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暗箱"变"阳光" "威宁模式"威震邕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11:56 新桂网-南国早报 | |
8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南宁市威宁公司的运作情况,对“威宁模式”改革给予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称:“‘威宁’,就是要威震南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创出一条新路。”“威宁模式”轰动一时,他究竟改变了什么 一、机关“自留地” 单位“小金库” “一些有临街铺面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每年靠铺面出租就能私下发很多钱!”前几年,很多人对此现象表示不满。 如此抱怨,并非没有根据。在行政事业性单位“掌管”下的国有资产,由于管理不规范,流失和被非法侵占现象时有发生。南宁市某机关在对外出租临街铺面时,经办人以每月每间700元的价格出租,中间经过两次“倒租”,最后到了承租人手上,竟然是3500元/间,巨额中间差价流失得“不明不白”。 这种情况并非个别。2001年,南宁市对全市340个行政事业性单位的房屋出租情况进行调查,竟然有200多个单位没有按规定对出租房屋铺面进行申报和登记,“自留地”、“小金库”的资产很不明确。 “同是公务员,有的部门职工福利每月上千元,有的却只有几十元。”在市直机关工作的小黄抱怨说,由于“自留地”厚薄差别大,不同部门之间产生了一道苦乐不均的鸿沟,公务员对此意见不小。结果导致铺面少的单位不服气,为求攀比,不务正业,想出各种办法巧立名目“创收”、“增收”,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 二、改革三大步 “暗箱”变“阳光” “不要等到冰棍快融化了,才想起去吃掉!不要等到国有资产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才去管理。”在一次大会上,南宁市委一位主要领导痛心疾首地说。 2002年4月1日,南宁市宣布组建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对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做统一接收、管理和经营。一年多时间里,威宁公司跨出改革三大步:从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从“暗箱操作”到“阳光作业”,从计划管理到市场经营。这一改革被誉为“威宁模式”。 据介绍,从2002年4月22日起,南宁市威宁公司开始分期分批接受长期被各单位“掌控”的相关国有资产,包括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土地和经营的铺面、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内部商店等各种经营实体。截至今年7月底,威宁公司已接收的资产包括房屋34.43万平方米、土地121.7万平方米,商铺4.73万平方米,占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70%,其中仅仅是房产和土地价值就有近10亿元。短短的一年时间,威宁公司战绩辉煌,累计实现国有资产收益2111万元,上缴财政1548万元。 在运作过程中,威宁公司全面推行“阳光交易”。去年12月,威宁公司开办了全国首家租赁业务公开竞价交易大厅,公开挂牌竞租,防止腐败现象。交易大厅至今已先后推出9批共158个商铺及部分写字楼对外竞租,成交收益比原租金增长81.4%。 三、租地请掏钱 “贫富”要均匀 “威宁模式”备受关注的还有一项运作思路,即按市场经济规律,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实行商品化、市场化供应,各单位要向威宁公司支付租金。 “尽管单位支付的租金目前来自财政预算,但却可以由此逐步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和付费意识。”南宁市政府一位高层领导人称,这就是要让各部门各单位明白,办公场所也并不是各单位自有的,而是国有资产,由政府统一管理。 据了解,南宁市近期已准备出台新规定,要求规范各单位人均办公面积,逐步收回超出标准面积部分的办公场所,然后重新调剂分配。 威宁公司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步子。成立1年多来,威宁公司用租赁方式先后调剂解决了市公安局、市交警四大队、市城管支队、市妇联、市统战部等10个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达1.63万平方米,为财政节约160多万元。下一步,威宁公司准备通过集约经营和房产置换,把部分在市中心分散办公的单位搬出来,实行办公用房统一建设、租赁和使用。 “威宁模式”还消除了各单位之间的“贫富不均”,有益于端正党风政风。“收走”各单位的铺面“自留地”,实际铲除了滋生腐败的主要土壤。在这样的基础上,南宁市委市政府于今年4月出台新办法,对南宁市直机关公务员按职务分8个等级统一发放岗位津贴;同时严格规定党政机关不得再从事或参与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不得巧立名目乱发、滥发其他各种补贴或者实物。 四、“威宁”在探索 未雨需绸缪 “威宁模式”引起巨大轰动。但这项改革面临的问题依然相当复杂。记者发现,一些单位有着各种各样的抱怨情绪: “‘小金库’被取缔了,面对新形成的‘大金库’,谁确保不会形成更大的漏洞?”“威宁公司将收益上缴财政,然后政府又用此资金来统一发放公务员津贴,这是不是变相私分国有资产?”“‘威宁模式’以市场运作为主,甚至用政府兴建的办公场所做融资担保;万一经营失败,政府大楼岂不是被拍卖?”…… 面对这些疑问,南宁市政府和威宁公司主要负责人均做出比较严谨的回答。比如“大金库”漏洞问题,威宁公司负责人称,威宁公司经营获得的收益,是由政府所有、统一支配的,而不是归少数单位或个人支配;同时通过产权关系明晰,有效规范了资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分配权,从源头上遏制了“小金库”变成“大金库”,不会发生“体外循环”的情况。 政府有关负责人还表示,由财政对各单位公务员统一发放岗位津贴,可以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收益的流失和公务员收益上苦乐不均的现象。这不是“私分国有资产”。对于融资担保风险问题,威宁公司也表示有组织制度和监督机制保障。 但是,“威宁模式”还在探索过程,不可避免会有风险和不尽成熟的地方。这就要求政府决策人士、相关管理部门和威宁公司未雨绸缪,寻求更严密的制度、更科学的管理,遵循合法经营的市场法则,建立健全威宁公司的运营体制,以让改革获得更顺利的发展。 “威宁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新桂网-广西日报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南宁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2002年4月1日,南宁市宣布组建南宁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接收、管理、经营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标志着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的一项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浮出了水面。 