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乱收费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2日09:07 解放日报 | ||
本报“庄老师热线”开通不久,前来反映医疗系统“乱收费”的举报电话却不少。仅 10天,就收到相关举报电话 30余个。 教师姚女士来电反映她在市六医院和东方乳腺科医院做乳腺B超检查,检测过程完全相同,收费却不一样:市六医院收费仅60元,乳腺科医院收费达200元;读者陆先生反映,他去宝山区中心医院口腔科拔牙,第一次拔右边的臼齿收费30元,四天后拔左边的臼齿收费却 读者来电频频反映医院收费问题,实在让人深思。医疗乱收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记者近日选择其中两例颇为典型的来电、来信作了详细调查。 案例一 割个包皮:一个1000元,一个240元 来电实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先生来电反映,其儿子作割包皮手术,先到本市西区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门诊医生说做该手术要住院三天,收费共1000多元。后他们到华东医院做了门诊手术,术后当即回家,收费仅240元。 调查反馈:同样的手术,同是三级医院,为何两家“待遇”如此悬殊?记者先找到西区这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泌尿科咨询,门诊医生表示,做割包皮手术手术费为500元左右,且必须住院至少两天。当记者就门诊小手术为何必须住院表示质疑时,该医生答曰,“病人可以不住医院,到时来结账就行了。”再去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小儿外科打听,门诊医生给出的回答更是令人吃惊,在该院做这样的小手术,必须住院一周,总费用在2000元左右。 当记者找到华东医院泌尿科询问时,门诊的一位医生明确表示,像这样的局部麻醉手术不需住院,手术费仅需240元,当天就可以回家。当记者询问为何其他三级医院需要患者住院时,该医师的回答十分巧妙:“可能是他们有空床位吧。” 案例二调查后记 体外振波碎石:一家 900元,一家 560元 来信摘登:另一读者来信写到,“我左侧输尿管结石,今年 1月18日到上海港医院进行体外振波碎石,振波一次大约在半小时左右,收费900元,检查费等不包括在内。治疗无效后,我又转到市一医院治疗,今年7月 23日又进行了一次体外振波碎石,时间也在半小时左右,收费仅560元,不包括检查费、医药费等。” 调查反馈:两家医院,相似的治疗,费用为何相差这么大?根据物价局核定的振波碎石手术价格,凡使用国产机器做手术的,手术费用为560元;使用全进口机器做手术的,手术费用为900元。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上海各大医院所用的振波碎石机中,除了一款为德国原装进口的道尼尔(音)外,其余均属国产机器。 经调查,市一医院使用的是中联公司生产的ZL506,属国产品牌,按规定收费为560元。记者前往上海港医院实地调查了解,上海港医院有关负责人告知,该院振波碎石机B超定位系统是日本东芝原装全进口,其他为进口配件由广东某厂家组装。但记者细看机器,上面赫然标着“WEIDA”商标,并无东芝商标。记者就此特地请教了卫生管理专家陈志兴,据其判断,一台振波碎石机是否属进口机器,主要应看产地,国外品牌、国内组装机器不能算进口机器,记者后到市卫生局相关部门核实,他们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根本原因:利益驱动治 本之策:市场竞争 在采访中,大多数医院“理直气壮”:我们每个小项目都按照规定收费,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治疗方案,我们给病人开出的每一个检查、治疗项目都是必须的。但记者请教了不少业内人士,他们的观点是,医疗乱收费虽手段不同,但目的归一:巧立名目,打收费“擦边球”。 两个案例反映了行业不规范收费的两种主要手段:一是增加收费项目或重复收费。有关专家描述了几种乱收费的常规做法,明明一种药就可以治病,有的医院却为病人开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药品,药单越开越长。做CT扫描,标准收费该按照人次计算,原装机器平扫每人次收费180元,可有些医院却按B超作法,按照扫描部位收费,病人的花费因此上去了好几倍。另外还有些医院重复收取医用卫生材料费,个别医院甚至推出强制服务、“捆绑服务”。二是“高标准”收费。有的医院在给病人开药时,明明国产药就能解决问题,却偏偏“高标准”采用价格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的进口药;还有医院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进口仪器治疗、检查,使病人检查费用一下子翻了几番。 医疗乱收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本市卫生管理专家指出,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而有关规章制度、监督体制的不完善也让一些人有了空子可钻。如现?袷敌械囊搅品窦鄹癖曜迹淙欢愿髦窒钅慷济髀氡昙郏谑导什僮魇保缴掷锟烧莆盏乃嬉庑员冉洗螅挥忻魅废拗疲偈缴囊降乱椒缫踩肥涤行枰纳浦Α4送猓搅莆郎幸档奶厥庑砸脖匦氤腥希魑ㄒ党潭认喽越细叩男幸担缴氩∪酥淙狈Ρ匾闹抖缘刃裕粜腥绺羯剑∪舜蠖嘀荒鼙欢亟邮芤皆禾峁┑姆瘢绕涫且恍┥婕盎颊吒鋈艘降募膊。缑谀蚶唷⒏究评唷⑿圆』颊吒切哂谄舫菅剩庖徊欢缘刃砸参搅坡沂辗芽朔奖阒拧? 看来,尽快实行医疗费用公示制、透明化十分必要。据记者了解,目前,全上海一、二、三级医院已全部实行门急诊收费明细帐单制度,且绝大多数采用电脑记帐、打印。住院病人收费一日一清的做法在本市三级医院的推行率已达到93.5%,82.8%的二级医院也在执行这一做法。 但医疗不规范收费现象为何还是屡禁不止,政府主管部门究竟该如何进行宏观调控?记者认为,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固然是一方面,治本之策看来还得用“市场之手”。要充分依靠市场竞争,按照市场的规则和要求来管理医院、经营医院、发展医院,鼓励与引导多种所有制医院的发展,打破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只有这样,医院才会真正站在病人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打造自己的金字品牌,病人才有可能用比较合理的费用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医疗乱收费才有可能真正绝迹。本报记者杨立群华巨锋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