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新希望 成都市积极促进再就业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4日04:07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
凭着2万元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54岁的钟先玉建起一个园艺场,当上了“小老板”;失业10年,40岁的周大姐没想到自己还能被聘为市容监察员……今年1月至8月,5.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在成都,创业培训和再就业援助成为时下鲜明的主题词。 一 钟先玉原是成都玻璃厂绿化队队长,失业后靠每月领取失业金和出售花草维持家人生活并供女儿上大学。4月,他参加了成都市“孵化”小老板培训班,获得许多创业经验,谋划着成立一个园艺场。经就业局推荐、担保公司担保,成都市商业银行向他发放了小额担保贷款。很快,钟先玉取得了成功,主动停止了失业保险金领取,并吸纳了两名大龄下岗人员共同经营园艺场。 “是‘一条龙’让我们梦想成真。”钟先玉言语由衷。通过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开业指导、税费减免、跟踪扶持,“一条龙”的服务,成都努力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成功率,并由此带动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经验受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赞赏。“今年我们将帮助300名下岗失业人员成为‘小老板’,并以此带动3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都市就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和钟先玉一样,今年以来,成都市550名有着自主创业愿望和一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免费创业培训。参训人员培训后共提交创业计划书233份,有60人申领到了小额担保贷款。以培训为龙头,成都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的特点,面向市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65万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58%。 二 让最困难的人就业。周大姐一家每月靠200多元的退养费糊口,当她得知被聘为城管市容监管员后,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9月初,成都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只要需要援助的“4050”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拣,保证在2个工作日内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在9月底前使全市“4050”人员及其他困难人员全部实现再就业。 承诺靠什么实现? 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和创业促进体系。成都市和各区、市、县成立了再就业援助中心,街道、乡、镇、社区设立了再就业援助窗口,为全市5548名“4050”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建立帮扶档案。 健全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和统一调配制度。成都市委、市政府规定,凡是政府投资形成的公益性岗位,主要用于安置“4050”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公益性岗位开发、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制度,并将具体目标任务分解下达给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目前,市级机关、五城区和高新区共清腾公益性岗位1206个,全部用于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全市共有2762名需要就业援助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 再就业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成都市着力抓好目标责任、政策支持、网络建设、岗位开发和培训服务等五个体系的建设,用制度保障再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连续5年,成都把再就业工作主要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奋斗目标和为民办实事目标。 相关部门围绕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非全日制就业、《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与管理、工商税收政策的优惠、各类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出台了20多个具体的操作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再就业政策支持体系。 搭建社区再就业平台。成都把社区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努力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目前,该市共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就业)所404个,社区劳动保障(就业)工作站546个,承担起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开展的任务,劳动保障的基础工作更加扎实。锦江区街道和社区建立了“五本台账”记录城镇失业人员、社区用工信息、求职安置、技能培训、接续社保关系;建立了“三张表”记录再就业情况统计、寻岗安置每日统计、推荐再就业情况统计,促进再就业工作有效展开。 本报记者陈露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