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延安石油开采秩序整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8日06:11 华商晨报 | ||
石油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还是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宝地。 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加快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延安市从1999年10月至今,进行了一场石油开采秩序整顿的浩大工程,取得显著成绩。请看《经济日报》8月19日通讯———2002年秋季的一天,记者在位于延安市延川县的延长油矿管理局见到了赫宇局长。他问 就在那天,记者得知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延安,油气资源贮量竟占到全盆地的80%;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早有记载;1907年9月6日,起名为“延一井”的我国大陆第一口石油井在延长县西门外钻探成功。同年10月,炼油坊建成并开始炼油,中国大陆石油工业由此诞生。 就在记者与赫宇谈论延安石油的时候,一场整顿联营单位、私人开采油井,有偿收回油井收益权的工作正在延安如火如荼地展开…… 石油开采放开了 新中国成立后,延长油矿属国家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部管理,1958年下放陕西管理,1966年,陕西省将其交延安地区管理。1982年,为了加快延安经济发展,促进老区脱贫致富,党中央、国务院对陕北实行了特殊扶持政策,鼓励陕北搞石油开发。按照当时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石油部决定将长庆局所属的下寺湾、直罗等油田移交延长油矿,并制定了“旧井垫底,以油养油,滚动发展”的扶持政策。1986年,石油部同意将“延安地区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委托延长油矿管理局统一管理,生产经营可由地方承包,使地方受益”(石油部延安石油工业座谈会纪要)。据此,延安先后组建了隶属延长油矿管理局的10个县区钻采公司,由延长油矿统一资源管理,统一勘探开发,统一技术服务。 1994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陕西省政府签订了《关于开发陕北石油资源的协议》,确定从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矿划出1080平方公里资源区块,以委托、联合等方式交由延安、榆林有关县区组织开发,将靖边以南的3500平方公里定为长庆油田和地方的联合勘探开发区。 这里必须交代一个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国上下贯彻落实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掀起了新的开放开发热潮。在这样的潮流中,陕北一些县区钻采公司为了解决有资源区块而资金和技术严重不足的困难,开始引进资金和技术开发石油,其中包括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开发期限一般约定为5—8年。统计数字显示,到此次整顿前,延安共引进个体私人投资者479家,打油井2165口,形成原油生产能力60万吨,占到地方原油产能的八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参与石油开采的投资者都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就在陕北石油资源开发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格局时,石油工业也成为其经济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统计数字显示,至2002年底,延安地方企业共建成油井19177口,形成原油生产能力5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550万吨;当年地产原油378万吨;加工原油435万吨,石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占市级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财政反哺农业的能力,为城乡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使全市3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也为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对老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中出现了新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延安市的主要领导反复强调,陕北地方石油工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国家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经过几十年艰苦努力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开发过程中,一些县区钻采公司引进联营单位参与石油开发,客观上对解决地方石油企业投入不足、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石油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引进的联营单位数量多、规模小,绝大多数联营单位未从事过石油开发,缺乏勘探手段和开采技术,加之企业管理工作跟不上,出现了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的状况,主要是:投入不足,污染严重;短期行为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一些私人油井老板为了私利倒卖原油,偷逃税费,导致土炼油屡禁不绝,严重扰乱了国家原油流通秩序;一些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各种形式变相参与私人油井投资,严重违反了有关党纪政纪。 低层次、掠夺性开采能造成多大资源浪费?举个数字说明:开采油井有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叫注水,即通过给产油层注水加压来提高产油率。但由于此项二次采油技术投入较大,需要多井集中供水,故一般私人老板根本不愿投资,以致造成原本可达25%左右的采收率,只能出10%左右的原油,结果使大量宝贵的资源被白白浪费。 