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之梦
文/韩雨亭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以前很少涉猎爱心事业,或者说“爱心事业”在我的头脑所中形成的概念,与现实情况有着本质的距离,这种距离所产生的观念混淆感,甚至荒唐到了 将“爱心”与“施舍”不知不觉的等同了起来。既然是“施舍”,那么,就不会存在道德上的压力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甚至还在潜意识当中期盼上帝,尽量能在你行善之后,对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照顾”,说白了还是一种“远期投资”。有幸的参加了“太阳星城爱心之旅”采访团活动,它给了我一个真实和深刻认识爱心事业现状的机遇,甚至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部分的人生价值观。这种颠覆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再生般的喜悦。倒不是为此次活动大唱赞歌,而是觉得它起码最大限度的给了我们这些新闻记者们,提供了一个真切认识世界,重估自身价值的机会平台。我甚至问自己,我们到底了解世界有多少?当“爱心之旅”的团长梁本远先生在车上感慨的说:“这次活动的意义,改变得最大的就是那些已经既定的价值观”时,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比如在采访郑之星时,我发觉在他身上,有着一股平常人很难拥有的好强与敏感。尽管,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他很多的关爱和支持,但他仍然觉得自己是处在一个“异类”的群体里面。我想,可能更多的是缘于老师和同学对他过于“特殊”了。当我采访曾在亚太运动会、国家残运会等各种国际赛事上,得过金牌、银牌数枚的残疾运动员张君时,她说:“我们这些残障人士,需要的不是‘特权’,而是人格上的‘平等’。”看着她那天真无邪和迷茫的表情,我无语。说句实话,当时我不知道是应该以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去安慰?还是去解释?如果解释,我能解释些什么?中国的爱心事业,“积德”的心态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原动力,这本身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它是所有人投入爱心事业的基础。但如果要将这种“积德”的心态,放入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它必定不是一个长久之计,甚至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异化”,而所提倡的慈善、爱心事业都会变成一部分人的口号和工具,有了口号和工具并不可怕,可怕的不能在公与私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我非常赞同“爱心之旅”的团长梁先生所说的那样,“帮助残障人士,不是一种简单的单方面奉献,而应该形成一种科学、持久的制度保证。”而这个制度,我想它首先应该是一个建立在平等的梦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一种产物。比如,若有某家企业对爱心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那么,它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它也有权知道自己的捐助的资金流向,甚至……。而这些明晰的回报,恰好是对于献爱心企业的一种平等。而对于那些残障人士,我们而应该以一种平常心态去看待他们的存在,而不是以一种忽冷忽热、居高临下的“关怀”去体现他们的特殊性。我想,这可能是一种对于他们的“平等”。这也可能是“爱心之旅”的内涵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