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月,大学生“三农”社团径直走进中国穷村落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5日09:26 新华网

  很久以前,一群逃难的外乡人来到地处淮河下游的江苏沭阳县官墩乡,他们用避雨的蓑草建成草棚,定居下来,于是就有了蓑房之说,后来蓑房又谐音成今天的所房。恰恰就是苏北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穷村落,2003年7月17日,故事发生了。

  7月17日早上7点50分,一辆大巴停在所房南北村的交界点,324省道北侧,官墩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官小)门口。36名大学生在这里驻扎了下来。他们分别来自三所高校的三农社
团: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农村发展促进会)、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农研会)、中国矿业大学农村情况调研团(以下简称农调团)。

  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偏远的乡村,这些三农社团的当代大学生放下天之骄子的矜持,不闭门造车,不贪图捷径,径直深入中国最基层的生活,零距离接触,互动式对话……大学生们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乡土中国社会里的一方人群。

  雨靴·蚊虫·钟声·洗澡

  从进驻到撤出,这四个关键词便一直被支农大学生们津津乐道。

  雨靴。刚到官小那天,所房村名誉村主任高战给每人发了一双高得快要过膝的雨靴。来自矿大的吴军这样在日记里记录:一连几十天的大雨把所房村推进一个污水的世界,原本就不好走的泥土路,经过这几十天的折腾,更加泥泞。于是,每天上午下午,不管晴雨,雨靴们就这样出入校门,从村南头踩到村北头,从一户人家踩到另一户人家。

  蚊虫。官小的蚊子对大学生表示了空前热烈的欢迎。风油精,花露水,蚊不叮,蚊香,虽然带了不少,但一到了基地,这点脆弱的防御系统全不顶事。20多天的雨露滋润,早培养出一代锐不可当的蚊虫大军,只等晚上宿舍开灯开窗,就发起集团冲锋。和我同住一室的王昊,大腿小腿总是留着蚊子的累累战果,几天不消。熊琳歆也属于比较惨的那种,美丽的双臂双腿就这样给毁了。

  钟声。学校里有一口锈迹斑斑的铸钟,吊在会议室门口,它成了大家行动的号角。当当当,钟声悠扬清澈,一张张睡眼惺忪的脸晃悠着出了宿舍,急忙从水缸里取水刷牙、洗脸。当当当,吃饭的时间到了,多数人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走进铸钟背后的餐厅(会议室)吃饭。也有人听不见钟声,这时他们仍在老乡家里乐而忘返。当当当,晚上开会的时间到了。大家总结调研,准备访谈,写教案、做教具、写日记,做什么的都有。

  洗澡。男生怎么搞定白天入户访谈的一身泥点臭汗呢?办法有两个:要么打一盆凉水到宿舍,关上门,用毛巾全身擦洗一遍算完;要么熬到晚上大家睡觉后,三两个人趁黑摸到男生宿舍背后的那座压水井边,压出一盆盆清水,惬意地搓洗,一爽到底。

  地毯式入户访谈

  7月17日上午,三个社团的队长开碰头会,发现彼此都是有备而来:农民之子要调查所房村5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所房村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状况及教育费支出;农研会要全力做好有关农会的课题;农调团要调查农民工(矿工)家属,了解农民工(矿工)对农村现状的意见和看法。是各自为战,还是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大家很快达成共识,统一设计出《所房村农家经济状况调查问卷》,组建9个小型多国部队入户访谈。

  7月17日下午4点15分,天阴,在一位村干部带领下,记者随马丽(农民之子)、王立敏(农民之子)、王景彤(农研会)、姚振威(农研会)、郭治谦(农调团)5人组离开基地,开始了大学生进入所房村后的第一次入户访谈。连日阴雨,村里土道早已被踩得稀烂,一脚踩上去,雨靴陷进泥里,挤出一股泥水柱,发出吱吱的声音。

  谁也没有经验,第一次访谈难免显得笨拙。第一位受访者是一位老太太。王景彤提的第一个问题有些突兀:您,您以前就是读到什么高……初中还是?接下来一个问题又是劈空而来:是……您政治面貌是……有加入党吗?问得老太太有些发蒙。有时几张嘴都在问,忙得老太太在回答,旁边的村干部也在回答,一时众声喧哗,记录很难顺利进行。

  除了情况调查,学生们还为筹备官墩乡农村发展协会(以下称新农会)成立大会进行了多次入户宣传,并搞了一些专题访谈,如计划生育执法问题访谈,民工访谈,特困学生家访等等。

  所房村有740余户人家,大学生走访了将近400户,如果考虑专题访谈、回访等情况,实际受访户数比这还要多得多。

  访谈一天天进行,所房村印象在大学生的脑海里也逐渐清晰:农村卫生所医疗设施极其简陋,医疗保障力不从心,昂贵的医疗费常使重症农民宁肯忍痛等死;外出打工人员境遇十分悲惨;村民们致富愿望十分强烈,但缺乏相应的技术、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村干部要钱(税费),要命(计划生育罚款),公共事务不作为,号召力与日俱减。

