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领导提出新要求 上海为新一轮发展确立新坐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09:20 新华网 | |
2001年通过的上海市“十五”计划,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申城“十五”发展的主线。 2003年 8月底,温家宝总理在沪考察强调,在新的形势下上海要着眼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综合竞争力到国际竞争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对上海提出的新的要求,是适应世界经济大潮的一项国家战略。加入WTO,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起点,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步入21世纪的今天,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资本流动提速,开放压力增大,全球化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搞现代化建设,唯有选择到国际市场的大海中去游泳,不断提高搏击风浪的本领,才能在国际综合实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理应在国际层面的竞争中“先试先行”。中央领导认为,中国经济具备四个优势———市场潜力、低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上海在这四方面条件尤其好,但同时也有挑战,主要是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挑战,这两个挑战也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让“条件尤其好”的上海接受这“两个挑战”,充分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国家的重托,更是上海的责任。 从综合竞争力到国际竞争力,也反映了各方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追求,体现了连续性上的开拓性。综合竞争力曾是上海的创新概念,表明了上海意欲寻求全方位发展,改变单纯以 GDP挂帅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城市发展更平衡、更健康、更可持续。形势在发展,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地普遍追求的目标。上海要在更高层面上求得突破,必须在发展思路上有新跨越,有更加体现上海特色的抓手。而上海的目标是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国际大都市,发展理应突出“国际”色彩,国际竞争力的提法正好与这一定位相符。 事实上,国际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渊源颇深”。体现综合竞争力的四个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国际化。而且,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概念本身就借用了国际竞争力的若干评价指标。按照国际上比较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有关报告,国际竞争力主要包含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金融环境等8大要素,涉及224项指标;综合竞争力则包括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侧重于全局,国际竞争力更偏重于经济。也就是说,国际竞争力在综合竞争力基础上更具国际色彩,更符合上海发展定位的经济主线。 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一般都以国家和地区为对象,现在提出上海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即把上海放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瞄准国际竞争特点,建立国际平台,扩大国际影响,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因为站在更高起点上,就容易开阔视野,着眼于长三角联动的广阔空间,以城市群的框架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提升规模竞争优势,更好地带动全局,服务全国。 站在更高起点上,更容易发现差距,不断迎接挑战。上海经济已经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也已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收入水平,但就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环境、贸易流量、开放程度、服务效率等方面而言,还远不能与纽约、伦敦等世界级城市相比;按市场汇率GDP纵向比较,上海的人均GDP还只是发达国家上一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按照著名的波特理论,上海正处于竞争力从第二阶段———投资阶段,向第三阶段———创新阶段过渡的时期,属于“投资总量很大,创新苗子初备”,而离“人人都想创新”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只有走过了创新阶段,才真正谈得上国际竞争力。但差距就意味着潜力,站在新起点上,面向世界发展,上海正在为新一轮发展确立新的坐标。 (记者/郑红)·····改建投资3900万元上海有了自己的“金色大厅”····(来源:解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