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伪科学是分内事 本报记者采访何祚庥院士(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11:57 沈阳晚报 | |||
何祚庥个头不高,灰白头发,一副近视镜,一件深色夹克衫,典型的学者形象。作为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对一般人而言,他的专业领域可能太深奥了。但他以科学家的胆识和勇气带头向伪科学宣战的响亮声音,却为普通百姓所熟知。对奇人张宝胜特异功能骗局的揭露,对“水变油”神话的公开驳斥……一个个不可一世的“特异功能”、“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他的猛烈“炮轰”下无以招架。 多年来,何祚庥院士对中国教育一直十分关注。本届年会,他带来的发言是《对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反思》。发言结束后,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反伪科学是我分内的事” 何祚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但他却以反伪科学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在何祚庥教授面前最先“露馅”的是名震京城的奇人张宝胜。1998年5月,何祚庥等对“特异功能”持高度质疑态度的科学家,被邀请去科委的一个招待所大厅,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汇报会兼表演会,中心内容是“鉴定张宝胜究竟有没有从某个封闭的瓶子里取出某些药片或有机玻璃或任何固态实物的能力”。结果张宝胜当场露出马脚。之后,何祚庥又戳穿了“水变油”的闹剧。“我的个性就是不怕得罪人。我反对伪科学,有人不高兴,而且是非常之不高兴。许多人不喜欢我是个事实,但更多的人喜欢我更是事实。喜欢我的人大大超过记恨我的人。”反伪科学,何祚庥觉得是他分内事,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那样理所当然。“反对伪科学是我们科学家应该做的事情———每个人要管好自己身边的事情嘛!” 司马南是与何祚庥并肩战斗多年的“忘年交”。一次在何先生的生日宴上,司马南说,何先生近年来与伪科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尤其是对所谓特异功能更是不留情面,遭到许多“气功大师”的仇视,他们对何先生发了不少坏气,可是何先生不但毫发无损,相反非常健康,这不能不说是科学的胜利! 看戏雅趣“捧红”《十五贯》 何祚庥的专业虽然是物理学,但他却是个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人。他自幼特别喜欢昆曲,他的这种雅趣竟使濒临衰落的昆曲得以复兴,一时传为佳话。 1956年,时年29岁的何祚庥在中宣部科学处工作。一天晚饭后,他外出散步,路过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忽然看见告示牌上说今晚上演昆曲《十五贯》。生于上海长于江南水乡的何祚庥,急忙买票进场。剧院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十位观众。昆曲《十五贯》的精妙绝伦给了他极大的精神满足,但冷冷清清的剧场,使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天,何祚庥向胡绳及林默涵等文艺理论家反映情况,并建议像《十五贯》这样历史悠久、表演体系娴熟的地方戏曲,应当进行深入的挖掘,使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经何祚庥的鼓动,胡绳及林默涵也去看了《十五贯》,都赞不绝口。紧接着,他们组织中宣部的机关人员集体欣赏,并请中央领导同志前去欣赏。 一时间,京城掀起了《十五贯》的热潮。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临现场观摩《十五贯》,也是赞不绝口。昆剧《十五贯》经过何祚庥的推荐,扬名北京,走向全国。 “院士不懂也不要乱说” 无论是作报告还是回答提问,何祚庥追求真理,敢讲实话的作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记者还是没有想到,他竟对个别院士的浮夸风“开火”。他说,大多数院士是遵守职业道德的,他们慎言慎行,懂就是懂,不懂也不装懂,该说话时不客气,不该说话时也不乱张口。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次科研成果论证会上,主持人请与会的惟一一名院士讲话。这位院士只讲了一句话:“这个项目我也是刚刚关注,基本上是外行,因此,只有学习的份,没有指示可做。”大家报以热烈掌声,这掌声是给予院士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但极个别院士却不是这样”,何祚庥话锋一转。他说,有的院士有时“侃侃而谈”的内容,并非其专业所长。过去常说,不懂行的决策者的乱拍板会造成经济巨大损失,那么,院士在非自己所长的专业领域随意发言、参谋,不是也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吗? 何祚庥意味深长地说,院士是我国科学界的最高权威,威信高,影响大,一言九鼎。但他毕竟只是某一方面的权威泰斗,所谓“术业有专攻”。搞地质学的,对航空理论就没有发言权;研究病毒学的,就可能对汽车制造一窍不通。如果一定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指手画脚,只能贻笑大方,自取其辱。即便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如果不及时充电,不研究新知识,不了解前沿动态,光靠吃老本,乱发言论指示,也很容易“露怯”。这就用得着一句老话:沉默是金。 “他就像自家的老爷爷” 沈阳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小赵是为何祚庥院士服务的两名志愿者之一。在两天的接触中,何院士亲和的作风和人格魅力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接到为何院士服务的消息,兴奋得几乎一夜没合眼。何祚庥是她无比尊敬和崇拜的科学家,能有机会与这样的科学家近距离接触,是她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但她同时又感到紧张,心里没底。 一见到何祚庥,她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实在太随和,太亲切了,就像自家的老爷爷,我和他完全没有距离感。”小赵说,何院士研究的理论自己虽然不懂,但她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追求真理、敢讲实话的高贵品格,这些将影响她的一生。 图为何祚庥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记者李明欣文并摄 何祚庥小传 何祚庥1927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望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1年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6年起先后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九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任领导职务。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关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是建国后我国科学方法论研究事业的早期开拓者。近十几年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及当代经济建设所关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发表文章,如倡导磁悬浮列车技术、电动汽车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等。近年来积极参加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并做出重要贡献。最近关注克隆人研究问题,有较大社会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