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追记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元龙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5日07:14 扬子晚报

  去年10月13日晚,南京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元龙像往常一样,处理完村里的工作后,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往家赶。半路上他突然头昏眼花,一头栽倒在路上。路过的村民发现后,将他送往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今年8月27日,年仅47岁的李元龙不幸去世。

  8月29日,是李元龙出殡的日子,凌晨4时起,本村的2000多村民和周边村里很多素不
相识的村民自发赶来,送别他们爱戴的好支书。几里长的小路上,送葬的人群排成一条壮观的长龙,哭声一片。河水呜咽,意杨垂首,似乎也在为好支书的离去而悲痛。

  8月30日,得知李元龙的事迹后,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立即作出批示:南京争先进位,需要更多像李元龙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作带头人!9月8日,南京市委作出追授李元龙同志“农民的好支书”称号的决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李元龙同志学习。

  9月10日,在看了有关情况汇报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生立刻要求:李元龙同志是基层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典型,是时代呼唤、群众期盼的优秀党员干部,要立即组织省级媒体深入采访,集中报道,广为宣传。

  9月11日,省和南京市的新闻记者到大泉村采访。李元龙已经去世10多天了,可村民们还沉浸在失去他们的好支书的悲痛之中。在李元龙事迹座谈会上,不少村民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讲不下去了。

  他对村民比家里人还亲

  徐庄组58岁的老汉庞友一说起李支书就泣不成声:“我对不起他呀,他对我们这么好,可他人都走了,我欠他的100元钱还没还呢!”原来,庞老汉三年前和另外几户村民共用一头耕牛,生产很不方便,想自个买头耕牛,可家里穷得丁当响,想借又没人肯。李元龙上门看望时获知了这件事,二话没说,帮他到信用社贷了1000元款买了头小牛。他还不起利息,也是李元龙帮着垫的。三年过去了,李元龙从未催要过,甚至自己生病住院还是问亲戚借的钱。

  同组的李文兵说起李元龙也是充满感激:“我是从外地迁来的,原来穷得出名。李支书有次到我家来,与我聊怎么脱贫增收,我说想养羊但没资金。李元龙回去后就想方设法为我筹资金,后来帮我从银行贷到2000元,个人借我500元,用这笔钱买了31只羊,当年我就获利1000元。如今,我已有了100多只羊,去年养羊净收入8000多元。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了李元龙支书。”

  这样的好事说也说不完,村民们说,李元龙对村民特别好,处处替别人着想,群众有困难找他,他从不说一个不字。村民林华翠丈夫常年生病,仅有的拖拉机将要被债主开走时,他毫不犹豫地从朋友那里借了1000元垫付;看到村民陈德山无钱修房,山墙快要倒塌了,就不声不响地找来水泥和砖头,帮他修好了房子;王德一家,妻子患肺癌,小孩考上大学无钱读书,每年开学前都是他去筹钱助学;东云组打了当家塘后,周老太太原来的一口井水变浑了,他二话没说,帮她又打了一口新水井;村里有一对兄妹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到镇民政部门跑申请,把他俩列为“小五保户”,为女孩办了学费全免手续,去年,又把男孩送到北京当兵……

  大泉村地处山区,原来非常贫穷,李元龙常说:“自己碗里有饭吃,就要想到群众的碗里。”他一年有12000元的收入,可这些钱他很少拿回家,很多都借给了有困难的村民,而且从不催人还钱。2002年春节前,他刚领到村里发给的工资4500元,就全部拿出来给村民抵交拖欠的税款,一分钱没拿回家。去世后,村里算了一下,村民们累计还欠他7840元钱没还。

  “李元龙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村支书!”采访中,村民们都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们爱戴的村支书。51岁的村民于洪荣说:“我16岁就开始在村里当干部,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支书。”村民陆永余说:“29日听说李支书走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么好的支书为什么年纪轻轻就离开我们呢!”

  集体的钱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

  李元龙用自己的钱很慷慨,只要谁家有困难就把钱借给人家,身边没钱时甚至借了钱帮助人家,可用起公家的钱来却特别的抠门。大热天,他带村干部外出办事,天再热人再渴谁也别想吃冷饮。有一次上级来人村里需要接待,在他弟弟开的店里买了一包烟,弟弟拿着经村干部核实的发票找他审批。李元龙打开笔记本一笔笔核对,没有找到记录,以为是弟弟为贪图小利让别人揩了公家的油,差点跟他打起来。事后,他对弟弟说:“我虽然是村支书,可村里的每一分钱都是集体的,桥归桥,路归路,账一定要算清楚。”自己偶尔因公坐车,都要把村主任和会计叫到一起,发票一分一厘都讲得清清楚楚。

  李元龙当干部这么多年,家里的子女和亲戚没沾到一点光,他家住的房子还是20年前盖的,家里除了一台旧的熊猫黑白电视机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把很多钱借给了有困难的村民,可自己家里却没有一点存款,连看病的钱都是向亲戚借的。有人说,人家当干部都当得风风光光的,你当个干部有权不用,当得这么苦有什么意思。他回答说:“人家说就让他说,他们不在这位上,不明白道理。一个村就像一个家过日子,这边花个三十,那边再支个五十,村里还穷,哪来这么多钱,能省则省。”李元龙住院期间,村主任阚和平到医院探望,想给他买个皮包。他知道李元龙一直想有一个皮包,但想到他的处世原则,还是没敢触这个霉头。拿了这份工资就要想方设法给百姓增加收入

