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评论:“市委书记自杀风波”与公众信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3日17:00 燕赵都市报 | |
上饶在任的市委书记余小平自杀7天后,终于有政府官员出来说话了: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熊良华在独家约见广东《新快报》时表示,对于余小平自杀事件,上级部门组成了调查组正展开调查,死因仍在调查之中,案情会在一定时候一定范围内通报,民间的许多传闻属空穴来风。同在广东的《南方都市报》也报道了江西省省委书记孟建柱对“余小平自杀事件”的反应,孟建柱听完自杀事件通报后称应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干部有问题就接受调查,有委屈就通过正当途径反映,不能一死了之。 可以肯定的是,在各方的压力之下,有关部门会加快事件调查的速度,“余小平自杀事件”的真相,政府最终会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然而,这些现在变得都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透过这次沸沸扬扬的在任市委书记自杀事件,我们的政府学到了什么,公众学到了什么,比余小平官大或官小的领导干部们又学到了什么? 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政府对“突发事件”信息披露的滞后。余小平自杀发生上月26日,到省委书记孟建柱公开表态,将近一周的时间内,官方没有以正规途径发布任何一条关于自杀事件的权威信息,地级市委书记这么大的官,“自杀”这么大的事,官方竟然长时间保持沉默,任由民间形形色色的猜想和小道消息满天飞,这是很难向老百姓的知情权交代的!如此看来,政府应该建立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信息披露机制。 从“余小平自杀事件”可以看出公众对在任官员的信息了解非常之少。公众对其自杀事件充满种种猜测:土地官司、房地产开发集团瓜葛、女人、腐败……猜测如此之多,表明公众对他们的市委书记了解太少太少了,个人品性、公务行为等信息没有正常的知情渠道,而是靠猜测和传闻得知。笔者通过新闻搜索发现,国外也曾发生过不少“在任官员自杀”的新闻,不过官员因何自杀,是畏罪,还是为情,公众和媒体的判断常常都很准确,这在于他们对官员的种种信息都有通畅的知晓渠道。市委书记自杀了,上饶人才知道自己对市委书记了解太少了,这个市委书记太神秘了! 最后值得反思的是组织对官员思想行为的变化缺乏及时的监督。无风不起浪,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可以肯定,余小平自杀绝非自己突如其来的心血来潮,作出这样的极端选择,思想变化应该有个过程,我们的组织有没有敏锐地感觉到呢?这并非对组织的苛求,因为只有组织敏锐地掌握任上官员的思想变化,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根据报道,知情者透露说,在余自杀前,江西省委常委会已决定将余调离上饶,景德镇市委书记姚亚平接任其职,同时决定对余立案侦查。余自杀前一天,省委某领导亲赴上饶,找余单独谈话,中纪委将后期介入,但现在随着余的死去,省里暂时“没有动作”。从这个消息可以判断,如果组织早就觉察到余小平有违纪行为,应该加强对余的监管,时刻注意被监管者的思想变化,现在,被监管者“自杀”了,这不能不说是监管者的失职。 -曹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