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新格局已渐次显露 上海确立核心城市地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3日07:56 新华网 | |
关于谁是谁的“后花园”的议论,并未平息,似乎也没有结论。不过,在喧闹的议论声中,长三角的新格局已在渐次显露。 格局一:上海真正确立核心城市地位 尽管在交流中,上海一如往昔地谦虚与谨慎,但它这次在长三角16个城市参加的南京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上海长三角“龙头”身份的一次重要检验与确认。 在长三角,上海一直是个“庞然大物”。不过,受到区内其他城市发自内心的“敬佩”,似乎还是近两年发生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周边城市在要不要接轨上海的问题上,还曾经有过犹豫与反复。当时,有的省的学者还曾提出这样的疑问:到底是谁接轨谁? 这一切已经时过境迁。当年一心一意实施“紧靠上海”战略的苏州,如今已成为国内吸引台资最多的地方。其每年GDP的跳跃速度,过去总让人惊讶,而现在则已经见惯不怪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其他一些没有及时依托上海发展的城市,至今仍在遗憾上一轮大发展机遇的错失。 现在,变化就写在脸上。在许多细节上都能看出长三角其他城市对上海的态度,已经变得从未有过的整齐划一。 作为江苏和浙江两个经济强省的省会城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仅次于上海的副中心,南京和杭州也谦虚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愿。 南京表示,要把“处理好与上海的关系”和主动“接受上海辐射”,看做是南京有机融入长三角的重要举措。 而杭州的领导说,从前我们对接轨上海多少有些顾虑,害怕“大树底下不长草”,现在提出要积极接轨上海,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为突出上海,主办方甚至把长三角“16城市”改称“15+1城市”。 这样的变化,其实早在一些旁观者的预料之中。但很多人有点不解的是,变化何以发生在此时? 在其背后,或许正是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型与完善。 近两年,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生了长足发展。1978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18.6%,去年上升至51%,城市功能度过一个重要转折点。 很难想象,如果上海至今只是一个生产汽车、家电的传统工业城市,其对周边城市还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吗?而正是由于这座城市全面加快了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迈进步伐,与之相匹配的交通、通信、信息、物流、研发等诸多服务功能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才使上海在长三角地区成为毫无争议的中心和龙头。 格局二:制造业基地渐趋形成 这个炎热的夏天,不少长三角居民过得很怀旧。 由于缺电,天黑后,不少城市居民便开始往外搬藤椅,老人们摇着蒲扇乘凉,大人们聊天,孩子们嬉戏。10多年前常见的纳凉场面,如今又出现在了街头巷尾。7、8两月,沪苏浙相继创下用电负荷历史纪录。各地电力部门在经受严峻考验的同时,纷纷作出相应对策,以期渡过夏日难关。 缺电问题卷土重来,而且形势之严峻超过往年。表面看起来,似乎完全是连日高温惹的“祸”。但实际上,这与长三角制造业基地的逐步形成密切相关。 近两年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接轨上海成为区域合作中的新趋势,长三角各城市都纷纷提出要做制造业基地。今年以来,浙江的省级“五大百亿”工程开始启动,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大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工业园区、制造基地蓬勃发展。城市化、现代化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发展及水泥、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的生产不断增长,都成为用电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上海正式提出上海工业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其核心内容是:“在上海最需要工业作出贡献的时候,上海工业步入了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期。制造业在上海未来的发展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也是酝酿已久。在新一轮规划中,全省400多公里的长江水道和沿线8个城市都被囊括在内,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和现代物流四大产业。苏南昆山、江阴等城市,正在成为国际经济界瞩目的“制造业明星”。 虽然不能说许多政府官员热盼的基地已经形成,但长三角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制造业中心区,应只是时间问题。而一般规律是,制造业越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就越依赖。因此,在这一新格局中,服务业相对发达的上海,便日益显示出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 格局三:一体化进入竞合阶段 在长三角,有两个“算不准”。 一是算不准有多少一体化论坛。由于各种关于区域合作的论坛、峰会太多,有时一个城市内一天要开好几个,所以几乎没人能对会议数量做出精确统计。 二是算不准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底线。据说,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个外商与一个地方已经基本谈妥投资协议,但就在签字前,却被邻近的另一个城市拉走了。原因就是对方开出了更优惠的政策。 这似乎是个悖论。一方面,高歌一体化的“合唱声”越来越响;另一方面,招商引资中的不和谐声音也是多有所闻,甚至常会出现互拆台脚的动作。于是,很多人在问:长三角为何如此矛盾? 看上去,长三角似乎在打乱仗。但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也许是长三角整合的必经过程。无论是“和”还是“战”,其实都是各城市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试图在新一轮一体化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 现在,外界对长三角的担心多多。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区内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然而,或许不必过于担心。因为长三角内部的产业趋同虽是客观存在的,但远没有像外界传言的那般可怕。不能说产业趋同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所在,关键要看趋同的产业内,有没有具体的产业细分。现在的问题是,大产业的趋同,可能掩盖了背后的产业细分。更重要的是,这种细分的存在,很关键的是因为“市场之手”在起作用。 长三角的冷冷热热,甚至争争吵吵,很可能将是伴随这个区域未来长久发展的一种“常态”。关键在于,在这种看似不和谐的争夺中,各城市能否找到其中的和谐之处,并顺应市场潮流向这个方向发展,从而找到各自适合的新定位。 在这个问题上,昆山与上海或许是一对最好的例子。虽然城市差异很大,但在竞争与合作中,还是逐渐找到了各自的城市功能定位,在互补中寻觅到了错位发展的途径。(记者/高渊)(来源:人民网-华东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