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找到血吸虫“软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15:47 北京晚报 | |
本报综合消息昨日,记者从卫生部门获悉,血吸虫病在全国又有卷土重来的苗头。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地方性疾病,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多个地区流行较广。由于目前血吸虫病疫苗保护率只有30%,且血吸虫对现有药物已产生一定抗药性,该病目前仍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并有上升趋势。据了解,全国流行的区县已从1995年的391个增加到2001年的418个,而且都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专家估计,实际病人数可能已达到100万。 日前,我国科学家对血吸虫功能基因的探索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已找到血吸虫的“软肋”。 科学家研究血吸虫基因获得重大突破 日前,我国科学家对血吸虫功能基因的探索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据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昨天介绍,该研究中心韩泽广、王志勤为首的课题组,在世界上率先针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本血吸虫进行大规模基因表达片段检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血吸虫基因表达顺序公共数据库,全面揭示了这一血吸虫的“身体特征”和“性格特点”,并找到它的“软肋”。研究人员发现:血吸虫的一些基因与脊椎动物特有基因相似,这表示它可能与哺乳动物共同进化。这些小虫子凭借自身与免疫相关的基因,通过各种手段逃避人体的免疫攻击。但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血吸虫产卵过程中,“搅和”一下最关键的“雌雄合抱”,就可能阻止他们性成熟,并达到消灭血吸虫的目的。据介绍,这项研究将有力推动血吸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制。 上海紧急应对传染源清除钉螺残存区 上海市自1985年全部消灭血吸虫病以来,至今还没有发现新感染的病人,但该市有4万平方米的有螺区。尽管抽样检测显示,有螺区的钉螺属于阴性,没有危害性,但危险仍存。因为这些钉螺一旦被传染源感染,就可能变成新的传染源。上海市爱卫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市除加紧查清钉螺残存区域,开展灭螺工作和农村公共厕所管理外,还将在流动人口中开展了20万人次的传染病专项检查。另外,上海市爱卫会已对灭螺进行了部署,对发现钉螺的沟渠“开新填旧”,在有螺河流的河岸采取垒砌石块等综合治理措施,严防死守不让血吸虫病重现。 江西血吸虫病一旦暴发6小时内紧急上报 血吸虫病暴发流行和突发重大疫情时,各级卫生部门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向上一级卫生部门的疫情汇报。这是日前出台的《江西省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实施细则》的新规定。江西省血防办副主任浦志龙说,江西是血吸虫病重疫区,该省共有37个县(市、区)3274个行政村流行此病,其中以鄱阳湖沿岸8县的疫情最为严重。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江西省明确规定了血吸虫病重大突发疫情的流行标准:以自然村为单位,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较上一个感染季节迅速回升,达到或超过15%。同时,细则还强调了6小时疫情上报制度,即血吸虫病暴发流行和出现重大突发疫情时,从村级卫生所到省卫生厅,每一级卫生部门获知疫情后,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向上一级卫生部门的疫情汇报,不得漏报、瞒报和缓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