  大学生们在感受──我猫腰走进一个用土坯打成的厨房,眼泪一下子就要夺眶而出──里面的烟太浓了,正在用稻草烧水的孩子告诉我,母亲过门不久就患了精神病,父亲去年患了肺气肿没有钱治疗。他刚上初一,现在退学了,打算明年跟着熟人出去打工。他说他还想读书,我的眼泪又一次来了。(农研会王景彤)

  在呼喊──为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有人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大城市,有人却生活在腥臭味熏天、偏僻泥泞的小村庄里,难道是他们不够辛劳?我曾经不止一次想像农村犹如世外桃源,但今后,世外桃源在我心中将永远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腥臭味才是农村真正的味道,难道这就是农民的命运吗?(农调团吴军)

  在思索──城市的老年人可以凭工资来安度晚年,农村的老年人六七十岁还要种田,但上交税费后就所剩无几了。为什么同是老年人,农村老人就没有休息的权利呢,难道仅仅因为他们出生在农村吗?(农民之子王秀明)

  援建新农会

  7月22日,久雨后一个难得的晴好日子,有风。从官小会议室到校门的主干道上,彩旗飘得很欢。与往日不同,上午大学生们没出去访谈,而是在会议室里忙乎。主干道北端,村支书周光芹和几个村干部正忙着在会议室和校长室之间的通道拉起全国大学生支农团官墩乡农村发展协会的横幅。

  下午两三点钟,村民们陆陆续续走进校门,大学生们忙着请每一位村民签到,并给他们戴上官墩乡农村发展协会成立大会会员证。下午4时30分,高战、周光芹走上主席台,主持人徐玉成宣布:官墩乡农村发展协会成立大会开幕!

  官墩乡农村发展协会是什么组织?在它成立过程中,三个大学生社团究竟做了些什么?这还得从所房村名誉村主任高战说起。

  高战,1996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管理专业,去年从广西师范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执教于中国矿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一年多来,高战先后6次带领20多名专家来所房考察调研,如何才能让村民们尽快甩掉穷帽子。农民生活很艰难,尽管他们辛勤劳动想办法使自己富起来,但现有农村自治组织几乎提供不了什么有效服务,因此只有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的搏杀。成立农村发展协会这样的纯民间组织,并在组织内部实现真正的民主,是解决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但高战也深知成立新农会,专家们讨论过很多次,但在操作层面几乎一片空白。

  经过反复多次沟通,2003年7月15日,中共沭阳县官墩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成立官墩乡农村发展协会的通知》(官发[2003]20号)。新农会的准生证算是拿到了,接下来的催生、接生工作落到了高战和学生社团的肩上。

  应该说,刚开始,大学生对新农会还没什么感性认识。但接下来几天的地毯式调研,大学生对农民的苦,农民的渴望,农民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有了真切的体会,同时,很多同学也为自己力量的有限感到无奈,我们最出色的就是做一个听众,此外几乎做不了什么。因此,7月19日晚,当高战再次提出在所房成立农村发展协会时,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当天晚上,三个社团再次分成9组,人手一份新农会的宣传提纲,准备第二天的回访。农民之子陈江华发挥自己学管理的专业优势,上网查阅、参考了中外各种农村民间组织的章程制度,连夜起草了《官墩乡农村发展协会章程》(征求意见稿)。

  7月20日到22日,这是大学生到所房村后最忙碌的3天。20日白天,第一次回访。大队人马9个组回访了80户,向村民宣传新农会宗旨,动员村民参加到新农会中来,并请村民推荐他们心目中德高望重的能人作为理事会(新农会的管理运作机构)成员候选人。晚上,全体同学开会讨论协会章程,统计村民推荐的理事会候选人票数,按得票多少拿出一份27人名单。

  21日白天,第二次回访。3个组各带两份新农会章程草案,分头赴访初定候选人,请初定候选人阅读章程,征求个人意愿,观察和了解该候选人各方面能力。晚上,大会讨论,根据白天回访的情况,本着尊重受访人意愿和能力优先的原则,最终确定一份18人候选名单。

  22日午后,第三次回访。请愿意参加新农会的村民和理事会候选人下午来官小参加成立大会。下午4点30分,新农会成立大会正式开始,85名会员选举产生6名理事和3名候补理事,组成理事会。

  农民之子唐伟在日记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成立大会时的心情:看到会场飘扬的彩旗、横幅,村民们兴高采烈的脸庞,投票时严肃认真的表情,计票时急切关注的目光,我们兴奋得几乎要在会场边上跳起来,几天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新农会就这样诞生了。之后,三个社团善始善终,扶上马还送一程,在剩下的两天时间里,继续帮助第一届理事会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外出女工培训,妇女卫生保健讲座,农技培训等等。

