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修法 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4日22:2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张崇防)“一边是部分公办学校资源的闲置,另一边却仍是民工子女‘入学难’。”北京市教育学院的陈岩老师说。 在中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过去那种五六十名学生拥挤在一个班里听课的状况已逐渐减少,城市中小学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小班化教学越来越普遍,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的子女仍难以跨过公办学校的“高门槛”。 “当地生源减少并不意味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几率就会增加,公办学校难以对民工子女实施‘零门槛’,”陈岩老师说。 据这位专门研究民工子女教育的专家介绍,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的学龄子女高达700万。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北京地区外来流动人口约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1.18%,0-15岁儿童超过了12万人。 陈岩说,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仍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即基础教育仍由学生户口所在地政府负担,民工子女由于没有流入地户口,因而无法享受当地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 进公办学校就读有困难、有障碍,民工子女转而投向专为他们开设的简易学校。据悉,北京目前约有200多所简易学校,吸纳了约4万多名民工子女。 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解决这一矛盾的最终办法在于修改《义务教育法》,依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保障机制和民工子女就学的相关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倡导教育创新的知名学者陈孝彬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