  李元龙是1999年3月起由泉水乡工业公司副经理调去担任长庄村支部书记的,现在的大泉村是2001年3月由泉水乡的长庄村与竹镇镇的大泉村合并而成。这两个村都很穷,3年前农民人均年收入都只有2000元左右。担任村支书后,李元龙常跟村长念叨:“组织和群众这么信任我们,要干就一定要干好。要想方设法给大家增加收入,拿政府一分钱就要带给群众一分实惠,否则,无脸见乡亲们。”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李元龙在增收节支上动足了脑筋。大泉村地处山区,闹旱灾是家常便饭的事,每年都要从大泉水库引水抗旱。放水渠长达8公里左右,一年中放水的日子有20多天。为防水白白流失,往年放水时起码要雇20多人看水,一年光雇人看水费用就要1.6万元左右。李元龙担任村支书后,对村主任和会计说:“我们干部拿了工资就要对得起村民,以后看水的事就由我们三个人来干吧,大家轮流值班。”说是三人轮流,其实是他一个人抢着把这件事包下来了。从此,一到抗旱季节,李元龙一大早就出门了,骑着自行车一路来回看守,涵子破了就跳下来堵,每天都要忙到夜里才能回家。他还狠刹吃喝风,严格控制村里的招待费,去年一年只用了几百元钱。村里的开支少了,老百姓的负担也轻了。原来村民种每亩地要交费用130多元,现在降到了35元。

  大泉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工业搞不起来,发展高效农业,农民又没资金。李元龙就动员大家:“靠种田是发不了家的,外面挣钱的机会很多,可以搞点劳务输出。”可是,由于原来村民责任田较多,出去打工的话,田就荒了,但税费负担还得交。于是,李元龙就做工作,发动大家搞土地流转,以便腾出劳力出去打工挣钱。可是很多村民长期种惯了地,不愿意搞土地流转。李元龙每天一大早就出门,直到深夜才回家,一户一户耐心地讲道理做工作,单单一个梅云组就开了12次会,嗓子都喊哑了,有次还挨了一个耳光。可是为了村民能早日脱贫致富,他毫无怨言,终于完成了全村土地流转工作。全村每个村民只留半亩口粮田,其余的800多亩调整出来的农田租给上海等地的客商种上了意杨。流转后,村民们摆脱了责任田的负担,去年全村有950多人外出搞起了各种劳务。

  李元龙担任合并后新成立的大泉村支书不到一年,全村面貌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修建了电站,铺了3.5公里的水泥路和4公里的石子路,还把村里1600亩低产田改造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渠配套”的良田,还掉了村里欠村民的18万元欠款。大泉村原来是六合最贫穷的村之一,3年前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去年提高到4200元,变成了镇、区先进村,原来矛盾尖锐、困难重重的税费上缴跃居全镇第一。

  梅云组的于鸿海老汉深有体会地说起李元龙担任支书后带来的变化:“我家共有10口人,以前种14亩地,由于种粮效益很差,人虽辛苦但收入很低。李支书带领大家搞土地流转后,我家承包地减少到5亩,我们两个老人在家种种就够了,我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到南京打工去了,去年春节前带回来1.5万元钱,家里经济状况大为好转。今年遭灾,种粮要亏本,幸亏有4个人出去打工,否则,日子就更难过了。我们村地方大形状又狭长,从李支书家到最远的组骑自行车白天要45分钟左右,晚上天黑看不清,要骑一个多小时。李支书为了村民早日过上好日子每天从早忙到晚,他是为我们大家活活累死的呀!”

  生命的最后时刻想的还是全村百姓

  李元龙积劳成疾,倒在路上,被人送进了医院,可人在医院他仍然想着村里的各项工作,想着全村的群众。他对妻子说:“我觉得这病能好。哪天让他们领我到村上转转,看看乡亲们怎么样了。我还拿着工资呢,总这样躺着不是个事啊!”

  李元龙担任村支部书记3年来,每天都坚持记笔记,一共记了6本本子。本子详细记录了他每天的工作、今后要做的事情、账目往来等等。记者在他家看到,他最后一次记笔记是今年4月24日,记的是镇里替他垫付了5000元医药费,他提醒自己别忘了给镇里打张欠条,等下次领了工资或村民还了他钱就还给镇里,不给镇里增加负担。

  8月23日,村主任阚和平和4名村干部一起到李元龙家中看望。没想到,他竟当即提议,就在他的病床前开个支部扩大会。为了不使李支书“扫兴”,几人就搬来板凳坐在他床前,一直讨论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怕李支书身体挺不住,几次提出“休会”,可李元龙说:“没事,我撑得住,村里还有些事得给你们交待一下,否则我不放心。”就这样,他一共排出了村里债务往来和发展经济方面的17件事,一一作了交待。

  4天后,李元龙去世。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一无所有”,表达了对家人的愧疚。是的,担任村支书以来,他每天早出晚归,顾不上家里,没给家里带来什么好处,没留下一笔存款。他给家人的很少很少,可他给村民的却很多很多,李元龙走了,大泉村3000多村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本报记者 邹建丰(新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满足成年人的欲望
实现高品质的追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阿 杜] 一个人住
·[和 弦] 一生有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奉化站隆重开通
每天四元企业邮箱热卖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占便宜的机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