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告别后花园 创业在苏州生活在上海成潮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10:39 现代快报 | |
38岁的吕国铭先生是台湾人,润泰集团的华东区总经理。一下班,他就离开在苏州的办公室,回到在上海的家。 在苏州,有4400多家台资企业,像吕国铭先生这样事业在苏州、生活在上海的台商很多,据一项不完全统计,这种情况约占了一半。 从苏州走沪宁高速到上海已经显得很艰难,这段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左右两列绵延的长龙。虽然是周日,沪宁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依然川流不息。高速公路塞车,对于在苏州上海之间奔波的众多投资商和高层白领们已见怪不怪了。每逢双休日,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集体“游上海”。 去上海做什么呢?生活的、休闲的,先去徐家汇的港汇广场买东西,接着吃饭、看电影、打高尔夫球,晚上还可以去大剧院看顶级的演出,或者去衡山路泡酒吧,更不用说像前面提及的吕国铭先生那样直接把家安在上海的人了。 这样的场景,在几年前几乎还是让人难以想像的事情。在上海工作,到苏州买一座小洋房,悠闲地生活,这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的情况,大上海、小苏州,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几乎成了人们的思维定势,而苏州,也满足于这一定位。 但从上世纪末开始,“苏杭天堂是大上海的后花园”这一经典说法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颠覆。大上海,在一边继续成为“创业乐园”的同时,也在充当着一批又一批来自世界各地到长三角腹地投资创业者的“后花园”。而苏州,在继续充当安居的“后花园”的同时,也开始成为乐业者的“创业乐园”。 (2)超越后花园,小苏州要变大苏州 苏州的昆山与上海近在咫尺,昆山也成了台资的集中地。为什么昆山能发展得这么快?不可否认,其原因就在于昆山充分利用了昆山是上海的后花园这一传统思维,利用独特的区域地理优势,吸引了众多入驻上海的国际跨国公司,使昆山也成为外商竞相投资的热土。现在,昆山的产业结构已从最初合资生产轻工产品为主,发展到以电子通讯、精密机械和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借助上海这座走向世界的“桥头堡”,身处“后花园”的昆山人一连跨越了几级产业阶梯,闯入了最前沿的高新科技战场。 但在以“后花园”的名义掘得城市发展的第一桶金后,后花园的定位就要发生变化了,这也是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而且这不单单表现在昆山上,同样表现在整个苏州,乃至无锡等城市身上。 2003年,苏州对于上海而言,就不再单纯是“后花园”的概念了。苏州要正式实现与上海的一个全方位的接轨,参与国际资本循环,全面打造“大苏州”。就此,苏州市政府提出了“错位”发展的新思路,谋求上海作为新兴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与苏州具有2500多年历史古城的错位发展。 从苏州几个较大规模的行业来讲,从今年开始,苏州利用太湖等丰富的山水资源、名胜古迹,和上海形成大旅游格局;利用制造业、加工业,与上海形成分工互补,以产业链相互支持连接;利用物流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同时,苏州市不满足于成为国际制造基地,还要参与国际资本循环。据透露,苏州有关方面正在和美国、欧洲的一些基金公司接触,谋求将苏州向基金中心方面取得进展。 作为2003年惊动业界的长三角招商引资的巅峰之战,苏州工业园区一举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夺下英飞凌,第一期10亿美元加盟园区。此次成功,是苏州超越“后花园”的定位,在前台上与大上海同场竞技的精彩一幕。 现在的苏州,不但是世界最大的鼠标制造基地,而且是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基地。现在的苏州,打向世界的已不单单是园林亭榭、小桥流水,而是高科技产业的“苏州制造”了。 “有宽广的腹地作为依托,长江三角洲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一位苏州经济界人士说,“未来的交通规划将把长三角连成一个大都市圈,晚上住在上海的黄浦或者静安,享受外滩的夜景,第二天早晨乘坐高速列车或是磁悬浮列车去苏州工业园区上班。”此话很能透露出这座“天堂城市”的雄心。