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工地挖出巨型炸弹 排爆专家12小时拆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6日01:01 辽沈晚报 | ||||
排爆专家12小时拆除 沈城排爆专家为炸弹“会诊” 炸弹重量为沈阳出土炸弹之最 警方称该工地未发现其它炸弹 昨日本报以《一锹挖出一枚大炸弹》为题报道了东陵区某建筑工地的民工在地下4米深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大炸弹的事情。由于炸弹埋得很深,并且孔桩内只能容留一人进入,再加上弹体未完全露出,使此次排爆成为沈阳有史以来最具悬念、难度最大、最受各方关注的一次“排弹行动”。因炸弹性质不明、稳定性不明、现场情况特殊,沈阳市公安局制定周密排除方案,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姜书长在现场进行指挥,沈城排爆专家到现场为炸弹“会诊”,挖掘机、探测器等多种“武器”派上用场。经过12个小时的牵动人心的紧张工作,迄今为止沈阳“出土”的最大的炸弹被彻底排除。经探测,工地再无残留炸弹。 现场1 工地连夜挖开孔桩 按照警方的意见,从昨日凌晨三点起,工地开始做排爆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炸弹位于孔桩下4—5米深处,需要用挖掘机挖掘孔桩附近的泥土,形成一个扇形的大坑,在坑道中挖出斜坡。经过挖掘机6个小时的作业,上午9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孔桩井口周围20米的距离已经用警戒线隔离,孔桩附近已经挖出了一个3米多深的大坑,孔桩的水泥柱也已经被折断,由于记者无法下到坑内,仍然无法看到炸弹是什么样子。 治安支队危险物品管理大队的公丕发副大队长告诉记者,炸弹直径大约在60—70厘米之间,被埋深度为地下4.5-5米处,由于孔桩内浇灌了水泥,炸弹有一大半卡在了水泥柱下。公丕发说,由于炸弹性质不明,弹体巨大,现场情况复杂,作为排弹专家的他也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现场2 现场扩大警戒范围 治安支队姜书长副支队长在现场向记者介绍,经过警方初步用探测器勘测,认定“铁疙瘩”确实为炸弹,并且在炸弹内已经探测出爆炸性物质,但是现在还无法完全确定这块炸弹是什么类型的炸弹。根据这块炸弹的形状外观分析,如果这块炸弹发生爆炸,炸弹周围方圆200米的范围内的建筑物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随后,警方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召开了紧急小组会议,决定采取何种方式安全拆弹。 6分钟后紧急会议结束,警方找来工地负责人让其立即查清这块地皮原来所属单位,询问这块地的基本情况。并决定在孔桩周围扩大扇形坡地挖掘范围,以方便有关人员的拆弹工作。警方也再三嘱咐施工者,一旦挖掘机在施工中再次触到硬物,立即停止工作。 考虑到炸弹爆炸的范围,警方又决定将警戒线由原来的20米扩大到200米,除拆弹人员和工作人员等,其余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并命令正在不安全范围内工作的民工迅速撤离现场。 考虑到不能确定这块炸弹的具体属性,拆弹小组决定和市内有关拆弹专家联系,以确定炸弹属性。 现场3 巨型航弹拉出坑来 时针指向11时30分的时候,工地的挖掘机再次启动。挖掘机的司机在干警的指示下从原有的坡度向坑内开去,司机小心翼翼地操纵着方向杆,记者看到短短几分钟里他的脸上已经流满了汗水。挖掘机一边挖土,干警及民工一边将残土运往坑外,以免耽误拆弹工作。随后,工作人员将孔桩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拆除,记者终于看到了裸露的弹头,由于年头久远,整个弹头已经生锈。 下午,来自沈阳炮兵学院和两家爆破公司的5名排爆专家赶到了现场,经过他们勘测断定,这枚炸弹是一枚美制航弹。随后,拆弹专家开始了紧张细致的拆弹工作,由于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他们只能用工具慢慢地将炸弹周围的泥土除去。站在警戒线外的许多工作人员及民工都屏住了呼吸。 下午3时许,经过漫长的除土工作,一个“黑大个”从土中完全裸露了出来。由于这枚航弹太重,警方又调集了几名工作人员,他们用绳子将航弹捆上,9个人连拉带扛终于将这个“黑大个”拉了上来。这时时间锁定在下午3时30分。 警方 工地没发现其它炸弹 公丕发副队长向记者介绍,这枚炸弹为美制航弹,应是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经测量,这颗航弹长1.5米,宽为45厘米,弹尾已经脱落,弹身内充满了炸药,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整个航弹的重量在250公斤左右,这也是有史以来他们发现最大的一颗炸弹,同时也是情况最危险的一次拆除。他们将把这颗炸弹送往沈阳危险品仓库。 据公副队长介绍,他们已经对工地内其他部位进行了勘测,并没有发现其他炸弹的存在,工地已经可以正常施工了。 记者韩涛 首席记者萧叶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