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中医药大医史博物馆 每个宝贝背后都有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5日13:24 新华网

  醉心于医史文物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小斌:在每一个宝贝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本报记者 段功伟 实习生 陈栋 通讯员 裴立宁

  最近,全省6年一度的中医拜师大会在广州举行,56名弟子向38位名老中医行拜师礼。
在现代化浪潮拍得人心潮澎湃时,这一幕传统的拜师礼显得那么别致,也那么令人感动。

  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医药的古典魅力。

  受此启发,我走进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馆负责人刘小斌教授的介绍,让我领略到一种讲古的别趣。拜读一件件医史文物,谛听它们诉说一段段尘封的往事,竟成为一种特别享受。

  有意思的还有与医史文物发生关系的人。宋大仁先生广搜文物,是那么的“痴”与“气”。为了将其捐献的文物运回广东,年轻的工作人员在上海一住一个月,装了满满80只纸箱。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举的激情恍如眼前。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那静默陈列的医史文物,铭刻着中医药发展的岁月留痕。它们就这样历尽沧桑,雄视古今,成为祖国中医药千年不衰之见证。充分保管好、研究好这些文物,成为每一个后来者的重任。·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新方麦冬多糖注射剂研制成功······

  每一个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平江府图》里面标有最早的“医院”字样……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好!听说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收藏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

  刘小斌(以下简称刘):是的,这里有很多宝贝,每一个宝贝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要全部弄清,恐怕还要花很大工夫。

  记:比如呢?

  刘(指着一幅地图):比如,这幅地图叫《平江府图》,是一块石碑的拓片。图中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医院”一词。

  记:平江,好像是指宋时的苏州?

  刘:对。《平江府图》是南宋时苏州的地图,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它被刻成石碑,真实地反映了苏州的城市布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记:为什么?

  刘:因为关于古代城市卫生机构的资料保存下来的不多。例如唐朝,长安的繁华天下闻名,但其医疗设施则无图可证。倒是公元794年日本平安京的大内官府分布图中,有“典药寮”。由于日本当时的城市建设几乎完全仿效唐朝的长安,所以这也许反映了唐代类似机构的分布情况。

  记:您刚才所讲的医院在哪里?

  刘:在图中,我们在城市中心偏右下一点的地方,可以见到“惠民局”、“医院”的字样。宋代曾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管医政,在医官院供职的医生均有“大夫”、“郎中”等官衔,后世称医生为大夫、郎中由此而来,图中的“医院”正式名字叫安济坊,是专门收治病人的机构,所以被老百姓称为医院。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医院”名称。同时,官方还设立了专门的卖药机构,开始叫“卖药所”,1087年起称“医药惠民局”,后来又叫“太平惠民局”。

  记:“翰林医官院”是不是相当于卫生部?

  刘:有点类似。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医疗事业起步很早,但不一定知道医疗管理也同步发展起来。我国自周代起已有正式的医疗管理机构,《周礼》中记载,当时有掌管医事的“医师”,还有食、疾、疡、兽四种分科。以后历代宫廷乃至城市中都设有专门的医疗机构。在城市建设中,卫生机构是体现城市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宋:好像宋朝特别重视卫生事业。

  刘:是的。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除新中国外最为重视中医发展的时期,首次设立翰林医官院、校正医书局、和剂局、惠民局等一系列政府机构推动医药研究,首次给医生以大夫、郎中、教授等官衔,宋代医风蔚然大盛。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医疗诊所营业状况的描绘。《平江府图》难得地保留了当时有关医疗机构的设置:在平江府门口右侧,有“医院”、“惠民局”两处标志。其意义,一是作为“医院”一词出现的实物标志,二是医药机构与政府机构相邻,体现了当时官立的性质和尊医的时尚,医史价值极大。

  古代女性生病了也得找医生,医生基本上都是男性,怎么办?于是,有人就发明了“牙雕侍女卧床像”。·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新方麦冬多糖注射剂研制成功······

  记:除了宋朝,我国古代医者的地位怎么样?

  刘:古代医者大部分时候地位低下,医道被认为是小技,所以传世的名医画像,真正作医生状者极少,而多画其身份,如官服像,或道服像。不仅如此,他们的行医条件还非常苛刻和艰苦。

  记:皇帝不是养着御医,尽量为其创造条件吗?

  刘:这只是表面和个别的。你看看这个“牙雕侍女卧床像”,就明白。

  记:这个模具挺好玩的,为什么要雕成侍女卧床的样子呢?

  刘:这其实是一个给女性看病用的辅助检查工具。古人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古代女性特别是高贵家族一般都少与陌生男子接触。但她们总会生病的,生病了就得找医生,医生基本上都是男性,怎么办?于是,有人就发明了这个“牙雕侍女卧床像”,哪个部位不舒服,就指着牙雕侍女的哪个部位,这么一比划,医生就明白了。

  记:这有点像拉着长线看病。

  刘:对。中医必须望、闻、问、切,这与医生不能亲触女病人相矛盾,传说医术高明者就拉着长线,连接患者的腕部诊脉,这线就等于延长了医生的手。

  当年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南宋求和。金人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除了割地赔款,据说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索要针灸铜人。

  记:我们的中医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真是不简单。

  刘:不仅古代医生行医艰难,而且要成为一名医生也非常不容易,须得勤学苦练、千锤百炼。比如,培训一个医生就用了非常扎实但又非常有效的办法。

  记:什么办法?

