个纪念碑的主体工程,就是由2700多块类似的水泥碑组成的。这一天,许多人来到施工现场,观看首批纪念碑的落成。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工程开始于今年的4月1日,但整个项目的酝酿和商讨要追溯到15年前。在那一年,雷阿·罗施女士组织建立了“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促进协会”,并开始坚持不懈地向政府和公众进行游说和宣传,以促成纪念碑的建设。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6月25日,德国联邦议会正式决定,在柏林市中心显著位置建设“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 纪念碑确实建在柏林市中心的显著位置。了解柏林的人都知道,勃兰登堡门是柏林市的象征。它是柏林市交通网络上一个重要的支点,也是柏林东西向交通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勃兰登堡门附近,还有德国国会大厦、总理府、当年希特勒执掌下的帝国大厦,以及美国和英国的大使馆等等。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就座落在勃兰登堡门的一侧。今后,游人到了柏林,过勃兰登堡门,就一定会看到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 纪念碑建筑并不仅仅是一座“碑”,它将是一个由地面碑群和地下信息中心构成的整体。地面碑群由2751块水泥碑构成,这些立方型的水泥碑高低不等,最高可达5米,深灰色,表层涂抹防磨层,看上去给人一种阴冷、孤寂的感觉。2700多块水泥碑被依次摆列在呈波浪状起伏的石子路面上。整个碑群建成后,将会给人一种波浪状起伏的感觉。穿行于这些冰冷、阴森的水泥碑间,由于色彩、高度、体积和排列方式的影响,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美国设计师彼得·埃森曼的目的:体现人类在宇宙中的孤寂。 纪念碑施工现场为“透明式”。一道铁丝网把城市交通和施工工地隔离开。透过铁丝网,人们可以看到工地上高低不平的地面以及各种施工设施。临街的铁丝网上,固定着一张大幅宣传画,画面上正是纪念碑落成后的模样。今年71岁的彼得·埃森曼说:“建这座碑,不是为了那些今天活着的人,而是为了那些已经不在我们中间的人。他们和他们的历史,是不应该被忘却的”。埃森曼希望纪念碑建成后,人们凭此追忆当年被屠杀的犹太人,而忘记他这位纪念碑的设计者。 追思历史,告诫未来,也正是德国政府建设这座纪念碑的主旨和用意。在德国联邦议会通过的有关建设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的文件中,有如下规定:“建设纪念碑,是为了向被屠杀的人致敬,是为了清醒地回忆德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可想象的事情,同时警告后人,永不再践踏人权,永远维护民主的法制国家;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一切专政和暴力。”决定还重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始终有义务缅怀所有在纳粹统治下的的牺牲者。” 按照设计,纪念碑工程地面碑群部分到2004年底可全部完工,地下信息中心部分要到2005年初竣工。整座纪念碑的正式开放日定在2005年5月30日,也就是二战结束60周年纪念日。届时,人们通过纪念碑下的信息中心,将可以获取所有与犹太人大屠杀相关的材料,其中包括当年遭屠杀人员的名单。纪念碑落成后,将全天候对外开放。柏林警方将负责纪念碑的保安工作,但纪念碑碑址内部将不安装任何摄像监控设备。 站在纪念碑施工现场,看着外面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我在想,虽然人们没有在纪念碑前停下脚步,但这些墓碑,却一定会以它们的沉重和孤寂扣打人们的记忆,唤醒人们对逝者的哀悼。历史是不会被忘却的,但历史造成的伤害,今天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被伤害者的宽恕和原谅,并从此轻装前进,创造未来。为了忘却的纪念,德国人做出了一个让人尊敬的榜样。 《世界新闻报》独家提供新浪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