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争论重陷僵局 国家决策成为关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05:47 东方早报 | |
高铁争论重陷僵局 论证没有实质进展国家决策成为关键 早报特派记者郑佳雯发自北京 9月1日到5日,北京铁道大厦的会议室里连续召开了五天保密性很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有关京沪高速铁路的专家们再次聚首,对这项继三峡工程后中国最大的工程项目进行论证。论证并没有在原来基础上有什么进展,技术层面的讨论似乎已陷入僵局。有专家称,最后决策还不会轻易出来,国际关系方面的考虑可能会起到微妙的作用。 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达评估要求以来的第三次论证。今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牵头组织,先后到秦皇岛和上海对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线和第一条磁悬浮线进行比选,9月初的这个会议被认为是科学比选的开始,比选结束后由专家组拿出各自的方案,再由中咨公司上报发改委,最后由发改委组织成意见上报国务院。 和以往一样,这次会议是在没多少人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与会的共有20多人,包括7名铁道部专家,7名科技部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邱志明、前民盟中央副主席冯之骏、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经济与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还有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专家们。 与会的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董焰认为,争论多年未果的原因是:双方对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铁路运输系统看法不一致。但是这并不代表几年的争论没有结果。现在决策部门和研究机构最统一的思想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势在必行。 据悉,这次会议原本的议题是“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案提出”与“技术分析”三项,但最后只讨论了前两项。有关采用什么技术,可以从哪个国家得到这些技术,在国际谈判中中国应采用什么策略等问题还未展开讨论。 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国家决策了。记者在发稿前,从姚佐周先生处得到信息,在最近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中国高级官员指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要高起点,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技术体系,坚持引进与研制结合,实现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并含糊地表示京沪高速会以轮轨的方式出现。 但是,谁都无法预测最后的结果。发改委投资所所长张汉亚说,是否会采用日本的技术还要看日本的态度,政治考虑一定是国家决策中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最不稳定的一个变量。 相关专题:京沪高速铁路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