苏州要做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而不是在大上海后面亦步亦趋的后花园。 (3)应对挑战,上海再造前院优势 面对着苏州等一些当年的“后花园”城市咄咄逼人的竞争趋势,上海感受到了压力。 按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预测,到2007年,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直接投资,将从当前的6000亿美元增长到一万亿美元,其中,进入中国的外资将超过7Z00亿美元。然而上海自身投资商务成本的升高,已对上海的招商形成不利影响。面对大上海已经开始出现的成为一些长三角腹地城市的“后花园”的苗头,上海开始了自己的举动。 上海市有关部门认识到,降低商务成本,已成为当前上海抢占国际产业转移先机的迫切需要。上海必须要有低成本的“创业乐园”,才能留下可能会流向长三角腹地的各类资本,避免“后花园”倾向的扩大。 “173计划”的推出,便是这一系列降低商务成本的力度最大的一个措施。上海期望通过此举,在尽最大可能降低商务“硬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软成本”优势,寻求“硬地”“软着陆”,力争使大上海自己既有温馨可人的后花园,也有强大开阔的前院。 这一瞄准苏州和昆山这些传统“后花园”的竞争计划已于今年6月出台,上海市6部门正式与“嘉青松”三区签订《关于推进落实试点园区降低商务成本政策备忘录》。嘉定:F1赛车经济为主导的汽车板块;青浦: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力争主导产业产值占总量的60%以上;松江:3年内投资20亿,用于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场新的竞争正在开始。 (4)长三角没有后花园,只有花园 竞争是好事,没有竞争,就会成为一潭死水。问题是应该怎么去竞争。 作为2003年国际经济界的大事,投资与地产领袖仲量联行评选出24座世界最具潜力城市,中国8城市入选,其中就有苏州。仲量联行的专家认为,让人最为之心动的是苏州近10年来保持的两位数的增长。但是他们也指出,苏州的发展离不开与上海的良好协调,正是由于苏州明白“我是谁”,也就是在与上海互动的城市定位上的清晰,才使得苏州有了今天的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城市间重新审视当年的定位,统盘思考,协调发展。 一位来自海外的投资者最近想在上海创办一个企业,但他调查发现,在闹市地区根本买不到空闲的办公楼,许多办公楼只租不售,而且租价惊人,10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一年就要300万元人民币。再了解上海的劳动力价格,一般的职员年薪没有5万元根本招不来。如此高额的商务成本迫使他把企业办到了苏州,结果使成本节约了1/3。 但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其中25%首选上海浦东,考虑北京和广州的分别占14%和11%。 这两个事例的前后反差,不禁要让人们发问:资本到底会流向长三角的哪里?上海社科院博士王泠一说,任何一个朝气蓬勃的城市,其商务成本一般情况下都是处于上升之中的,商务成本的上升有时反而是经济增长强劲的体现。香港、东京、纽约的商务成本也很高,上海虽然看起来商务成本比较高,但与东京、香港、新加坡比起来仍然是低的。在国内,上海的商务成本要明显高于其他中小城市,但是上海的国际化标准也明显高于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上海的劳动力价格与华东其他城市相比要高2~3倍,但是也要看到,上海白领创造的财富是兄弟城市的8~9倍。上海蓝领每年创造的财富平均是2万元,而第三产业白领创造的财富则是20万元。 专家们的观点表明,在长三角这一区域的整个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城市都必须要意识到优劣所在,在竞争与合作中,逐渐找到各自的城市功能定位,在互补中寻觅到错位发展的途径。 对具体的单个城市而言,也必须意识到,只有一个创业乐园与后花园同时具备的花园城市,才具有强大的城市竞争力。 因为,这不是一个后花园的时代,每一个城市都要走上前台。长三角城市群,并不是趋同,而是风采各异的花园。城市定位可以不同,但花园的目标不变。只有花园的良好环境,才可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显现出持续的发展能力。而谁要是紧抱“后花园”的想法不放,它只会在波澜壮阔的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浪潮中失掉先机。 小苏州的强劲冲刺,大上海的城市新定位,最终都说明了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