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看守所搬迁千名嫌犯无事故安全大迁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6日10:52 河南报业网 | |
千名嫌犯大迁徙(1)为求改善三易其所 这次整体大迁徙缘于看守所搬迁新址。 看守所作为洛阳市的一个看押机构,主要负责看管从刑拘开始到法院判决前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强化,看守所在悄然发生着人们不易觉察的变化。 洛阳市看守所曾三易其址。 1951年7月,洛阳市正式成立第一个看守所,地点在老城图书馆街,所址是一个地主家被没收的一个窑院。其简陋可想而知。 1959年,洛阳市在唐宫东路13号建立新所,看守所第一次迁址。唐宫路新所条件仍十分简陋。1986年9月,进行改扩建,面积增至4766平方米。 1997年9月,看守所第二次迁移,搬至南昌路原审查站旧址。 南昌路看守所占地13.6亩,监房面积920平方米,而铺位面积仅有560平方米,在押人员1200人左右,人均铺位面积与公安部的规定要求相距甚远。 2001年,洛阳市看守所被公安部挂牌,成了督办改进的后进看守所。 建设新的看守所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 2000年伊始,市委常委会议决定,市政府全力投入、争取国家投资,建设一个空间充裕、条件优越、设施先进、全国一流的新看守所。市计委当年给予立项,并争取了国家的支持和投资。 2002年9月1日,新的看守所动工兴建。2003年7月底,一个占地108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投资达5470余万元的、园林式的、对外开放的新看守所,在邙山310国道旁落成。 千名嫌犯大迁徙(2)准备工作严谨周密 新看守所的落成意味着又一次的整体迁移。 看守所的在押人员与监狱里的服刑犯人不同。他们初受管制,正等待命运的判决,思想复杂,情绪狂躁,感情多变。毋庸讳言,个别人反抗情绪强烈,可能随时伺机脱逃。 工程的竣工不等于达到了整体迁移的要求,准备工作细致而具体。当发现监区内60多个窨井存在隐患后,市公安局一负责同志遂带人下到窨井里逐个检查,把窨井下超过50厘米口径的下水管道,全部安装了钢筋网。监区防火门底部离地面空隙过大,立即给予补救。 看守所负责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检查中发现,看管人员在巡逻通道上巡视时,能够透过女监号里的玻璃隔断看见厕所和洗浴间,立即派人买来玻璃纸贴上。 整体迁移中的运送工作十分复杂又至关重要。 为此,市公安局成立了统一的指挥机构。他们从解放军驻洛某部借调24台高边带篷卡车作为运输工具,从武警部队抽调人员担负押送警戒任务,从公安系统各警种抽调精干人员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全局还制订了周密的整体迁移方案,称为“天网行动”。 他们对所内所有在押人员重新摸底登记,按车进行编组造册。对在押人员进行了体检,把17名病号和身体虚弱者安排上救护车,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随队前行。 8月15日,整体迁移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千名嫌犯大迁徙(3)“天网行动”惊心动魄 8月16日零时,“天网行动”开始。 这时,在漆黑的夜幕下,洛阳市的大街上出现了一支长长的车队。这支车队由摩托车开道,以交警车为先导,在指挥车的引领下,武装押运车、人犯押解车、防暴车、病号车、押队防暴车、联络摩托车依次行进,井然有序。 这支浩浩荡荡的车队,不闪灯、不鸣笛、不扰民,肃然行进,悄无声息。 深夜的街头,安详静谧,稀少的行人和车辆停在警戒线外,人们屏息观看。车队经过之处,笼罩着紧张和神秘的气氛。 其实,“天网行动”从8月15日上午就拉开了序幕。 15日晚8时,经过长期准备和层层部署动员后,看守所所有民警走进了一个个监房,向在押人员宣布:今晚迁移新址。他们在进行动员、宣布了纪律和具体要求后,又和重点在押人员逐个谈话。 一个曾致死人命、心存“我杀过人,我还怕啥”的在押人员,在谈话后向管教杨志刚表示:这是好事,一定配合迁移新所。 一个参与杀人碎尸的女犯,对女管教宋惠霞说:“我虽犯有重罪,仍然要在这次搬家中好好表现。”与此同时,市公安局局长张太学宣布,市公安局直属机关和城市区各分局进入二级备勤状态。 