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贪没胆小腐不断 警惕腐败行为“蚁穴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2日14:21 新华网 | |
新华网合肥9月12日电(记者 陈先发) 翻阅安徽省近年查处的干部腐败案件,发现一个共有的特点:因慑于整个社会反腐的强大声势和监督机制、法制环境的日臻完善,腐败行为正趋向“大贪没胆、小腐不断”的“蚁穴化”。一些基层领导干部靠零打碎敲的“小腐败”敛财,分开看不起眼,累积的后果却相当惊人。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正是靠这些“小打小闹”累积千万元之巨。 一位因贪落马的县委书记悔恨地说:我就是在“蚁穴”中翻船的。逢年过节时下属千儿八百地送“禧礼”,生病住院时三千两千地送“慰礼”,子女婚嫁有“红礼”,老人过世有“白礼”,花样繁多。虽然每个单位“出手并不重”,但积而累之,一年少则数十万元,真是“小糖球垒起了糖衣炮弹”。 为何腐败行为趋向“蚁穴化”?送者敢送:这种行贿方式容易混同于日常的人情往来。收者敢收:容易逃过反腐监督的视野。行贿者能找到貌似合情合理的幌子,受贿者则极易在“出不了大漏子”的侥幸心理中越陷越深。在安徽省查处的这种案件中,多数行贿者无论找什么送钱的借口,礼金却总是直接或变相在公款中报销,损的是公众利益、慷的是国家之慨。当地一些百姓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嘲讽说:“百姓怕生病,贪官盼生病”“贪官过节,‘红包’赛雪”。 “蚁穴化”腐败影响面极大,一个“腐败蚁穴”能败坏一大片的风气;一个贪官倒下,往往牵出数百个“‘红包’牵连者”。可怕的是,现在少数地方流行一种怪论,说领导干部对“小腐败”要善打“擦边球”,不能一概拒之,收“红包”既团结了同志,又不触犯法律。这种歪论迷惑了不少人。 “莫以恶小而为之”,领导干部要善于“慎微”,更何况千儿八百的“红包”并不“微”,一个“红包”往往就包掉了一个农民半年的纯收入。领导干部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绝不能被“红包”软化,让“反腐长堤”溃于“蚁穴”。(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