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旱敲响水利警钟 抗灾不能“重涝轻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31日12:02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沙8月31日电(记者谭剑、苏晓洲)湖南省境内水系纵横密布,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6位,是名副其实的水资源大省。然而,今夏的罕见大旱却给这个水资源大省敲响了警钟。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有效调控手段不足。湖南省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1630亿立方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最丰富的桑植县,年人均水资源量近1.6万立方米,而 山丘区灌溉设施的现状不容乐观。湖南省15处大型灌区中,干渠衬砌(水泥覆盖)率为38%,支渠衬砌率仅16.6%。大型灌区尚且如此,中小型灌区可想而知。双牌灌区干渠全长95.6公里,上中游防渗衬砌达40公里,是湖南省最好的灌区之一。但今年抗旱期间,在渠首流量每秒22立方米的情况下,干渠全程渗漏损失流量达每秒2.5立方米,一天损失水量就达21.6万立方米。截至8月10日,湖南省343处大中型灌区,输水到田间的渗漏损失水量高达28.3亿立方米,占渠首输水总量的57.3%。 灌溉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统计资料显示,在湖南100处大中型灌溉工程中,平均渠系水利用系数不足0.4,每年仅此造成水量浪费近1.2亿立方米,减少灌溉面积25万亩。由于与渠系配套的闸、涵、渡槽、倒虹吸管等建筑物失修破损、自然老化,导致灌溉效益衰减35%。 山丘区的机电提灌工程岌岌可危。湖南省机电提灌有效灌溉面积1490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37%。这些工程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至今已运行30多年,超期服役的机电设备严重老化。现有设备有相当部分属非定型或低效高耗的淘汰产品,目前维修配件无法购买,一旦损坏便无从修复,余下的也都是带病运行,功效明显降低。 散布于广大农村的山塘、渠、坝等小水利设施命运堪忧。这些小水利工程绝大部分是靠群众投工投劳修建而成的。近年不仅新建工程极少,原来的设施也毁损严重。记者在株洲、郴州等地采访时,一些农户反映,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水利就陷入无人管理的境地,许多地方的农田灌溉设施还是人民公社时期建造的,这些工程至今还在带病运行,群众称之为“吃老本”。(完) 大旱带来“电荒”困局 新华网长沙8月31日电(记者苏晓洲、谭剑)湖南省经贸委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从7月23日至8月3日高温大旱期间,湖南电网各输电线路限电次数达11622条次,限电总量达31753万千瓦时,极限日缺电5000万千瓦时。在大旱面前,湖南“电力大省”低水平过剩的“软肋”暴露无遗。 据湖南省经贸委电力处副处长尚佳介绍,从7月23日至8月3日,长沙市总限电2994.5万千瓦时;工业重镇株洲总限电5189.837万千瓦时;湘南重镇衡阳总限电达5242.35万千瓦时。虽然近日高温干旱局面有所缓解,但全省各大电站水库仍在低水位徘徊,一旦秋汛不能如期而至,11至12月份全省将重陷缺电困局。 湖南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11万千瓦。“八五”期间,国家和省级财政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建设了五强溪等一批水电站,新增了石门、湘潭、益阳等火力发电厂,架设了连通葛洲坝、三峡的50万伏输变电通道。但从1996年开始,湖南电力市场连续三年出现需求零增长,为了规避风险,湖南电力建设一度放慢了步伐。事实上,在今夏大旱之前,湖南电力市场已开始显现需求高速增长态势。2002年,湖南省电力需求增幅达17.4%,今年上半年增幅也达到14.5%。 省水利厅农电局副局长周水生等专家认为,从电力需求上看,湖南电力过剩是典型的低水平过剩。湖南人均用电量仅600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的三分之一,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电力建设应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湖南电力仍然存在动态缺口。省电力局计划发展部副主任黎鸣认为,湖南从长远来看将是个“缺能省份”。湖南省可开发的大水电资源基本无“存量”,除在建的三板溪电站外,今后将基本没有大型水电项目上马。湖南又是个缺煤省份,分散的煤炭资源总储量仅30亿吨,能用于火力发电的资源更少。湖南还不具备风能、潮汐发电条件,核电因其有严格的比例限度,也无法成为电力生产的主导。 专家认为,从今年大旱造成的“电荒”来看,一方面要加快电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强宏观调控也势在必行。