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迈向“自由迁徙”时代——透视户籍制度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6日07:15 湖北日报 | |
湖北日报记者余凯 实习生朱丹丹 张磊峰 胡蓉 一 候鸟南飞,蚂蚁搬家,自然界生物的自由迁徙,乃适应环境变化;而在社会中,一国公民的自由流动,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眼下,我国公民“自由迁徙权”颇受关注。与其相关有两个重要“动作”:一个是户籍制度改革,一个是宪法修改。前者如风吹草偃般席卷全国各省市区,后者则将在年内讨论审议。 今年以来,始自5年前的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白热”阶段,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改变城乡二元制的现状,降低“农”与“非”户口间的待遇“落差”。 在我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日前获省政府批准,该意见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将全面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取消进城人口的指标,放宽对申请迁入城市投靠亲属的条件限制。在城市户口迁移政策上,向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方面倾斜。 其实早在1996年,我省黄陂滠口、黄梅小池等15个小城镇即已试点户籍制度改革。到2000年,试点范围扩大到200个中心镇和25个与周边省份毗邻的重点镇,明确规定取消“农转非”指标控制办法,改由各地根据小城镇发展规划及综合承受能力办理。几年来的试点,已有10万人进了城,规模不算大,但步子迈得早。 2001年,全省扩大范围,开始在各县级市市区、县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与此同时,河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市的户籍改革均处于大刀阔斧的“现代进行时”。 另一重要信息是,即将于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就修宪事宜征求意见并讨论,然后依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宪焦点之一就是“公民迁徙自由”。 专家认为,前后者之间联系紧密。户籍制度政策的调整,是恢复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前期准备。 二 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不过当时,农村户口尚未建立,而一些地方如安徽、四川、山东等地发生水旱灾荒,不少农民为求生存跨地区或向城市流动。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1956年、195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国家又连续颁发4个限制和控制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文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兰瑞认为,当时“吃饭问题”是限制农民进城的主要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保证每年供应城市人口250亿公斤粮食已属不易,农民进城一方面给城市添了“吃饭的嘴”,一方面减少了种地的劳力。国家经济状况束缚了自由迁徙的腿脚。 1957年1月6日,董必武在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湖北地区1956年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丰收,粮食产量210亿斤。”他还特别谈到每人每月节约0.5公斤粮食的效果:“中国6亿人口,就打少一点,以5亿人口计算,1人1月节约1斤,就是5亿斤,一年就是60亿斤,可以供给像匈牙利、保加利亚两个国家的人民吃一年。” 当时,105亿公斤的产粮已是不小的成就,但46后的2002年,湖北全年粮食产量为4571亿公斤,是1956年的40多倍。 因为粮食和其他问题,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 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一直没有恢复。这种封闭式的户籍管理模式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及待遇差别的一大标志。 三 去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丽妮以发起人身份向大会提交了《尽快将公民“迁徙自由权”纳入宪法修正案》的议案。 她建议:将“公民迁徙自由权”纳入宪法修正案;将户口审批制度改为迁徙登记制度;通过司法审查的方式推动制度的变迁。 许多专家认为,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为公民自由迁徙铺平了道路。 首先,“吃饭问题”已不复存在;其次,人才、劳力的流动大大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如没有“孔雀东南飞”,就没有深圳特区今日的繁荣。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对当地GDP的贡献率都在20%左右。 此外,公民自由迁徙居住,是中国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著名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认为,4亿城里人、9亿农村人之间不同的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是束缚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体制性障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土地革命第一次“解放农民”,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7亿亩土地,粮食产量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5%;八十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第二次“解放农民”,1978年到1985年,农业附加值增长55.4%,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7倍,其增幅创历史最高。 胡鞍钢指出,中国现在需要进行的第三次“解放农民”,就是使农民从土地、农村永久性解放出来,使农民尽快变为非农业人口,特别是为那些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乡村青年,提供进城务工的机会。 当然也有人担心,自由迁徙会“挤爆”发达城市,而实际上,人才、劳力流动完全是市场在起作用,而不是行政权力该管的事。 此外,还有担心流动会导致就业竞争加剧、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而实际上正是因为户口壁垒和待遇歧视将部分个别农民边缘化,引发反社会心理造成犯罪。先有平等的身份,然后他们才能认同规则,投资自己。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快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的人口流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是世界上人口流动量大,人员迁徙最频繁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是经济高速发展之地。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现代社会也要求“人,自由地迁徙于大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