上述问题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等5部委和陕西省政府对陕北石油资源开发状况进行调研后,形成《关于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秩序情况调查的报告》,要求“坚决停止和纠正允许投资商参与石油开采活动的做法,正在进行的非法开采活动,必须立即停止”。陕西省立即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招商引资从事石油开采和坚决打击取缔土炼油场点的紧急通知》。 2000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先后7次到陕北督查清理整顿工作;2000年11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延安召开陕北地区石油行业清理整顿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陕北石油开采秩序整顿工作,延安市清理整顿工作的帷幕正式拉开。各县区撤销了石油引资办、协调办等行政性机构,停止引进联营单位、个人投资开发油井,收回了已批但尚未作业的井位1038个,强制拆除突击作业的井架,全部收缴、注销了私人油井的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等证件,收回了联营单位、个人油井的产权、经营权,保留了收益权,整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2年9月11日,是一个让陕西和延安都震惊的日子。当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披露了延安市吴旗县私人非法采油、环境污染以及个别领导干部参与石油开采的问题。此事立即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多人作出重要批示。 9月23日,时任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张志刚率由国家经贸委、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五部委组成的陕西吴旗县非法采油案件督察工作组赶赴陕北。他说,陕北石油开采秩序整顿工作是全国正在进行着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10月15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延安市吴旗县召开了石油开采秩序清理整顿工作会议,依法坚决彻底地清理整顿联营单位和个人开采石油行为,使其彻底退出石油开采领域。 延安开始依法规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陕西省近几年对石油开采和流通秩序的整顿工作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1999年以整顿原油流通秩序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打击土炼油县乡村领导责任制,关闭小炼厂8座,捣毁土炼油炉2500多座,基本禁绝了土炼油;严查倒贩原油行为,实行原油流通统一计划、统一调运、统一价格、统一缴纳税费的“四统一”管理,规范了原油流通秩序。 2000年对石油开采秩序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废止了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土”政策、“土”规定,全部停止了引进联营单位、私人开采石油,对其已经形成的油井一律收回了产权、经营权,保留了5—8年的收益权。 2002年9月开始有偿收回联营单位、私人开采油井的收益权,使其彻底退出石油开采领域。 在2002年9月开始的陕北收回石油开采收益权工作中,延安首当其冲。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侠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在保证投资者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整顿工作。市长张社年说,在这次收回无资质单位和私人油井收益权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刚性执法,有情操作,完全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回收,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投资者利益问题。 延安市委、市政府当时的思路如下: 一是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延安在2000年整顿中,给投资者保留了从批准井位之日算起5—8年的收益期。所以,在2002年收回油井收益权时,承认投资人按期限获取收益权利,并将收益一次算清,分期兑付。 二是坚持政策的统一性。要求各县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收回联合单位、个人投资油井收益权的办法和原则进行,特别是对原油价格、油井产量、成本计算等要保持一致,不得增加新的税费项目和其他扣减项目,维护受益人的权益。 三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县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策,与投资者协商洽谈,听取各方意见,对涉及重大利益事项必须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具体办法是,对收益期已满的油井立即无偿收回,收益期未满的油井实行有偿收回,即根据油井剩余收益期,综合考虑油井产量、自然递减、地质变化以及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等因素,扣除完全生产成本和相关税费,依据前3年平均油价,测算出投资者在剩余收益期内的预期收益,一次算清,逐年兑付。 延安市经贸委的同志认为,由县区钻采公司向投资者给予全部补偿,目的是彻底切断无资质单位、个人与石油开采的直接关系,使其真正彻底退出石油开采。这样既按原定收益期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又达到了整顿规范开采秩序的目的。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延安各县区政府与钻采公司召开了各种形式投资者征求意见会、洽谈会,广泛深入宣传政策,充分听取投资者的看法和意见,兼顾投资者和钻采公司利益,许多意见得到采纳。比如安塞县就将原油产量的递减率由15%调整到10%,免收提前领取补偿金的利息,降低油井资料不全的扣款数额,仅此3项就向投资者让利1.1亿元。同时,对投资者关注的重大问题,分期分批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延安市清理整顿石油开采秩序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479户联合单位和个人形成的2165口油井的收益权,已由所在县区钻采公司全部收回。其中无偿收回到期的油井、干井、低产亏损油井596口;已签订协议兑付补偿金的油井1563口,需补偿资金6.15亿元,首批2.86亿元补偿资金已全部兑付。 