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辽宁工业:脱胎换骨方案初定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3日04:49 时代商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辽宁工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走下坡路的时候,这句自我解嘲的话让人多少有点心酸。是该与这句话说再见的时候了!当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辽宁省上下都鼓足干劲,人们期待一个装备精良、机制健全、充满活力的新型装备工业基地的重新崛起。8月18日辽宁省人大审议起《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规划纲要(草案)》,辽宁人似乎看到了振兴家乡的希望!“是吗?咱省政府出草案了?那敢情好啊!我们看到改造希望了!”64岁的老工人赵大爷大声地说。听说辽宁省政府拟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
调整改造振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老人家古铜色的脸上盛满了笑容。赵大爷曾在铁西的厂子里干了整整40年。这些年来,他一直很关注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事。每一次年末电视里新闻说到辽宁改革的成效,他都情不自禁地要多喝上两杯。有趣的是,赵大爷把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很恰当地比做做手术。“咱省这改造啊,那就像是一个人得了病,人得了病总是要尽快做手术的,长痛不如短痛。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腾飞,这一刀是迟早要切下去的。”而这份被赵大爷称做“手术刀”、值得全省人民欢欣鼓舞的《草案》是由辽宁省政府于2003年8月18日在人大会上共同审议的。从2003年到2010年,今后的7年,我们还要去经历改革带来的欣喜和阵痛。这份《草案》中说:根据国家总体战略部局和辽宁的比较优势,辽宁省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老工业基地存在的困难,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完成四大任务。这样在未来的几年内,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完成四大任务这三个调整改造振兴的重点将如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三把重锤。这三把重锤在打造新的产业的同时,也砸向二十几年来一直在砸而没有彻底砸碎的改革坚冰。专家指出,随着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的全面调整、改造和振兴,这里的计划经济残余将进一步地被扫荡甚至全部被清理进历史的故纸堆里。而2005年,2007年,2010年这3个年份将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三部曲的时间界标,它们将见证今后的7年中辽沈大地沧桑变化。“我想这将是我们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起点。”省计委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草案》中,振兴蓝图初现。改造的大锤现在开始举起——第一锤: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建设两大基地,一是要将辽宁建成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要做大做强石化、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将我省建设成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将辽宁建成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就要求辽宁装备制造业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有选择地吸纳国外产业转移,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并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和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并发展一批优势产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同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建成沈阳和大连两个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此外,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自然也要求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集中力量加快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使其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草案》中将制造业的近期目标即2005年的目标锁定在了全国前5位。应该说我省对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是比较有底气的:作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老工业基地辽宁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比山东、广东等省慢,但是我省深厚强大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仍是其他省难以企及的。《草案》所指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3个方面: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数控机床与成套装备制造业和军事装备制造业。而在这3个方面我省都有可以作为依托的大型骨干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方面,有大连造船重工、新船重工、渤海重工3家从事船舶生产;有沈阳机车和大连机车从事列车机车的制造;有华晨金杯、中顺、金杯通用、沈飞日野、航天三菱、大柴和曙光车桥从事汽车制造;有沈飞等企业从事飞行器制造……更为可喜的是,9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将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对于我省制造业来说,能举办这样的博览会,既是老工业基地工业水平的彰显,更是对外传达了一个信息:辽宁以前是,今后也仍将是中国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我相信我们辽宁的现代制造业能够腾飞。”年轻的工程师孙先生无限憧憬地说。江苏一家民营企业曾以5万年薪挖他,但是他还是留在了家乡沈阳工作,虽然他现在工资不到2000元,但他心态很平稳。建设两大基地的任务之二,便是做大做强石化、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建设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原材料工业基地的目标如下:2005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683亿元,年均增长10.7%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842亿元,年均增长11%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162亿元,年均增长11.3%而在比重上,要求在全国所占比重由原来的7.5%提?叩?1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为实现建设原材料工业基地的目标,我省要建设渤海临港大型石化基地、效益和产量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精品钢材基地和以PVC型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如果渤海临港大型石化基地建设成功的话,我们的沿海一带将形成国内的一个化工产业带。”从事化工产业研究已经有近20年的一位学者在获悉省内要建设渤海临港大型石化基地的消息后,他不断地搓着手,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第二锤 加快发展三大产业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离开高新技术产业,《草案》指出,要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重点建设大连软件基地、沈阳装备制造基地和大连生物工程与医药基地,数控机床等10条产业链和燃料电池等10个国家工程中心。