被誉为“威宁模式”的此项改革,旨在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消除传统管理体制弊端,堵塞腐败漏洞,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之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历经一年多的风风雨雨,“威宁模式”日渐显现其威力和成效。不仅实现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关于“希望‘威宁’能威震南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创出一条新路”的初衷,更以强劲的冲击力持续波及区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至今已有来自区内外省区市乃至中央有关部门、新闻媒体等70多批次人员专程到南宁考察和采访报道。“威宁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对推进广西乃至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无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集约化管理 建立集约威宁,实行从分散到集约的转变,是“威宁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把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全部收归国有企业威宁公司,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运营,这既是威宁改革的重要原则,也是“威宁模式”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对传统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大胆突破,是制度上的大胆创新。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总额达11万亿元的国有资产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约占30%,南宁市所占的比例更高,约50%,总额达30多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针对以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的改革则行动迟缓,基本上沿袭“国家统一所有,各级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原有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日趋尖锐和突出。 在旧的管理模式下,由于产权过度分散,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控受到严重削弱,大量国有资产被单位无偿占用,所衍生的处置、经营权被“理所当然”地用作各行政事业性单位创收的依据。这些资产长期被无偿占有,不评估、不流动、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增值因素,导致国有资产家底不清、闲置浪费、办公资源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 如南宁市有些单位人均办公面积100多平方米,超出国家计委规定人均办公用房面积最高标准好几倍。而有些单位人均却不到10平方米。又如南宁市某单位从1993年开始投资建造的一座占地4.43亩的活动中心,因投资失误等原因,一直停工,造成这笔巨额国有资产闲置浪费达6年之久。 横空出世的“威宁模式”,着手改写历史。从2002年4月22日起,经南宁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威宁公司分期分批统一接收、管理、运营市本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土地和经营的铺面、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印刷厂、经营网点、内部商店等各种经济实体。 至今年7月,威宁公司已接收市本级43个系统120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累计房屋面积34.43万平方米、土地121.7万平方米、商铺4.73万平方米,占市本级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70%,其中经过评估的房产和土地价值合计近10亿元。随着资产接收工作的稳步推进,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产权和家底从过去的糊涂账到日渐明晰,为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和统一管理运营模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不要等到冰棍快融化了,才想起去吃掉!不要等到国有资产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才去管理。”威宁人如是说。 “威宁模式”备受关注的一项运作思路是:政府投资的公共财产(办公场所、房屋等)授权威宁公司经营。威宁公司按市场经济规律,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商品化、市场化供应和货币化结算制度,各单位要向威宁公司支付租金,再辅之以逐步规范统一各单位人均办公面积,逐步收回超出标准面积部分的办公场所,重新调剂分配。尽管单位支付的租金来自财政预算,但却可以由此逐步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和付费意识以及完整计算政府的运行成本。一年来,威宁公司用租赁方式先后调剂解决了市公安局、市交警四大队、市社会文化管理办、市城管支队、市妇联、市委统战部等10个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达1.62万平方米,为市财政节约经费160多万元。 集约化经营,把分散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集中起来,为摸清家底、优化配置办公资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阳光化作业 建立阳光威宁,实行从“暗箱操作”到“阳光作业”的转变,是“威宁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二。“阳光”,意味着公开、公平、公正,体现着商品交易过程中的透明度原则。“威宁模式”正是通过推出“阳光交易”,堵住一些单位无偿占有国有资产进行“暗箱式”经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漏洞。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存在国有资产存量不清、产权混乱、账实不符的现象。有关调查显示,南宁市340个单位,只有100个单位、约7万平方米的出租房屋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了“非转经”申报、登记,其余200多个单位未按规定申报、登记。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或者不申报、不登记,进行暗中招租;或者与承租人约定以“挂靠”形式进行合作经营,让承租人在租金、用水、用电等方面得到优惠和照顾。如南宁市某局一间293平方米的铺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租金从25万元飞涨至42万元,但由于私下层层转租,该铺面年租金增加的17万元却落入了转租人的腰包。