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车站翻开绝密档案(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4日23:38 天津青年报 | |
图为当初的老站台 自铁路开通后,1886年天津火车站开始动工修建,1888年,在天津河东旺道庄修建了国内第一座火车站,这就是最早的天津火车站。当年10月3日,通行第一列列车。在1891年,在据旺道庄以西约500米的地方再建车站,并于1892年建成使用,车站站舍为土木结构的三层大楼,同时还兴建了站台等设施。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战火之中。重新扩建而成的车站被命名为天津紫站(以其隔海河相望的紫竹林而命名),1904年,又改名为天津老站,1911年称天津东站。后数次更名,分别为天津站、天津东站、天津站。 尽管对天津站的沿革,许多人都能够讲得头头是道,但关于车站的早期历史问题,则像迷雾一样锁住了人们的视线。记者日前走访了数位专家学者和史志编修人员,揭开了早期老龙头车站谜底。 名称由来说法多 地图揭开站名谜 这座车站为什么叫老龙头车站,在天津,曾经流传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地名源于站名”说。关于这种说法,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其一是,由于天津站是当时津唐铁路的起点,而出行的火车像一条巨龙一样,车站因此而得名,而后这个地方也就跟着叫老龙头。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车站以老龙头命名的原因是由于龙号机车的缘故。因为,第一个火车头就是龙号,所以该站叫老龙头车站,地名也随着叫老龙头。二是“站名源于地名”说。也有人认为,这块地方原来就叫做老龙头,在1892年火车站从旺道庄搬到此地时,人们就以当地地名来命名车站,即叫老龙头车站。 面对众说纷纭的看法,究竟该相信哪种观点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天津社科院的罗澍伟研究员。据罗先生介绍,在1888年天津的第一部实测地图《天津紫竹林图》上,就可以看到在海河东岸就有一个地方名叫老龙头。根据这张实测地图来判断,可以断定1888年以前老龙头的地名已经存在,而此时的车站地点还在旺道庄地区,1892年才迁移到此地。这样地名和站名的先后顺序就一目了然了:先有老龙头的地名,后有老龙头车站名。 车次较少速度慢 最初来车看手势 据多年从事天津站史志研究的李铁先生介绍,当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第一列列车通车后,直到光绪二十四年,在这10年时间里,由于车站的列车运量小、车次少、速度慢等原因,当时车站采用手信号接发列车。 随着天津经丰台至马家堡铁路建成通车,特别是由于天津到马家堡之间复线的开通,使得列车开行密度增加,手信号则经常出错,造成大量的行车事故。在1898年,天津站改变了信号接收的方式,开始采用臂板号志(又称洋旗,现在叫臂板信号机)代替了手信号接车。 据李铁先生介绍,当时,在白天臂板水平时,是允许列车进站,夜间则为绿灯显示进站信号;当臂板下落为60度时,则是命令列车停车的信号,夜间则是红灯。1901年后,车站的臂板信号机改变了显示方式,即水平时为停车信号,臂板下降是进行信号,这与目前的显示方式基本一样。最初信号机的光源是油灯,1924年开始采用电灯。 最初只有起始站 铁皮喇叭报站名 现在人们在乘坐火车时,都会听到列车员清晰的报站名声音,而在当时,机车本身没有这种功能,人们上下火车仅仅凭借着个人的判断。这种情况在天津站创建之初倒没有什么大碍,因为当时旅客列车仅仅是开到唐山以东,车站仅仅为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没有停顿。因此,当时车站并没有设立扩音设备。 据李铁先生介绍,1897年,铁路扩展到马家堡后,每日就有北京经天津至山海关方面的往返列车数次,中间的车站也开始增多,火车当时时速又不快,这样经过长时间的旅行,旅客们经常会因为困倦瞌睡而过站的现象。为此,天津车站特意用铁皮制成喇叭,由车站工作人员在站台上高声呐喊报出站名,防止旅客错过车站。车站工作人员用铁皮喇叭一直喊了近30年,直到1924年,这种局面开始改观,天津站终于用有线广播喇叭报站名了。 自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一月初一车站正式开通旅客列车后很长时间内,引导旅客进站上车的通告均为在木牌(后为铁牌)上公布车次、到达和开车时间以及列车的终点站等内容。由人工挂牌通告旅客,遇有列车晚点等特殊情况,还得另设列车晚点通告牌,由人工用粉笔注明列车晚点原因等情况。 时辰计数有弊端 小时观念铁路造 由于当时中国人的习惯以时辰计时,所以天津站运营之初,计时方式以每天12个时辰(每1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为计时单位。在车次少、火车速度慢的情况下,用这种计时方式尚能维持运输。但随着铁路线的不断延伸,运输次数的增加和列车速度的提高,用时辰计时束缚了火车运输业的发展。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天津车站就开始采用每日24小时的国际通用计时标准做计时方法。在车站的重要部门都配备钟表。李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当时许多人还是习惯于用时辰来计时,但是,只要乘客要乘坐火车出行的话,就必须记住具体出行的时间,这也算是天津站对于小时制普及的一种小小的贡献。 据李先生介绍,天津通车之初,主要依靠有线电报来维持沿线的通信,1901年车站就安装了磁石电话机来沟通各信号楼之间的联系。1903年,电报开始向商业民间开放,每字收银洋一角,如采用加急电报则加一倍收费。本报记者张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