逐步构建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区,以沈大沿线为增长带,以其他12个市为支撑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到2010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15%,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第四个增长级。同时,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基础的支持。民以食为天,国以民而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们村里的人种地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有的年头庄稼欠收,有的年头丰收了又卖粮卖不出去。一旦有卖不出去的水果,就都拿来喂猪或是烂掉、扔掉,太可惜了”。“要是搞起产业化,有人帮着卖或是把暂时卖不出去的东西加工成小食品,那该多好啊!”农民们很无奈。这些问题都是农民在生产中常遇到的。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如果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和现代化程度高些,在加上有一定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另外,构筑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服务和贸易业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人们心里往往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重二产轻三产的传统观念。所以大力发展服务和贸易业;利于提高第三产业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使经济充满活力。精明的四川人小秦就看中了物流这个行业,他决定先从城市间的物流做起,虽然开始难度会很大,但是,他觉得这个工作太值得做太有前景了。而经济学家也认为,20年前,中国让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使那里的经济特别是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提前获得发展。当时可能是考虑到东北等老工业区“船大调头难”,如今,20年过去了,大大小小的改革和修补之后,也该轮到老工业区“调头”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经验,对东北改造老工业基地可资借鉴,”吉林大学教授宋冬林曾在谈到老工业基地改造时这样说。第三锤:确保完成四大任务《草案》中明确指出了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四大任务。第一个任务,扬长补短,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自然跑不快,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省政府制定了扬长补短,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认真落实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推进辽西北等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并且提出了到2010年力争使辽西北地区的经济水平与辽南的差距缩小,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推进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和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到2005年,全面完成阜新、北票、抚顺、本溪和南票采煤沉陷治理工程。到2010年,抚顺、本溪、盘锦等资源型城市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阜新、北票、南票等下岗人数显著下降;城市的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些当年为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被抽光了血的城市如今终于可以喘口气歇歇,喝点补品了。第二个任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在此次拟定的这份草案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这部分的内容被关注度极高,因为就业问题是辽宁最突出的社会矛盾和发展障碍。健全社保体系,实现扩大就业对辽宁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所以,要坚持社会保障与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三位一体”同步推进,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记者采访中也发现,无论是“圆满完成社保试点任务,率先在全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还是“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都是关系老百姓生活、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第三个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首先,加强适应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再次,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辽宁。“只有在绿色的环境里,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才能更上层楼,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善。对此我们林业干部责无旁贷。”在辽西做林业工作做了11年的基层林业干部的王先生表示。第四个任务,壮大财政实力,创建良好的金融环境,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核心是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进而实现财政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要牢?淌髁⒉普霉郏Ψ⒒硬普谔岣呔迷诵兄柿糠矫娴淖饔谩?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和减少政府不良债务。一是要建立政府债务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二是控制金融风险转化为政府债务。三是加大政府不良债权的清收力度通过落实清欠和偿还机制,对政府债权。依法进行保全,逐步减少政府历史债务包袱。通过以上措施,将政府不良债权控制在5%以内,将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以上举措,政府还将化解金融风险,创建金融安全区,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全力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前些时候,在谈到东北大开发的环境时,吉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一位高级官员曾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的职能定位开始转变,东北地区迫切需要全面开放。”是的,白山黑水间沉寂了多年的东北三省是该再次露峥嵘的时候了。而在三省中,辽宁无疑是最具有开放条件的一个省: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人才资源和扼京津门户、与日韩隔水相望的区位优势。“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就算是国家对你的企业仍然是像原来那样订货,你也不能不为自己的企业未雨绸缪啊。我们希望有竞争,这样将来全面入世时,才能和人家外国中国正在展开大规模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站设备市场需求广阔,虽然我们的订货已预定到2005年,但我们期待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一流的设备和技术,更好的与国外同行竞争。”一位曾身受计划经济之苦的厂长说。辽沈大地,又将迎来一番除旧迎新的荡涤。老工业基地风雨一路走来回顾过去:“辽老大”领跑中国经济一提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东北,想到辽宁。作为国家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从“一五”、“二五”时期开始,辽宁就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体系,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辽宁工业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一直“领跑”共和国经济,被人形象地称为“辽老大”。