  刘:以练习针灸为例吧。众所周知,针灸是中医一个经典疗法,练就一套精到的针灸手法,是古代医者一个看家本领。怎么练习呢?他们在没有众多现代手段可资借用的条件下,想出了一个“针灸铜人”。

  记:什么是“针灸铜人”呢?

  刘:就是铸造一个人体的铜模型,里面挖空,中灌水(或水银),模型中人体的穴道部位用蜡封住,练习者就在这里勤学苦练,针插中穴道,就有水(或水银流注),表示插中了,否则就插在铜上,没有液体流出。考试时,老师就让学生在铜人身上扎针,如果水全部流出,就表示合格通过。

  记:这个办法真绝。

  刘:这在医学史上属首创。发明者是宋代医家王惟一,他总结宋以前针灸技术经验,铸造两尊铜人模型,流传后世。他还著有《新铸铜人针灸腧穴图经》,阐明经络部位,广为流传。并将图经雕成石碑,立于汴京大相国寺供人揣摩。

  记(指着一个铜人模型):现在的这个模型就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吗?

  刘:当然不是。王惟一铸造的模型已经失传了。

  记:怎么失传的?

  刘:话说当年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南宋求和。金人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除了割地赔款,据说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索要针灸铜人。

  记:看来金人也很重视医生培训。

  刘:可能是这样。不过可惜铜人被掠北去后,最终下落不明。在古代,铜是贵重金属,有可能被人拿去融化或铸成兵器了。

  记:实在太可惜了。

  刘:好在1972年,在北京郊外发现了《新铸铜人针灸腧穴图经》石碑残片。现在我们收藏有此残碑的拓片及据之补充完整的全文。·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新方麦冬多糖注射剂研制成功······

  记:你们医史馆的铜人是模拟的?

  刘:是用石膏仿制的,所以准确地说,还不能叫铜人。

  记:我看你们这儿收藏的文物,好像书籍字画比较多,医疗用品比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刘:这是所有医史文物收藏馆的“通病”。你也看到了,我们收藏的医疗用品比较少,与医疗技术有关的器械尤其少。究其原因,应该是中医与西医的极大依赖显微镜、手术刀、听诊器、体温计等器械有明显区别,体现了中医“重道轻器”的特点。

  记:但华佗不是开展过外科治疗吗?

  刘:华佗是开创了手术治疗,但后来者还是以“方药代诸法”,外科手术渐趋湮灭。到今天,我们对华佗使用的麻沸散、手术器械,以及缝合、止血、消毒的措施等情况都无从推断,使得华佗类似于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宋大仁先生早年行医沪上,广搜医史文物1000多件。晚年他尽献家乡广东。将这些文物运回广州时,年轻的工作人员装了80只纸箱。

  记:你们的“宝贝”可真不少,都是从哪里征集到的?

  刘: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叫宋大仁。宋先生生于1907年,广东中山人,早年在上海行医,对研究医史很有偏好,尤其喜欢收藏医史文物,工书善画,藏品颇多。他有一个专门的收藏室叫海煦楼,自称海煦楼主。他收藏了大量的医史文物。

  记:这些文物全部都给了你们学校?

  刘: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宋先生因为年龄大了,便考虑为自己收藏的文物寻找“出路”,当时他人还在上海,北京和上海的文物部门也都感兴趣,但宋先生是广东人,最后捐给了我们学校。

  记:这里还有一个竞争问题?

  刘:如果说有竞争,也不太激烈。因为宋先生的脾气比较独特,与北京和上海谈得都不顺利,再加上我们学校很积极,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记:宋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刘:他号医林怪杰,其性格可想而知。他的最大贡献是收藏整理了一大批医史文物。

  记:怎么收藏整理呢?

  刘:宋先生行医之余,对医史文物非常关注,到处搜集文物,经常逛地摊、文物店,遇到了就买回来。比如,著名的《名医叶天士遗像》就是从地摊上得来的。

  记:地摊?

  刘:大约是上世纪40年代初期,他在上海街头的一个地摊上发现了这幅画,顿时眼睛一亮,但小摊贩并不识货,就非常便宜地卖给了他。

  记:你能不能介绍一下这幅画的价值?

  刘:该画题为清乾隆四年(1739年)王晋所绘。叶天士是清初的著名医生,“二百余年大江南北言医者莫不奉为宗师”,其学术思想对中国医学界影响很大,在民间甚至有“天医星”之称。如果此画属实,则是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著名医史专家范行准曾为该画题道:“画像难遇,而医家之像遇之尤难。余为大中国医学史插图,访求各家遗像,十数年中,竟无所遇。”

  记:那么说来,宋先生很识货。

  刘:他专门研究这个,当然有过人的眼力。不过,他还是很慎重,买到这幅画后,马上求证此画的真伪。他专门找到叶氏后人叶纫秋询问,但得不到肯定答复。因为有关的历史记载中,均无叶天士相貌的只字片语。

  记:这一悬案怎么解决呢?