又如南宁市某机关单位在对外出租临街旺铺时,经办人以超低价每月每间700元的价格出租,中间经二次转租,最后以3500元的市场价格转包出去,其中的差价被转租人白白吃掉,威宁公司清理这批资产时决定收回租约,结果被承租人告到法院。法院依据租约合同判威宁公司败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明知吃了亏,最后还输了官司,这就是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尴尬! “威宁模式”以公开挂牌竞价租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方式,开创了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去年12月,威宁公司开办了全国首家租赁业务公开竞价交易大厅,并开发了首个公开租赁竞价互联网交易系统,采取“截时截标,价格优先,价高者得”的原则公开挂牌竞租,规范国有资产的租赁行为,防止了“暗箱操作”导致的腐败现象,保护了广大经营者的利益。 “阳光作业”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既有利于规范公平竞争的环境,排除垄断及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又有利于优化价格形成机制,充分挖掘了国有资产的潜在价值,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交易大厅至今已先后推出9批158个商铺及部分写字楼对外竞租,成交的年租金395.51万元,比原年租金提高了84.1%。位于新华街的一间商铺还竞出了月租金700元/平方米的最高价,比原每月150元/平方米的租金提高了近4倍。 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各单位占有并私自经营的国有资产比例悬殊,获得的工资外收入相差很大。加上部门特权等因素,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苦乐不均,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党风政风。 在南宁市,相同级别和资历的人员由于所在的部门不同,月收入差距可达上千元。一时间,为获取所谓的“灰色收入”,不务正业“创收”,巧立名目“增收”,经商办企业等成了一些部门单位的重要任务,也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威宁模式”统一管理和市场化运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举措,关闭了各单位的“自留地”和“小金库”,避免了国有资产和资产收益的流失,铲除了机关单位滋生腐败的重要土壤。 与此同时,南宁市出台新办法,分8个级别统一发放全市公务员的岗位津贴,并严格规定党政机关不得再从事或参与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不得巧立名目乱发、滥发其他各种津贴、补贴、实物,有效解决了全市公务员福利补贴苦乐不均的问题,调动了公务员的积极性,使单位领导解除了“创收”的沉重压力,把精力完全集中到本职工作,重塑了政府机关的形象。显然,威宁公司把盘活国有资产的收益全部上缴市财政,为统一发放公务员的岗位津贴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阳光化作业,增加透明度,堵塞腐败漏洞,使“威宁模式”改革得到了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市场化经营 建立活力威宁,实行从计划管理到市场经营的转变,是“威宁模式”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任何一项成功的实践创新背后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创新,“威宁模式”的理论建树主要表现在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通过法定程序和国资委授权转变为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出只有实现“非转经”这个“惊险的一跃”,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即资本化过程,也才能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与此同时,威宁公司所经营的资产为国家所有,政府充当出资人的角色并行使所有权;威宁公司通过授权得到的是财产经营权、使用权,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董事会行使管理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经理部门行使经营权,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威宁公司的产权关系与现代企业的产权关系的实质是一致的,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一些国有企业出现的产权不清、所有权虚置的问题。 “威宁模式”在观念上打破了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管理到市场经营的跨越;在制度上采取统一接收、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市场运作模式,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具体操作上依据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的价值,使长期闲置、沉淀的国有“死资产”转成“活资本”,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国有独资企业,威宁公司依法对管理的国有资产进行市场化运营,如转让、租赁、拍卖、兼并、开发等。通过集约经营和房产置换,另择地段建造行政办公区等手段,威宁公司拟把部分在市中心分散办公的单位搬出去,实行办公用房统一建设、租赁、使用的机制,腾出原来各单位占有的黄金地段房地产进行商业综合开发,最大程度地使用国有资源。 南宁市财政局局长黄伟京介绍说,前几年,南宁市与中国海外集团合作,通过转让邕江上的四座桥和西乡塘路的经营权获得了5500万美元的抵押贷款,解决了南宁市城市建设的燃眉之急。受此启发,他们筹资的思路越来越开阔。根据南宁市政府“136”项目的融资要求,如果以南宁市集中起来的本级行政事业性巨额存量资产为基础,威宁公司就可以构筑起一个更大的新型城市建设投融资操作平台,探索出支持城市建设项目的融资新模式。据统计,1年来,威宁公司通过此平台已直接为政府项目提供担保融资4亿元。 显然,用政府兴建的办公场所作融资担保,存在着很大的经营风险。但是,威宁公司严格的组织制度和监督制衡机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阳光化作业可以堵塞腐败漏洞,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可以避免出现产权虚置的弊端,国资委委派监事会和财政局派驻财务总监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管,从而在机构上、经营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不流失。