湖南水电比重占55%,但本应在丰水季节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水电,却因高温干旱而“缺位”,显示出径流式电站调蓄功能不足的缺陷。因此,应规划建设一批立足上游龙头水库的流域型梯级开发电站、抽水蓄能电站,使水电项目能较长期保持在发电水位,以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加强科学调度,依靠大电网调控功能解决能源问题,也是通过管理产生效益的有力手段。原电力科学规划总院院长吕伟业认为,从全国来看,缺电仍然呈现季节性、区域性和随机性特征。他认为,通过精心调度,继续挖潜,缺电局面不会对经济全局产生制约影响。在此次旱灾期间,湖南省通过国家电网从河南、湖北、江西等省调电入湘,局部缓解电力缺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完) “鱼米之乡”呼唤避灾经济 新华网长沙8月31日电(记者苏晓洲、谭剑)虽然今年湖南大旱历史罕见,但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因干旱每年平均受灾面积为2000万公顷,而号称“鱼米之乡”、占全国耕地总面积2%左右的湖南,受灾面积为全国历年平均数的近9%。这说明,区域整体抗灾能力疲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今夏干旱高峰期,湖南全省21.3万平方公里土地,有18万平方公里出现了干旱,其中约14万平方公里接近严重干旱,近4万平方公里严重干旱,全省受旱耕地面积最多时为2632万亩。按亩均损失100元保守计算,损失将达26亿元。此外,水产养殖、畜牧、经济作物的损失也极为严重,其中仅株洲市的渔业损失就达2500多万元。 记者在农业大县浏阳了解到,这个市的“金牌”农产品烟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亩均收入较去年减少300元左右。闻名全国的浏阳柏加乡“花木长廊”,更是一片焦黄,损失近半。此外,湖南人工草场受旱面积超过100万亩,焦黄枯死达30多万亩,有1100多个种草养畜大户为牛羊的“口粮”发愁。 作为全国最大的稻米产区,水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湖南不堪承受干旱之“重”。湖南抗旱能力在30天以下的水田达1000万亩,占晚稻种植总面积的一半,自然经济“望天收”的特征十分明显。湖南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处有关人士说,在常年发生旱灾的湘西、“衡(阳)邵(阳)走廊”的部分地区,应该通过改种、改制发展以抗旱水稻、小杂粮、经济作物为主的“避灾农业”。在频发干旱的湘南地区,可改种“早熟玉米+秋菜、秋粮”,错开大旱月份。湖南省有关科技专家则认为,即使是在常年水分充沛的地方,也应储备能应用于抗旱保水的高新技术产品。只要紧紧抓住改种改制,推广抗旱新技术,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旱灾就不能如此肆虐。(完) 短评:抗灾不能“重涝轻旱” 新华网长沙8月31日电(记者谭剑、苏晓洲)据湖南省经贸委统计,今夏大旱对湖南经济的影响,将“肯定”超过非典所造成的损失。尽管最后的灾损结果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但据预测,这一数字很可能达到或超过80亿元。 大旱造成的损失令人始料不及。有专家指出,尽管大旱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然而偶然背后却隐藏着抗旱能力低下的问题。多年来,对湖南人而言,抗旱意识相对较弱。洪涝灾害的频频发生,使相当一部分政府负责人和基层干部的潜意识中存在着“重涝轻旱”的想法。 这种思想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抗旱投入与防洪投入严重失调。1998年洪灾过后,湖南共投入资金近200亿元,用于加固长江干堤、洞庭湖重点堤垸、四水治理、水库除险、平垸行洪为主的水利建设,其中国家投入100亿元。1998年后水利建设的投入,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前49年的总和。但在这近200亿元的投入中,用于抗旱的投入却相对较少。近5年来,湖南省对大中型灌区配套工程的投入仅为3.78亿元,平均算起来和以前比没有什么增长,许多地方用于抗旱水利工程的投入,还停留在“一亩地一元钱”的低水平。 在对待抗旱的态度上,也存在着一种“不冷不热”的现象。相比于防汛抢险时千军万马一齐上阵的场面,基层干部抗旱的积极性明显不高。株洲市郊一些村民反映,大旱期间几十天滴雨未下,但乡里的干部竟然一次都没下来。一些干部甚至说:“旱灾怕什么,反正死不了人。” “水来一条线,旱灾一大片”。相对于洪涝灾害,旱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其危害同样不容忽视。我国人均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长远看,干旱缺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深远。但愿今夏罕见的大旱能让我们警醒,同是抵御自然灾害,切莫再“顾此失彼”了。(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