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就业“热”中的“冷”选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8日18:57 新华网 | |
新华网重庆8月28日电(记者 张琴季明)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最终创业的不足2%。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以及缺乏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等原因,大学生创业成为当前就业“热”中的“冷”选择。 大学生创业,理性与激情并存 记者在重庆市人才大市场询问了在此应聘的8名大学生,无一人表示会选择创业。他们认为,等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才会考虑创业。 200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系的肖晓有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他说,选择创业是因为自己曾组建过一家网管公司,有创业的经验和社会资源,而不是一时冲动。上海交通大学应届毕业生杨丕一是上海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学员,两年前他组建了上海交通大学Kan实验室,现在的公司里有25名交大计算机系毕业生,其中60%的人是硕士及以上学历。他说,这样一个有着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运作经验基础的公司是具有发展潜力的。 谈及国家今年出台的优惠政策,肖晓认为,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肯定有促进作用。但其中的有关为学生创业公司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的内容意义不大,因为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学生创业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企业。 杨丕一认为,靠国家给的优惠政策是没办法让公司生存的。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找准市场定位和开辟销售渠道才是生存的不二法则。 大学生创业的先天不足 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创业大奖赛”中获奖的20多名大学生最终都遭遇创业“滑铁卢”。专家指出,好高骛远、资金渠道不畅通、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及经验是学生创业的“软肋”所在。 清华大学视美乐公司的“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技术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并以此得到了上海第一百货公司250万元的风险投资。然而第二年由于没有得到五千余万元的二期投资,最终公司将其技术以三千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澳柯玛集团。 上海市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徐本亮指出,资金瓶颈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也显示,35.9%的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创业的大学生常常觉得融资渠道窄,银行贷款难。但投资商却认为,大学生对于创业资金的认识不成熟,总是急于得到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或贱卖技术和创意,这是对风险投资的不负责任,是在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有了好的技术和项目,也得到了风险投资,学生创业公司是否就能一帆风顺呢?“中国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原华中理工大学学生李玲玲凭借其发明专利得到10万元的创业风险金,并成立天行健公司。可从股权的纠纷到融资渠道和产品开发的分歧,李玲玲和投资公司最终合作破裂,公司也宣告破产。 专家指出,缺乏成熟的企业模式和管理经验也导致许多学生创业项目走向失败。因为大多数学生局限于本专业知识中,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等相关知识和经验。 大学生创业,渴望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大学生创业难固然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但社会和家庭的不信任、学校创业教育的空白、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情况、银行贷款难等问题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创业者们在怀着激情与梦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他们也渴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通知,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1年内免交五种行政费用。然而今年6月创办“卓人软件公司”的杭州电子工学院毕业生高靖等3人却屡屡碰上“闭门羹”。工商局和人事局都回复他们“具体办法还要等落实的细则出来,可能还得等上一段时间。”重庆市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处处长陈速说,重庆市工商局是根据工商总局发文的内容实施优惠政策,目前还没有关于享受这种政策的大学生创业者的具体统计。但他认为,行政费用的减免是国家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一种导向,并不是主导学生是否创业和能否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对创业的刺激作用可能也不如大家的期望值那么高。此外,减免的这些行政费用总体来讲并不是一笔大数目。重庆人才大市场发展策划部梁晶告诉记者,关于创业大学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和职称评定等问题,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和具体的措施。目前也没有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咨询和服务的部门或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徐本亮说,在学校里进行创业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创业培训只是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创业的种子,如果在校园里学生就能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把创业作为今后就业的一种途径,尽早做好准备,将更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创业。(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