而且,用家底来担保,危机感更强烈,将有利于约束政府的融资担保行为,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和强化监督机制,以便最大限度地化解这种风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国有资产的“非转经”过程中,一些政治性资源是不能够完全进入经营活动的,如几大班子的办公大楼、有重要纪念意义的革命场馆、重要文物等,至少不能够用作投资融资的抵押担保。因为,可以为城市建设投资融资筹措资金提供担保的国有资产是如此的巨大,没有必要把全部家产用作抵押担保。因此,规范这方面的经营行为很有必要。这样做,“因市场运作风险会导致政府大楼被拍卖”的担心也就不存在了。 透视“威宁模式”的轰动效应及实际成果,人们看到了南宁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举措,以及坚持改革、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胆识、魄力和决心。 涉及历史性攻坚的重大改革,必然会遇到艰难险阻。尤其是当改革的锋芒指向权力部门自身,明显触及众多既得利益者的痛点时,推诿、拖延、抵触直至对抗都在所难免。“威宁模式”的初始阶段,不少单位曾以种种理由拖延移交资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南宁市统一发放公务员岗位津贴,稳定公务员队伍等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改革中的冲突和矛盾,减小了阻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有力促进了改革的持续推进。改革一年后,当威宁公司进行第三批单位资产接收时,部分单位还主动给威宁公司来电来函要求尽快移交资产,进一步加快了威宁公司的改革进程。 截至今年7月,威宁公司累计实现国有资产收益2111万元,其中租金收入1560万元,资产变现551万元;累计上缴财政1548万元(含缴纳地方财政税费387万元)。 “威宁模式”的改革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盘活南宁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等中央新闻媒体分别报道了南宁市改革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举措,这是对“威宁模式”改革的充分肯定。正如南宁市市长林国强在威宁公司成立一周年时的题词所说:“开局不易、成绩很大、继续努力、再创辉煌”。“威宁模式”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课题。如何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如何充分保证威宁公司的自主经营?如何有效防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市场化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如何推广“威宁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等等,都有待于在实践探索中解答。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预期,业已取得良好开局的“威宁模式”改革将通过不断完善自身,锐意进取,在促进南宁率先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中迈出更大更稳的步伐。 调研组成员:李俊康、尹如琴、徐升、张震英、林小静、伍建青(执笔)、周志华、庞育秧 “威宁模式”威在盘活国有资产 广西日报评论员 这是一个改革大潮奔涌、冲浪豪杰辈出的时代。南宁“威宁模式”,堪称当今改革浪潮中又一个劈波斩浪、奋勇当先的“弄潮儿”。 威震南宁、轰动海内的“威宁模式”,“威”在敢为天下先,大胆触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这个敏感而关键的环节,摸索出一条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怪圈、盘活国有资产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历史性跨越。 制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成为“死资产”有诸多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体制的因素。大胆打破旧体制的桎梏,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才能为“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提供必要的前提和纵横驰骋的空间。“威宁模式”就此推出了开创性的举措:由政府授权一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统一接收、管理、经营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之从“固态”转为“动态”,通过市场化运营焕发生机,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威宁模式”改革的核心是盘活国有资产;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把非经营性资产通过法定程序和授权变为经营性资产并进行市场化运作、货币化结算,取消“小金库”自留地;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堵塞腐败漏洞。 无先例可援的体制改革,必然要“摸着石头过河”。引人关注的是,“威宁模式”在“破冰”的同时积极“造船”,果断创立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发展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及资本的运营新规矩,短时间就挺进滩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显示了勇当“第一个吃螃蟹者”的胆识,更体现了对这一改革做出的准确定位,从而较好地把握与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从实践来看,“威宁模式”已取得良好开局,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促成的优势俨然成形,初步激活了长期闲置和沉淀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威宁模式”改革在观念、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种创新:观念上转变了过去关于“公益性资产不能收取租金”的消极观念,增强人们的付费意识和有利于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理论上首次论证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向“经营性国有资产”转化的合理性和途径,指出只有实现“非转经”这个“惊险的一跃”,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即资本化过程;实践上通过实施“集约威宁”、“阳光威宁”和“活力威宁”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作为我区“解放思想再讨论”中的一个亮点,南宁“威宁模式”的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新鲜而具体的成功经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值得借鉴和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