  支教语录

  支教是大学生们这次下乡支农的另一主题。支教分两地先后进行,官小支教主要承担者是农民之子4名成员:丘硕、顾莉莉、王立敏、林卢生。陆口小学(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支教由5位农民之子(孙娜、胡育鹏、谢仲培、陈怡、关晓萌)担纲。听支教同学讲经历,最打动人的,是他们真挚的话语。

  吴军:下午放学的铃声敲响,可是雨越下越大,还有几十个孩子没人接走。我们决定送孩子回家。我把雨伞给孩子,自己披一件薄雨衣。我还抱着一个孩子,衣服很快淋透了,但我不感觉苦,不感觉累。在大雨中,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老师为什么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而且不要回报,因为他们能够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顾莉莉:我带90多个学生,我告诉他们只要想来的我都欢迎,所以学生越来越多,最后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跑来了。小顾是一个乐天派,嘻嘻哈哈极讨小孩子喜欢,她带的班常常是几个班中响动最大、最热闹的。

  胡育鹏:我说写作文需要多看书,你们可以看连环画,故事会啊,很多孩子都摇头说没有这些书。我很惊讶,我小时候也在农村,那时候都挺穷的,但我们有好多书看,现在他们却什么都接触不到,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赵翼:支教,尤其是这种短期支教,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最最关键的,我想应是视野上的开阔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惜别与梦回

  7月23日晚8点,在前一天下午开新农会成立大会的地方,大学生们和所房村民举行了一场精彩的露天晚会。官小的小朋友们合唱了一曲《种太阳》,歌声嘹亮、欢快,一位家长啧啧赞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孩子有这么高兴!晚会结束时,一位村干部无限感慨地告诉记者:不知道多少年了,所房村没有像现在这么热闹过。

  农民之子唐伟用DV为我们拍下了这样一个镜头:邱硕、顾莉莉家访,到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家里。孩子和自己瘫痪在床的奶奶住在一起,当顾莉莉坐在床边为瘫痪的老人梳理蓬松的头发时,孩子清澈的大眼睛突然变得有几分浑浊,他静静地、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那种目光仿佛要把所有人的同情心都吸干……

  也许,对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他们能给贫困的所房人的,更多的只是爱、理解和关怀,他们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感到深深遗憾,所以,当一个叫谢华丽的女孩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决心做一点实际的事。

  谢华丽今年中考获得600分的高分,但因为家里频遭不幸不得不放弃升学,准备外出打工。访谈中,王军华、吴军、卢进丽、刘兴霞当即表示要帮忙。他们先是联系谢华丽的初中班主任祝善可,请他帮忙联系了沭阳外国语学校。为了把费用降到能接受的程度,7月24日早晨7点(也就是大学生离开所房的那天),王军华他们又通过祝老师把沭阳外国语学校的两位老师请到官小,就谢华丽的学费、培养费问题进行最后谈判。外国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被大学生的热情和执着深深打动,最后决定:谢华丽3年的学费减半收取,培养费减少到1000元。王军华告诉记者,剩下的事情就是回到北京后为谢华丽募捐学费、培养费和生活费。

  7月24日是大学生离开所房的日子。这天上午,村里的文化人,新农会理事会理事,祝良健老先生找到记者,一定要合个影,然后告诉记者,他要送给大学生一首诗《感谢大学生支农团来所房村》:天下滂沱路泞泥/顶风冒雨实艰辛/蚊叮虫咬夜难眠/恶劣条件无所惧/挨家逐户调民情/以便国家制法令/为了农民早致富/那时他们喜心田。

  后记:

  就在记者回到北京的那天,有几个大学生又回了所房,利用剩余的假期继续在所房寻梦。农民之子王立敏回到北京7天后,发给记者一封邮件: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调研也是第一次支教,回来后那里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的笑容和眼泪以及诉说都还在脑海,不忍挥之,也不会离去。我几次梦到的主角和剧情也都是所房的人和所房的事。

  7月31日到8月3日,高战和陈江华前往海南,参加了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新农会成了大会关注的兴奋点,大学生在新农会成立过程中的小小功劳,多次被与会学者特别提及。(记者/叶含勇)·(来源:半月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了解彼此性爱感受努力营造性爱意境
非常笑话
无限精彩——成人世界的快乐元素!
图片
铃声
·[韩 红] 青藏高原
·[王力宏] 这就是爱
·[陈晓东] 比我幸福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青岛站正式开通
新浪企业邮箱值得信赖
肺癌治疗重大突破
让企业和产品扬名海外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12.8万读特色EMBA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一女士刚洗完澡,突然发现一个刷窗工在窗外盯着她。她…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