  刘:虽然还是悬案,但这毕竟是关于叶天士惟一的画像资料。而且,话说回来,这幅画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价值。·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新方麦冬多糖注射剂研制成功······

  记:还有?

  刘:是的。宋先生得画后,遍请当时的名人在画上题词,现在看到的有刘海粟、吴徵、钱崖、马叙伦、叶恭绰、沈恩孚、胡朴安、丁福保、庞元济等13人的墨宝。你说这有没有价值?

  记:这位宋先生真的很有意思,就很像现在谁出了一本书,遍请名家题字一样,无形中提高了其价值。

  刘:宋先生的确有这个爱好,他有什么文物,就要请名家题字,结果等于使文物增值。

  记:您还没讲他是怎么捐给你们学校的。

  刘:1982年,我刚从本校硕士毕业,就接到一个任务,负责接收宋先生捐献的文物。那年10月,我被派往西安参加孙思邈诞辰1300周年研讨会,与宋先生接洽。谈的结果是,宋先生捐献所有文物给我们学校建立医史博物馆,本校给他1.5万元的补贴奖励,并被聘为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每个月工资补贴为150元。

  记:那后来呢?

  刘:后来,我就跟着他到上海清点文物。当时我31岁,没什么讲究,开始住在他家,后来住旅店,每天15元。我在上海一住就是一个月。

  记:清点结果怎样呢?

  刘:一共是1073件。

  记:那么多文物运回广州很困难吧?

  刘:是呀。当年11月,我们用80个纸皮箱将文物装好,然后花180元请人力三轮车运至上海火车站。宋先生一家也跟着南迁。12月,80箱文物以及宋先生一家的几十箱行李运到广州。学校给宋先生安排了房子。宋先生后来于1985年逝世。

  在知识界一统西化的大背景下,中医的历史文物并未受到真正重视。

  记:除了宋先生捐献的文物,你们医史博物馆的其他文物怎么样呢?

  刘:说来惭愧,现在展出的文物部分,宋先生捐献的要占90%。·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新方麦冬多糖注射剂研制成功······

  记:你们医史馆在全国大概占什么位次?

  刘:医史博物馆现收藏品4000多件。主要分为中医古籍类、金石碑帖类、器具实物类、字画手稿类、岭南地区医史文物类。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现改名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可以说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技史类专科博物馆。目前,我们医史博物馆的收藏规模居全国前列,全国比较公认的主要有北京、陕西、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几个地方。然而,博物馆规模的扩大却成了难题。

  记:什么难题?

  刘:首先,由于学校的财力有限,每年拨给博物馆的养馆费为3万元,除了日常开支以外,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征集更多文物,而只能靠一些民间收藏者捐赠来扩大收藏量。可是,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里,捐赠毕竟是有限的。其次,博物馆总共只有5名工作人员,他们还肩负教学、临床治疗等其它任务。

  记:为什么不设专人管理博物馆和研究这些文物呢?

  刘:这除了需要花费很大人力、财力以外,还与当前的学术制度密切相关。国家的学科代码中漏列了医史文献学科,虽经多方反映,亦未最终解决。医史文献研究投标无门。当前的研究成果考核机制中,对博物馆以及文物的研究最多只能申请校级课题,这无形中也就打击了一些专家、老师开展文物研究的积极性。

  记:这应该是一个普遍问题。

  刘:是的,这其实说明了医史文物在科技史中的地位不受重视。在中国各个自然科学门类中,中医药学是惟一以原生状态存在并发展着的学科,其在科技史上的意义不言自明。但这种意义并没有被一些人、甚至一些科技史工作者所认同。这与当前自然科学知识界一统西化的大背景有关,在目前对天文历算、物理数学、建筑冶炼、农业畜牧等学科的研究中,无一不是以现代科技作为阐释、还原的工具。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局限在现代科学能够解释的范围内。对于中医药学这样一门现代科学尚不能完全提供注解、但又活生生地呈现着实用价值的学科,自然科学界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包括各地历史博物馆都很少收藏医史类文物。

  记:那您觉得博物馆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刘:当然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就中医界而言,以中医的显著疗效为后盾,通过医史文物向世界更多地宣传中医药科技文化,是责无旁贷的。就现实而言,就是充分用好医史文物。

  记:您认为应该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刘:首先要保护好,要拿出足够的展览馆,有足够的展位陈列文物。像我们这个医史馆,一个陈列位密密麻麻摆满展品,如果按一个展位放一件文物算,我们的地方远远不够。另外,要切实重视医史研究,给研究人员相应的条件,对其科研成果的评价要与其它科研成果一视同仁。这样,我们医史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征集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子。·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新方麦冬多糖注射剂研制成功······(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满足成年人的欲望
实现高品质的追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王 菲] 冷战
·[和 弦] 中意他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吸引异性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登喜路红瓶的诱惑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