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医疗垃圾加工塑料的黑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2日16:46 北京晚报 | |
本报讯医疗机构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垃圾,按有关法规的规定,应在经毁形和无害化处理后,交有关部门销毁。然而在安徽省安庆市,个体商贩竟然冒用“公司”之名在医疗机构收购医疗废弃物,加工成塑料颗粒后运往外地,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工商部门查处时,个体商贩居然亮出了和安庆市卫生监督所签订的“回收协议书”…… 事情还要从今年1月14日的下午说起,安庆市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位于华中东路的通信电缆厂内正有人在处理加工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弃物,于是执法人员立即进入现场查处。他们发现这里堆放着数十袋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袋、血袋等医疗垃圾,上面残存的药液、血渍历历在目。有几台粉碎机正在工作,污浊不堪的环境中异味弥漫,令人喘不上气来。工人们说,他们把这些垃圾加工成再生塑料颗粒,运往外地再加工成塑料器皿。这里的负责人陈某振振有词,说他们在2002年4月在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了个体性质的“佳洋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厂”,主要是在当地的各医院收购医疗垃圾,分解破碎成颗粒。目前一个月约回收3吨左右,每吨的回收价700元。当执法人员询问他们得到哪个部门的批准时,陈某说已于2002年2月份和安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签订了协议书,而且他们已支付给卫生监督所20万元的“保证金”。 执法人员在随后的调查中进一步发现,所谓“佳洋公司”根本就没有取得工商登记,是个子虚乌有的名号。根据国家有关工商管理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法规,执法人员对这个回收加工点予以查封。紧接着怪事出现了,今年4月初,安庆市卫生局给市内各大医院出具了全市医疗用品废弃物由“佳洋公司”回收处理的证明。这份证明又成了不法商贩的救命草,回收加工点起死回生,很快恢复了昔日的繁忙景象,即使在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再次明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弃物之后,这个加工回收点仍然我行我素,安庆市卫生部门还是置之不理,他们的解释是:“政策落实总要有一段时间过程。”7月26日,负责人陈某还是对工商执法人员喋喋不休地强调有“协议”。看来这份“协议书”正是他们的保护伞,揭开“协议书”出笼的内幕至关重要。 按照安庆市卫生局提供的情况说明的描述,他们检查中发现医院将医疗垃圾卖给个体商贩,存在较大隐患,2002年初,浙江人王某主动找到卫生局,提出“合作”处理这些东西,双方一拍即合。当年2月22日,卫生监督所便和王某所说的“佳洋公司”签订了协议。记者调查发现,这份“协议书”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这样一个事实,“佳洋公司”每收购一公斤医疗垃圾,实际上只支付给医院0.7元,按照安庆市卫生局提供的数字,如果按每年36吨的收购量计算,卫生监督所每年可从中拿到1.44万元的回扣。根据“协议”,“佳洋公司”应将医疗垃圾消毒处理,并就地生产出产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数十吨医疗垃圾被转移到外地加工生产,极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最终的流向不得而知。 据有关专家介绍,医疗垃圾中有大量病菌、病毒,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等于把各种病菌直接注入患者体内,使患者有可能再感染上其他疾病。如果将这些垃圾粉碎后再加工,生产出的塑料制品会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 北京晚报《中国新闻》今日新闻联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