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将展出五大绝品名帖 专家再说《出师颂》风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2日16:05 新华网 | ||
8月24日至8月29日,故宫博物院将在绘画馆举办名为《铭心绝品———两晋隋唐法书名迹特展》。人们将有机会看到中国现存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五件绝品名帖———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王《伯远帖》、隋人书《出师颂》及王羲之《兰亭序帖》的最佳摹本唐代冯承素本。 “五大名帖”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7月10日故宫以2200万元天价从嘉德拍卖行回购 1 故宫购得的《出师颂》是否索靖手笔? 这是很多文物爱好者质疑的问题,也是一度争议最大的问题。 按照拍卖行的说法,他们本拟于7月13日拍卖的《出师颂》是西晋大书法家索靖唯一存世的真迹。认定是索靖手笔的依据是:《出师颂》的引首部分有宋高宗篆书大字“晋墨”和乾隆御笔题跋。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宋高宗的“晋墨”二字,因为在宋朝,皇宫还藏有索靖的其它真迹,皇上对照题鉴,是文物界的铁证。但有文物爱好者指出,引首部的宋高宗篆书题“晋墨”两字,以及花押和钤印,都是后人伪造的。由此证明,《出师颂》并非西晋索靖的手笔。 对此争议,单国强先生态度很明确:故宫一直就把《出师颂》视为一件隋代的作品。而且在清宫内,也是将它作为隋代作品加以保存的。在乾隆时期刻的《三希堂法帖》中,也是将其视作隋人书。 “书法和印章一看便知不是晋代的,描金龙纹蜡笺纸和龙的形状明显属于明代,而且引首题的格式最早也出现于明朝初年,此前从未见过这种格式。应该是明代人为了证明此书是晋人甚至就是索靖真迹,而在重新装裱的时候拼接上去的。这种伪造的手法在古代书画作品中屡见不鲜,但明人伪造的引首并不影响《出师颂》本幅部分的价值和书写年代,也不影响隋人所作的《出师颂》的真实性。”所以,单先生指出,根本不存在故宫重金买假货的问题。 单先生说,对于古代字画的鉴定首先必须明确鉴定的主旨。对于有款题的作品,鉴定的主要目的在于论证此作品是否确为落款作者的手笔,这里有真作和伪作的区别;而对于没有款署的作品,比如《出师颂》,鉴定的主旨就是搞清楚今存本的创作年代。无款作品是没有所谓“真伪”问题的。因此,对无款作品《出师颂》大谈是真还是假,是真迹、摹本还是伪作,都是没有意义的,是缺少起码的书画鉴定常识的。 2 故宫如何认定《出师颂》是隋代作品? 那么故宫购得的《出师颂》出自何人之手? 单先生介绍说,历代见于著录的章草《出师颂》有两个版本:一本称为“宣和本”,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及“宣和”瓢印,可见宋徽宗认为他见到的《出师颂》是索靖的作品;另一本称作“绍兴本”,曾收藏于南宋绍兴内府,有米友仁的鉴题,称为“隋贤书”,可见米友仁认为他所见到的《出师颂》是隋人写的。后者就是今天引起广泛争议的本子。今存本子与诸多著录书中介绍的“绍兴本”状况一一吻合,确实是早已闻名并且流传有绪的“绍兴本”《出师颂》,为清宫旧藏。 根据作品鉴藏印和历代著录书的记载,“绍兴本”《出师颂》流传的情况大致是:唐代经太平公主、李约、王涯先后鉴藏;南宋绍兴年进入内府,经米友仁鉴题;明归王世懋;清初由安仪周收藏,后入乾隆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民国11年(1922年)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其带出宫外;1945年后,该本流落于民间,60多年杳无消息。 而“宣和本”《出师颂》于北宋入宣和内府,明代大概从严嵩家辗转到他人手中,后来卖给了项元汴,清朝时期失传。 单先生说,故宫从一开始就认定这本《出师颂》是隋代作品,这是经过了仔细严谨的考证得出的结论。 《出师颂》的书写字体属于典型的比较古老的章草字体。据史籍记载,章草体在西汉时候已经出现,至东汉趋于成熟。这种书法的代表人物有“草圣”张芝,“书圣”皇象(《急就章》的作者),以及西晋的索靖。索靖是张芝姐姐的孙子,继承了张芝的衣钵。西晋时代,章草开始向今草演化,出现了过渡时期的书法的面貌。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作品———陆机《平复帖》基本属于这种字体。东晋南北朝时期,章草体日渐衰微。到了唐代,章草体几乎绝迹。至元代以后,章草体才有所复兴,不过风格已大异于古人。因此,从章草的创立、发展、演变和衰微的历史来看,呈现古典、规范的章草体的书法作品,是不可能晚于唐代的。章草在书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出师颂》中体现了东汉至西晋时期流行的规范章草体的特征,更增添了飘动之势,带有一定的今草味道。而元、明、清三代重振章草字体时所体现出的笔锋锐利、旋转流畅、妍丽流美的时代特征,在《出师颂》中是丝毫找不到的。因此,《出师颂》的章草不会晚于隋代。米友仁在题跋中认定是“隋贤书”,是非常有道理的。(来源:北京日报)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