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商业运作不能逾越文化底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08:31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沙9月9日电(记者丁文杰)近年来,争抢历史文化品牌的事件频繁发生。有一点蛛丝马迹的东西,便邀请所谓专家学者进行考究,发表几篇文章,题写几幅“墨宝”,一番包装运作之后,就成了“某某故里”“某某遗址”,而后等待游客将滚滚的财源送上门来。 这种商业性的运作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惯用之道,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 夜郎文化史书记载不多,考究非常困难;而一句“夜郎自大”的成语流传甚广、众人皆知。这造就了夜郎文化既有“大众化”的特点,又能够吸引一些专门研究者去研究考证。毫无疑问,夜郎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在现代人的眼里,的确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经济效益。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夜郎”才从一个遭人鄙弃的贬义的文化符号变成了各地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也许,开发对历史文化来说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市场经济时期,以市场的手段,有序地开发、利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遗存是无可厚非的;以一定的经济利益为纽带,来延缓一些民间文化被同化、淹没、消逝,客观上也会起到保护的作用。我国研究夜郎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一些研究者承认,这些研究多限于学术圈内,没有很好地开发其文化价值,因而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研究水平也停滞不前。 但是,商业的运作绝不能逾越文化的底线,绝不能亵渎学术的正义。有些地方发展经济心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绝不能为了迎合经济发展,去非理性地、随意地扭曲、杜撰和编造历史文化,进行肆意的商业炒作。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近年来各自为政、为自己所在地争夺历史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难免让人怀疑其学术的严谨性和学术成果的科学性。 历史文化固然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但前提是要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否则就是“乱打牌”“打乱牌”。当文化沾染了太多的铜臭,当文化的底线被金钱所突破,那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两代人,人们对事物探究的最纯洁正义的学术动力也将随风飘去,这样的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