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企业和金融审计切实服务经济建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02:2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
1983年,省审计厅对遂宁丝厂进行试审,标志着我省企业审计正式起步。迄今企业审计已走过了20年历程。20年来,全省审计机关遵循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不断探索和深化企业审计。 在审计机关成立初期,审计机关针对企业违纪较普遍,财经纪律较松驰的情况,开展以财务收支为主的企业审计,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 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把当地重点盈利和亏损大户盈亏状况为企业审计的重点对象内容。199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开展了全省40户1000万元以上亏损国有企业审计,揭示这些企业虚增资产7.8亿元,少计负债4.4亿元,多列净资产12.2亿元,隐瞒亏损12.21亿元,潜在亏损10亿元等问题,客观地展现了企业亏损的真实情况,分析了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控亏扭亏的8条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经贸委、省财政厅依据40户企业的审计结果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制定了扭亏措施。1999年对全省37户扩张型盈利企业的28户进行了审计,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审计综合报告,提出的盈利扩张型企业应如何克服不足、充分利用优势、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更有效的发展和扩张的审计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应引起各地各有关部门和37户扩张型企业的高度重视。” 20年来,全省共完成企业审计项目39475个,共查出违规金额165亿元,为国家避免和挽回损失120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269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事项104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交审计信息和报告3194篇,审计建议纠正地方部门不当规定1078条。 金融企业作为一类特殊企业,在国家宏观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审计机关为更好服务宏观调控,促进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依法积极开展对金融企业的审计监督。20年来,全省共审计银行、保险、信托、证券、金融租赁、信用社等金融企业6833个,查出各种违纪违规金额987031万元,共收缴财政43853万元。通过对2572个金融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严肃性,维护了正常的金融秩序。2000年至2002年,全省对620个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查出损益核算不实、挤占成本费用、挪用专项资金、违规放贷、违规投资、违规拆借、违规购建固定资产及账外经营等违纪违规金额240276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