晚10时,参加“天网行动”的2000余名民警、武警、解放军战士,100余台警车、军车,其中一部分开始在市公安局集中。 行动前,在各行动小组负责人的紧急会议上,指挥中心负责人按照执行方案再次进行部署。 这时,天下起了小雨,身穿短袖警衫的干警顿感阵阵凉意。但是即将到来的重大行动使他们精神抖擞,凉意全消,车队立即向看守所进发。 晚11时,看守所里一片静寂,按车编组的在押人员依次被带到门前,按名册逐个点名后,看守人员把在押人员和名册一起交给押解人员,由押解人员组织有序登车。 在看守所门前,24辆军车已经排成长队,每辆都有4名干警和4名武警押车。8名押解人员在车厢里按“田”字布岗,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在押人员的一举一动。 16日零时,第一批在押人员登车完毕,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车队开始出发。 此时,沿途两侧的警卫人员已于30分钟前上岗,各路段在车队到达前10分钟实行戒严,车队通过后立即放行,以利交通畅通。 16日零时30分,车队抵达12公里外已被警戒的新址。负责接收的看守所干警,逐车按组点名接收,然后带进预先分好的监房。 接着,车队重返原所,进行第二批押送。第二次押送比第一次押送缩短了34分钟。 3时20分,千名在押人员全部押运完毕,安全进入监房。 整体迁移既严格执法,又尊重人权,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 整个“天网行动”,以无任何差错和事故圆满完成了第三次整体迁移。 千名嫌犯大迁徙(4)新所充满人文关怀 当在押人员走进监区,进入监房,每个人的心里都不由自主地涌起了阵阵惊喜。他们不仅赞叹这里比原所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善,更感叹这里处处展现着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这种人文关怀、人权关注,点点滴滴,细致入微,无所不在。 新所的监区,采用双通道各向两翼展开四排的结构布局,通风、透光、舒适,是目前国内监区最先进的设计方案。 这里地价虽然很高,但新所的绿化面积达到49%,远远高于城市区。这里遍植花木,绿草如茵,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观。 新所的监房,每间实用面积40平方米,铺位面积15平方米,在押人员人均铺位面积完全达到了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标准。室内还设有蹲便厕所、洗脸池和两个淋浴喷头,与卧室以钢化玻璃隔开,室内宽敞,空气流通。 监房内设有广播和闭路电视、报警、对讲和图像监控系统。在押人员每天可以听到广播,看到电视,可以随时和监管人员对讲和报警,每天两次放风,劳动、娱乐,生活有序而又愉快。 新所监区内的医务室比原址扩大了数倍,新设了诊断室、急救室、化验室、X光室和药房,病号可以得到及时救治。 人文关怀是通过客观物质条件展现出来的一种关怀。这种关怀是对人的最根本的关怀,也是对人权的最根本的尊重。 人文关怀对人的改变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搬迁当晚,洛阳日报记者随同刚下车的在押人员走进西区2排6号监房,犯有抢劫罪的15岁少年张某,一边打开行李,一边兴奋地说:“没想到这里的条件这样好,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从进入新所起,干警们开始对在押人员实施原来无法完全做到的规范管理、思想教育。监督管理、人性感化相互渗透,呈现出一派新的生机和活力。 8月24日是星期天,看守所政委焦作在家接到干警马万顺电话:在押人员张帅在放风时突然晕倒。焦作指示立即派人送市内就近医院抢救,同时自己也赶往医院。由于没有护送干警的手机号码,一时不知送往哪家医院,于是焦作到处寻找,终于在第四人民医院找到了他们。焦作陪同张帅做完了各种检查,直到最后证明没有异常病情后,才把他送回所里。张帅受到极大的感动。 8月19日,整体迁移的第四天,公安部副部长罗锋、河南省副省长刘新民等领导前往视察,对整体迁移和新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天衣无缝的“天网行动”,无疑是一次胜利大迁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