然而由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积重难返,制约辽宁改革与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新一届中央政府做出的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决策,为辽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翻看现实:为发展探寻出路辽宁省省长薄熙来说过,在进入市场和体制转轨过程中,老工业基地多年积累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尽管国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历届省委、省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老工业基地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全省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507户,其中资不抵债企业308户,平均负债率为135%。目前全省国有企业离岗职工77万人,集体企业离岗职工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万人,当前城镇有就业需求的160万人,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资源枯竭地区困难大,急需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需要的投入成本较大。认识眼前面临的困难,才能使调整改造有的放矢。薄熙来说,辽宁有工业基地的老底子,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发达的交通体系、明显的科教优势,具有在较短时间内再度崛起的可能,是一个投入少、上得快、产出多的地区。改革创新:重塑“辽老大”雄威如何跳出政策的倾斜优势,跳出原来改革的老路,化劣势为优势,把握住机遇,迎接挑战?是辽宁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体制的创新向来是改造改革的第一步,辽宁这次也不例外。据了解,省委省政府已作出重要决策。采取推进企业重组,壮大优势企业等积极措施。预计到2005年前,国有资本要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中小企业中退出。到2010年,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国有控股比重由目前的72.3%降至40%以下。经过五年的努力,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25户,200亿元的9户,300亿元的7户。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千方百计卸掉国有企业历史包袱。用二至三年时间分离412户中直企业的办社会职能、解决1433户厂办大集体问题;用五年左右时间减员分流30万人,彻底解决国有企业冗员问题。老工业基地:

  没有理由自卑“工人村”、“重工街”、“向工街道”这些沈阳人耳熟能详的地方,人们如今都称它们为“度假村”,闲暇的人们很多。昨日,记者在这些地方看到——街边三五成群的40岁左右的妇女聚在一块织毛活儿,老人们整天坐在树阴下乘凉,一些人很有兴致地聊着上山下乡时的经历,有穿着已经褪了色的工作服的男人在街边摆着小摊……他们多是附近的居民。而在铁西区的一个工厂里,记者走在空旷的厂区街道上,偌大的工厂里只能偶尔看到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厂房的石灰墙上还留着“毛主席万岁”几个斑驳的红漆大字。走进这些地方,仿佛穿越时空到了90年代初,时间的脚步变得懒散了许多,这里的人们大都靠着政府和工厂每月几百元的补贴度日,这就是被称为“度假村”的沈阳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写照;沈阳还有个地方,人头攒动,车流不息,从太阳升起到公交最后一班车收车时,人们的脚步总像是在寻找金钱,追逐时间,耳边时常有操着一口很不正宗的普通话的人拿着手机频繁地打电话,全国各地运来的货物堵塞着交通,要想在这里找人,不预约是很难见到人影的,大家都在忙,觉得时间不够用,在这里很容易碰到月薪超过万元的人,这个地方被称为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这便是沈阳的南部。这种强烈的对比,在九十年代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在2003年已经是个城市发展的大问题了,甚至深深地影响着辽宁乃至东北的发展。辽宁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冯贵盛,面对重振沈阳老工业基地这一重大课题时情绪饱满地说,实现2010年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我们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在他坚定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深知这是辽宁惟一的机会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东北时,强调调整的10个重工业城市里,辽宁占了5个。作为关注的重点城市是有原因的,这其中存在制约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日趋明显的矛盾:市场化较低,国企包袱重,下岗职工多,阜新、抚顺、本溪的城市产业转型亟待加强。对此,冯贵盛研究员也没有感到担忧,他的计算表明,辽宁今年上半年平均GDP增长9.5%,而沈阳比平均数字高出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亿元,这是近年沈阳经济史上少有的好现象,照此发展,2010年的目标将会顺利实现。是啊,咱辽宁人没有理由自卑,曾经在亚洲的工业领域担当排头兵的沈阳留给了我们很好的物质基础,沈阳数控机床产品、通用机械设备是咱们在国内拿得出手的民族工业品牌;世界知名的宝马汽车公司首次与国外合作的地方选在了沈阳,说明咱有魅力;鞍山年产2000万吨的汽车板材可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大行其道……而这些上升的力量将在两三年内逐渐渗透到东三省。记得中国特区建设初时,邓小平以他特有的鲜明语言,要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条“血路”就是后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市场经济,直到现在,中国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格局。开放使老百姓得到实惠,虽然这种实惠厚薄不均,因为政策,更因为区位条件,发展基础,文化观念,沈阳的脚步迟缓了些。不过,现在强调东北的调整改造,这是沈阳脱胎换骨再好不过的时机了:投资政策没有障碍,行业进入少了限制,传统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正在蜕变。从省政府刚刚下发的文件中,透露出这样一个重要信息——到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将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50%,这表明产业趋势向多元化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东北的调整改造成为与国家开发西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意义重大。如果说特区催生了中国市场,并使东部率先发展起来,西部使中国协调发展,那么,东北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将使中国完整地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因为它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福祉;只有依靠东北坚实的工业基础,中国的步伐才更有力度;只有强化东北现代化基础性地位,中国全面现代化的上演才算一场好戏。本版稿件均由见习记者 引弓 王雪瑾 张文静撰写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说一口流利英语,其实不难? MBA联考培训特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第53届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报名开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灵与肉的合一”真正地来说是藉着性行为使感情……
非常笑话
夜晚两夫妇正熟睡。突然妻子跳起来大叫道:不好…
图片
铃声
·[周杰伦] 开不了口
·[陈慧琳] 恋爱情色
·[林心如] 投怀送抱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青岛站正式开通
新浪企业邮箱值得信赖
肺癌治疗获得重大突破
如何收到很多国外订单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京车消费,此处为家!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超级精彩,爆笑无比,给您非凡享受!让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平添生活情趣……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