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月饼承载太多 解读南京月饼市场“怪”现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0日15:42 新华网 | |
自前年的“陈馅风波”之后,小小月饼经历了当年痛苦的沉寂与去年艰难的调整,今年又昂然走上了中秋餐桌。据有关部门预计,南京市场今年的月饼供应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方面是礼仪性的盒装月饼越加精致考究,“天价”纪录被不断刷新;另一方面,小巧可口、价格低廉的月饼也因其食品功能的回归而在超市备受青睐,成为早餐和工作间隙的小点心。 这两天,南京街头随处可见手提月饼盒的市民。小小月饼所承载的,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愈加珍惜的亲情友情,更是千百年来一脉相传的民族文化。从这个意义来讲,月饼,已成了一种寄托,一种象征。月饼,是妈妈的倚门企盼,是儿女的报春真情,是所有月光照耀着的中国人守望相助的诚挚祝福。 “八月金秋,月桂飘香”。记者探访中秋月饼市场时,发现了几个有趣的“怪”现象。 第一“怪”:商家淡看“月饼牌” “眼球经济”时代,精明的商家本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消费热点的。奇怪的是,在中秋节到来之际,记者在新街口、湖南路、山西路等繁华商业区,却很难看到大打“月饼牌”的商家。新百、中央虽然都设了专门的月饼柜台,但是门口却难见“月”影。只有在山百,记者看到了某品牌月饼“金月飘香”月饼节的巨幅广告,可进去一看,这个“月饼节”只有一块很不惹眼的、大概不到20个平方米的展台。湖南路上仍是服装唱大戏,就连山西路上一些专门的食品店,月饼的“风头”也不敌刚上市的各种板栗。 商家点评:新街口一家大型商场的营销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商家在打广告时优先考虑的是收益,中秋月饼市场这一块,应该说每年销量也都还可以,但是对比服装之类的国际化商品,月饼市场相对要小得多,因此对月饼进行“轰炸式”广告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 第二“怪”:好看价高不出彩 在几家大商场,盒装月饼都包装精致得让你心动,但价格也贵得让你心痛。在山西路,记者看到一款“燕窝鱼翅月饼”,以清代风格的仿红木食篮包装,古色古香,令人惊叹。同样令人惊叹的是它的价格:2000元!营业员向记者极力推荐一款莲蓉月饼,仿荷叶包装,润绿可人,标价168元。当记者表示太贵时,她说那边有几十元左右的。当记者问她有没有再便宜一点的,她只能笑着摇头了。记者还注意到,现在好多月饼盒里面还有“浇头”,比如餐具、干红葡萄酒什么的。在中央商场月饼柜台边,营业员告诉记者,由于不是双休日,顾客是少一点。不过在不远的手机柜台,记者看到的还是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几乎在记者走访的每个商场,月饼都难以“出彩”。 顾客点评:新百商场里一位女顾客对记者说:“现在的月饼一经包装,更像是工艺品。”不过,月饼终究是食品,如果不是有特殊需要,为了包装好看买月饼,怎么都感觉有些不对。“包装好就贵,不少人买不起。像我虽然买得起,也不会买回去当装饰品。逛商场的时候,也就是到月饼柜台来看一看,养养眼。” 第三“怪”:花钱都为“人情债” 包装奢华的高价月饼也不是没有市场。中秋临近,南京邮政礼仪公司短短几天内,送出去的月饼礼品总价值已经超过了100万元。一位朋友对记者笑称,他手头已经收到各款高级月饼计6盒,“转送”掉5盒,每盒至少都值一百多块。其实,礼品到处转送的情况早就见怪不怪,自己送出去的礼品又原样“回家”也不算新闻了。厂家在包装上投入的成本往往超过月饼本身,看中的就是高档月饼做礼品的功能。一家大公司白领李先生告诉记者:“每次过节都会收到各种礼物,收了人家的,像欠了‘债’一样,人情上过不去,到了中秋,自然要送点上档次的月饼了。虽然送过去人家未必吃,自己的钱也花得不少,不过也不算白送,钱也不是白花,感情还是加深了的。” 专家点评:北京大学一位社会学专家对记者解释说,节日给人们一个送礼的契机,人们送礼,焦点不在礼品本身,而在收礼人的反应上。收礼人如果还礼,就说明双方之间建立了一种融洽的关系,以后再不断互相送礼、还礼,是在不断证明融洽关系的存在。而这种关系的外层表现,就是这种送来送去,似乎永不休止的“人情债”。第四“怪”:不为团圆为恋爱研究生小刘最近一直在为买什么样的月饼发愁,因为今年中秋节,他要到女友家里去见对方父母了。买贵的吧,自己还是学生,算算手头生活费还紧巴巴的,买便宜的吧,又怕拿不出手。小刘对记者说,像他这样,趁中秋佳节去女友家“过堂”的,光他们学校就有好几个。南京大学的小张则对记者说:“我买了一种‘同心月饼’,趁着中秋加深一下和女朋友的感情。”记者在商场也看到,不少月饼取了“永恒”、“鸳鸯”之类的芳名。 记者点评:年轻人把象征“团圆”的月饼拿来做谈恋爱的“道具”,其实也反映了他们对中秋佳节的心态:节日不必拘泥于形式,就是大家开心、热闹的日子,“恋爱”不也就是一种“团圆”吗。不过,像小刘这样的情况还真费脑筋:买贵了,说不定对方家长觉得你是个大手大脚的“公子哥儿”,买便宜了吧,又有“小气”之嫌,这个平衡点怎么把握,还真不容易。有一点可以肯定:最有权威的“点评”权,绝对在“未来丈母娘”手里。(记者/李军)(来源:扬子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