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中国的第一届院士大揭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6日15:25 新浪观察 | |
作者:顾海兵 中国的国家级科学院于1928年由国民政府建立,称为"中央研究院",著名学者蔡元培出任第一任院长。20年后,中央研究院经过评议和选举,产生了中国的第一批共81名院士。这些院士分为数理、生物、人文三组,每组院士人数大致相等,其中数理组有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叶企孙、严济慈、李四光 中国第一届院士的产生有两个特点。第一,院士的评议和选举完全是在学术界圈内进行的,社会力量,尤其是政治力量的介入很少。比如,郭沫若和马寅初是著名的反蒋亲共学者,马寅初曾坐过国民党政府的牢房,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当选为院士。当时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产生是这样进行的:民国"三十五年由评议会筹办院士选举。先由各大学院校、专门学会、研究机构及学术界有资望人士,分科提名候选人,约四百余人,三十六年由(中央研究院学术)评议会审定候选人一百五十人。三十七年再由评议会选出院士八十一人。"(吴大猷:中央研究院的回顾、现况及前瞻。转引自谢泳:从院士到学部委员)。那次院士选举,原拟选出院士80至100名,但第一次投票仅选出60来名。一连投了五次票,才选足81名。 产生中国第一届院士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学术界的权威们非常注重选举的公平。主持那次选举的主要人物是傅斯年和胡适。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中曾一再强调要把院士选举"竭力办得公正、像样"。傅斯年和胡适的许多好朋友尽管是院士候选人,但最后并没有当选为院士。编着有《卜辞中所见之殷历》、《殷历谱》等"里程碑式"著作、曾任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并在耶鲁大学讲学的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就曾给胡适写信,明确表示在考古学领域的院士人选中,他愿意由郭沫若代替自己,因为"沫若是院外人,以昭大公"。竺可桢在1949年5月30日的日记中写到:"渠曾阅研究院院士录,见有郭沫若之名,知研究院之能兼收并蓄。(《竺可桢日记》第二册第1257页,科学出版社,转引自谢泳:从院士到学部委员)。 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之所以比较公平,可以说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中央研究院实际上是一个独立机构,院长由本院评议会选举产生,报请总统批准任命。因此,它不受制于其它政府部门。三十年代初,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中央政治会议曾下令要中央研究院新建的物理、化学等所从上海迁往南京,但院长蔡元培就是抗命不从,结果不了了之。由此可见其独立性之强。第二,当时的学术界存在一批出类拔萃之辈,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学术和道德素养。学术界领袖的人格力量保证了良好的制度得以正常运行。 (本文摘自《世纪中国》,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