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刍议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2日08:45 光明日报

  王巍

  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在几代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从产生、发展到日趋成熟的历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在新世纪,中国考古学将怎样发展?能否为世界考古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中国考古学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中国考古学的未来。笔者认为,新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方向似可
概括为:科学化、国际化和大众化。中国考古学的科学化

  考古学的学科目标是通过古代遗存来研究过去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进程,并探索其规律。众所周知,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相比,考古学是与自然科学关系最近的学科,它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考古层位学、考古类型学都是从自然科学中借鉴来的,其研究手段和内容也都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对于这样一个非常“科学”的学科,怎么还有一个科学化的问题?从中国考古学的现状和国际考古学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个命题不仅有实际意义,而且是新世纪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考古学是从古代人们生活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去研究历史的。古代人们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遗留下来的遗存也是极为丰富的,大可到长城、故宫等宏伟建筑,小可到植硅石、孢粉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小物质,而要尽可能全面地复原过去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就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收集过去人们留下来的信息。但是,用传统的考古学方法获得的资料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关于这一点,老一辈考古学家在20世纪中叶就已有所意识,并进行了实践,其中尤以六七十年代新考古学的大力提倡最为引人注目。此后,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上的成功应用,使自然科学与考古学的结合日益深入人心。

  应当看到,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考古学大受其益。包括质谱加速器测年在内的各种测年技术、通过孢粉、植硅石和植物遗骸以及动物骨骼研究古环境、古人类遗传基因的分析和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GPS(卫星定位)、全站仪、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仪器的广泛应用,为考古学的发展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中国考古学近年来在这方面虽然也有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新世纪,中国考古学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快科学化的进程,最大限度地拓展这些先进的手段与方法的应用领域,并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要实现考古学的科学化,首先是考古学家和从事相关自然科学的学者应当下功夫去了解对方,了解对方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了解对方的长处和局限,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其次是要努力提高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素质。作为符合新世纪学科发展要求的考古学家,除必须掌握考古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以及历史文献、古文字、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外,还应拓宽知识面,具备相关自然科学如地质学、气候学、动植物学、金相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基本知识。高等院校的考古专业应当考虑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课程,培养既懂考古,又懂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两栖”人才。再次就是加强考古学的理论建设。近80年来中国考古学丰富的实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方法论体系,完全有可能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理论体系的建构不应成为外国考古学家的专利,中国考古学家在这方面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复次是在研究方法上要进一步科学化,应当在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分析、报告编写和专题及综合研究等各个环节加强科学化。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

  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一部分,中国考古学的出现就是西方近代考古学传播的结果,因此中国考古学在新世纪更加积极主动地从国际学术界的沃土中获取养分促进自身的发展应无疑义。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等原因,从总体上看,中华文明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独立起源的原生文明。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虽曾不断接受来自周边地区其他文明的影响,但基本上仍然是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在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进程中,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古代文明的特点。由于较少外来的冲击,由于这一文明延绵数千年未曾中断,因此可以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较为完整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它对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农业、文明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演变的进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道路,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较之于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同类资料,在典型性、代表性和适用性等方面不仅毫不逊色,反而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不仅对中国考古学乃至中国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世界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的研究和规律的探求,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新世纪,推进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树立世界一盘棋意识。从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进行考古学研究的时候,应当开阔眼界,把中国放入世界全局的范围中去,从世界看中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二是应当加强对中国考古学成果的宣传,使国际考古学界真正了解中国考古学。应当鼓励并支持我国的考古学者及其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介绍我国考古学的新进展、新收获、新动向。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并不断丰富中国考古学研究机构的主页信息,为世界考古学界了解中国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三是注意跟踪国际考古学界的潮流,注意其研究的前沿课题和最新进展。对于新出现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模式要加强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丰富自己。四是鼓励与支持中国学者积极参与世界性的难点和热点课题的研究(如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城市起源、金属制作技术的起源与传播、环境的变迁与文化发展、人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及其原因与背景等),并争取通过对中国丰富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结合,对解决上述世界性考古学研究的课题作出中国考古学应有的贡献。五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国外考古学界的交流,全面促进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中国考古学的大众化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考古学曾有种种误解。如有人认为考古就是研究古董,将考古学家视同把玩古董的人;有人认为考古就是挖坟掘墓的,没有什么学问可言;有人认为考古学是研究过去的,与现代无关;还有人认为考古很神秘。之所以出现这些误解,主要是人们对考古学缺乏起码的了解。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从事考古学研究的学者们缺乏将考古学通俗化、大众化的意识,满足于考古发掘和编写考古发掘报告,而且发掘报告的体例程式化,用语艰涩难懂,不仅一般大众看不懂,就连历史学者也不知所云。更由于缺乏介绍考古学研究成果的通俗读物,考古学家对媒体又往往心存疑虑,敬而远之,致使民众对考古学知之甚少。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新闻媒体对考古发现报道日益重视,民众对考古学的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一些考古学家也开始注重向社会介绍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其实,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即过去人们生活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视性特点,应该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当然,考古学的大众化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好奇心,而是为了增强民众的文化素质,为了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要实现中国考古学的大众化,首先是考古学者要树立普及考古学的意识,将考古学的通俗化、大众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考古学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一是拿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二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民众展示这些考古成果。其次是要搞好出土遗迹和遗物的保护和展示。考古工作者应当把文物保护作为自己的天职,将搞好遗迹和遗物的保护问题、将发掘与保护和展示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应当与政府各级文物部门相配合,积极参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展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土文物和古代遗存在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于辜负人民对考古学家的期待,也才不辱中国考古学家的历史使命。稿件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说一口流利英语,其实不难? MBA联考培训特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第53届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报名开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性爱有着非常微妙而奇特的平衡。如果男人渴望性爱…
非常笑话
夜晚两夫妇正熟睡。突然妻子跳起来大叫道:不好…
图片
铃声
·[韩 红] 青藏高原
·[王力宏] 这就是爱
·[陈晓东] 比我幸福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青岛站正式开通
新浪企业邮箱值得信赖
肺癌治疗重大突破
让企业和产品扬名海外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12.8万读特色EMBA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夜里俩酒鬼一起回家。“看,老张,小偷从你家窗户进去了!”“小声点,别吱声…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