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活雷锋王遐方(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10:10 首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 |
王遐方 王遐方,现年77岁,解放军总参兵种部干部,1965年离休,二等甲级残废,副师级。 离休后的王遐方,身休志不休,始终以关心革命后代为已任。他一边养病,一边兼任北京多所小学的义务辅导员,经常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希望工程1989年实施后,王遐方就与希望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被聘为希望工程全国监察委委员,经常同其他监察委员巡视各地。他走遍了半个中国的贫困地区,他从山里学童极度企盼的眼睛里看到了他们的 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民间流传着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传奇故事,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红军战士留下的鲜血的和尸骨。1997年,身为希望工程全国监察委员的王遐方来到云南寻甸考察,在四天的时间里,他先后走访了塘子、河口、六哨、河度4个乡镇。他了解到,这个长征路上的边陲小县,人口不多,却有3000余名失学儿童,许多乡镇人均收入只有一百多元。 在这些地方,他一次又一次看到那一双双蓬头垢面下深藏的似曾相识的眼睛。他坐不住了,他想到了自己的孙子和城里的许多孩子们,他们也和这些小朋友们一样大,这时可能正跟家人在麦当劳吧,他想到当年在长征路上,也许正是这群蓬头垢面的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在为红军运送伤员和粮草弹药。每每想到这些,王遐方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小56次战役,但仍然活着的老兵,应该为那些死去的烈士们做点什么。应该问一问长征路上还有没有穷苦的老乡亲。每每想到这些,他心里在流泪,他自己并不富有,但他决心拚将老脸为孩子,在这物欲横流的原野上,当爱的拾荒人,他相信人间有爱。从此,开始了九下寻甸的爱的旅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帮助寻甸的孩子们建希望小学,他苦思冥想筹资方案,他想到了军中的雷锋,他突发奇想,能不能倡议全国的雷姓人士或者学雷锋先进单位捐款建一所雷锋希望小学?想到了他就开始实施劝募,王遐方就像一名当代武训,见缝插针,到处求援。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筹资活动开展顺利,他先后动员了五个省市万余名学校师生、部队官兵、工厂职工和社会名流,慷慨解囊献爱心。在希望小学筹建过程中,还得到了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支持,团中央、中国青基会也倾情相助,这极大地鼓舞了寻甸人民,他们全力投入,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了筹建工作。1999年,在唐坪村建成了第一所希望小学,2000年在金所乡麦冲村建成了第二所希望小学校-----寻甸雷锋希望小学。三年后,这些希望小学经过师生、家长的艰苦努力,进入了全国模范希望小学的行列。 在希望小学建成后,王遐方看到孩子们喝水很不方便,而且普遍缺乏营养,他又想到了要为孩子们购置一台豆浆机。他从报纸广告上看到一家东北的私营企业生产豆浆机,就在家里打长途电话与对方商量,说想买一台送给云南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他说自己是一名离休的老军人,没多少积蓄,能不能给予一些优惠,对方被王老的精神感动,主动提出捐助一台豆浆机,还派工程师专程到云南帮助安装调试。空军也特事特办提供了运输支持。 后来学校出于营利考虑,将仅有的一台豆浆机作为对外营业,以补助教学经费的不足,王遐方又募捐了一台豆浆机,作为学生喝豆浆的专用机。 十来年间,王遐方为希望工程做出了卓越贡献,通过他的劝募在云南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为学校配置了22台电脑,赠送了数千册图书和数万件的衣物及学习用品,帮助学校建起了文化长廊,协助学校提高了教育水平,丰富了素质教育内容,用雷锋精神教书育人,将学校办成名符其实的雷锋希望小学。王遐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雷锋精神。寻甸雷锋希望小学,也终于从一个偏僻的山区小学,跻身全国模范希望小学,成为云南的窗口学校。原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亲笔提名"寻甸县雷锋希望小学"。 王遐方不仅劝募,自己还在云南结对子救助了13名失学儿童。不仅关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时刻关注着全国的孩子们。1998年长江流域闹洪水期间,王遐方劝募数万元,向湖南重灾区学校亲自送去了10顶帐篷。建起了帐篷希望小学。王遐方年年自费到寻甸调查看望孩子们,延续着他的"×下寻甸"之旅.延续着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今他正准备着"十下寻甸"。王遐方深受云南寻甸各族人民的爱戴,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他被聘为寻甸雷锋希望小学名誉校长。在王遐方的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身残志更坚,一心为孩子"的爱心奉献精神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铭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