整顿后产量大增 在位于延安市北、以腰鼓闻名全国的安塞县,记者见到了县委书记冯毅。 现今的安塞,是陕北有名的产油富县。冯毅说:“石油对于安塞的重要,我举两个数字说明:一、2001年,安塞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41元,较石油开发前的1987年净增1590元;二、安塞去年财政收入大约2.72亿元,其中90%以上来自石油。”谈到此次石油开采秩序的整顿,冯毅认为意义太重大了:“安塞县有私人油井1036口,占延安市私人油井的一半以上。安塞县有15万人口,石油是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我们把私人油井收回来,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不仅多出油,更要讲环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特别是讲求可持续发展。” “回归”后的油井现在是啥样子? 记者来到了延长油矿管理局杏子川钻采公司,这里新接收的油井是1036口,比公司原来管理的井数还多。清洁漂亮的井区新墙矗立,草木葱葱,与几个月前的情景判若两处。总经理思玉琥介绍,清洁文明井场已达油井总数的95%。 思玉琥说,收回油井的收益权后,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了经理包片监督、工作纪律监督和财务监督,并将收回油井按照分布区域就近划归公司4个采油区,由45个采油队、73个班组层层包片管理,并按月逐采区、逐队下达生产计划,一次性核死单井采油成本,实行承包经营。在原油运输上,公司以延河油田服务公司为主体,吸纳资质好、信誉好的个体私营运油车辆,组建单独核算的运输车队,由采油区、采油队统一安排车辆,统一调拨原油,并组建了41人的经济警察大队,配合公安、石油保卫大队,开展原油运输稽查,堵住了原油外流的口子。 记者问,改造被收回的私人油井有多大潜力?思玉琥随口说了一个数字:“有一口私人油井,过去每月产量仅有19吨,自公司接管后,月产量提高到78吨。” 其实,杏子川钻采公司只是延安的一个缩影。据延安市环保局负责同志介绍,清理整顿以来,全市关闭严重污染油井120口,停产整改234口,累计投入井场环境保护建设资金4500万元,全市清洁文明井场达标率达到95%以上。甘泉县将水系河流300米以内油井全部由渗水池排水改为储油罐收水,填埋了88口油井渗水池,新修了640口油井的阻油墙、拦水墙,投资400万元新建了4个注水站,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污油零渗漏。 记者从延安市经贸委得知,从去年年底至今,延长油矿与各县区钻采公司已经投入技改资金9000多万元,新建注水站10个,建成50万吨集输站及管道1处,在建2处。推广了边远油区伴生气发电等新项目,生产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油井采收率明显提高。今年1至7月份,全市地方生产原油257.1万吨,比上年同期的200.6万吨增长28.16%。 还要一提的是吴旗县。2002年9月11日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后,于当年底就将近十年来联营单位和私人开采的137口油井全部收归国有。今年上半年,全县石油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3%。 石油企业加快重组 石油开采秩序清理整顿的战役初战告捷后,陕西省开始考虑加快实施陕北石油企业省内重组的问题,基本思路是以延长油矿为主体,以合法资质为基础。第一步,将联营单位的油井收回到所在县区钻采公司,理顺联营单位和钻采公司的关系。第二步,按照《公司法》组合延长油矿、延炼、榆炼和15个县区钻采公司的资本为股本,组建延长油矿股份有限公司,真正形成一个产权明晰、政企分开、配置优化、管理规范、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紧密型企业集团。 陕西省经贸委副主任张怀宇认为,这一构思符合《矿产资源法》的规定,符合国家关于陕北石油开采秩序清理整顿的一贯方针,有利于陕北地区油气资源的统一规划、勘探和开发,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地区开采秩序混乱的局面;有利于解决重组过程中的各种利益矛盾,维护陕北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持中央对陕北革命老区优惠政策的连续性,促进陕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加快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省长贾治邦再次强调,实践证明这是彻底解决陕北石油开采秩序混乱的根本途径,也是陕北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了解到,1998年后我国有合法石油开采资质的企业只有4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惟一的地方石油开采企业延长油矿管理局。1966年,陕西省将延长油矿管理局交延安地区管理。赫宇说,相比前3个超大型的著名石化企业,延长油矿管理局享受的这一特殊政策,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陕北老区人民的关爱。 采访后记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延安市石油开采秩序整顿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解和配合,但少数投资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 矛盾的焦点是地方政府当年与他们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1997年以前的《矿产法》,允许有资质的公司拿出区块委托别人开采;而1997年1月1日出台的《矿产资源法》取消了这个规定,明确提出必须是国务院批准或同意的石油企业才能从事石油开采。按照新法,此前所有与新法律条文相抵触的旧法规,地方政府与企业所签订的协议、合同等均告无效;按照《合同法》及有关法律规定,违法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当年陕北一些县区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招商引资进来的那些并不具备开采石油资质的联营企业,与当地政府所签订的合同也必然无效。 应该说,废止合同、收回无资质单位个人油井收益权是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当地政府在这次重点收回收益权的工作中,本着尊重历史的精神,也在纠正着过去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承担着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仍然按原定收益期限给予投资者补偿的原则而言,基本上体现了公平。C11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