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工短缺:专业设置欠科学 工人比例失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0日09:51 新华网 | |
○8月底,广东 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10个工种技术工人同台竞技,各项冠军被授予“职工技术状元”称号; ○广东省委、省政府日前作出决定,加快发展一批技术学校,以适应广东建设制造业大省的需要; ○这些不同寻常的举动预示着:向来不大受重视的技术工人地位凸显。 初闻广东技术工人缺口130万,记者着实吓了一跳!高科技人才短缺不稀奇,技术工人在广东也会短缺吗?一番调查采访之后,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技工短缺后遗症: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 其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除了省财政正常经费投入外,广东还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到2003年4月为止,全省共拨款3亿多元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到2002年底,全省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1062所,在校生111.6万人,为生产一线输送了400多万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那么,130万技术工人的缺口是怎样产生的?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主要问题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落后于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职业教育也获得长足发展,但与突飞猛进的广东经济建设,尤其是广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以来的速度和规模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还是有很大差距。比如,清远市本是一个山区市,工业基础较弱,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技术工人需求量猛增15万人。 与此同时,求学和就业观念阻滞了技校的招生规模。特别是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看重高端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做法,极大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当干部、当工程师而不当工人,成为许多人求学和就业的第一选择。有的家长甚至这样教育小孩:“现在读书不努力,将来你只能去当工人!”这些人片面理解新时期工人的含义,忽视新时期工人的技术价值。这种观念的直接后遗症就是职业教育报考人数少、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一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校长提出,高考扩招反映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大举措。但广东发展教育强省也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问题。今年广东高考录取率达到80%多,但和江苏、浙江等兄弟省比较,广东全省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仅达55%,其中普通高中的入学率仅达26%。大量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入读技术学校,只能作为粗放劳动力投入市场,造成目前的结构性失业———“一方面很多人没事干,一方面许多事没人干、干不了!” 专业设置欠科学:服务业多,制造业少 从资金投入来看,广东技校目前主要有由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三种。由于重视高等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技术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数额有限,大多数技校发展资金有限,限制了规模发展。而且,学校办学机制尚没有完全同市场接轨。 目前,广东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缺乏自主办学权,专业设置不能同市场接轨,造成供求脱节。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服务领域的专业,按现在的规模,每年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但真正属于制造业的技术工人数目明显不够。 另外,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素质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职业技术学校是由中专演变而来,教师不仅学历达标率低,而且相当一部分缺乏专业技能。比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承担着为全省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师资的任务。该院院长柳伯廉说,作为广东国家级实训中心之一的广东工业实训中心第一期在学院投入使用,将对培养“双师型”师资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记者了解到,该校却存在发展资金、空间有限的制约,处在一种“有心无力”的境地。 要把广东建设成制造业的高地,必须加快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广东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路认为,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加快速度,加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的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中级技术工人的市场需求,填补130万技术工人的缺口。 张路认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尊重技术、尊重技能、尊重技术工人的创造性劳动”同样列入尊重知识的范畴之内,形成有利于技术工人“岗位成才,学有所长”的运行机制、政策导向和舆论氛围。同时,要解放思想,创新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政府要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调整,整合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另外,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办学,建立灵活多样的办学新机制。比如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使学生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相衔接配套。另外应该加大学校自主办学力度,加快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建设重点专业,培养企业适用、急需的人才。 工人比例失调:几千万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工、技师不到3‰ 广东省劳动部门最新统计表明,全省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距离建设现代化强省的要求相差甚远,具体表现为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匮乏,层次结构不尽合理。 广东省现有的几千万从业人员(其中外来劳动力1000多万人)中,高级技工、技师仅10.9万人,还不到3‰。专家预测,到2005年,广东省需要技术工人总量达到502.4万人,目前只有365万人,缺口高达130多万人。 现有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即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中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在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占24.2%。深圳市92万技能型人才中,高、中级技工人才不多,分别占总数的6.2%、20.9%,这和发达国家高中级技工35%、50%的比例差距太大。 据了解,广东全省尚缺能操作数控机床的高级技工10万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十几万年薪招不到一个高级技师的现象。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大量缺乏显然适应不了广东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为此,广东已提出发展目标,到2005年,全省要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5所),150所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其中省级重点技工学校30所),125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以及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示范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要建设45所职业技术学院,20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以及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院、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省安排2.1亿元资金,连续4年每年资助5000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学校。 按照国家级重点学校在校学生3000人、省级2500人、其它学校1000人规模计算,到2005年,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非常可观,必将大大缓解广东技术工人紧缺的局面。 专家认为,广东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固然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但是,工人的素质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事故发生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拥有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也是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记者 冒浩文)(来源: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