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来艺术盛会 北京探索双年展的中国模式(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0日09:33 新华网 | |||
今天,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界的一次盛大活动,它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在各国政府有关艺术机构及艺术家的积极配合之下,共展出来自世界各地45个国家的323位艺术家的577件绘画和雕塑作品。9月的北京将形成新世纪以来空前的国内外艺术家的盛会,它同时给全国的观众提供了一次欣赏世界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难得机会。展览将在以中华世纪坛和中国美术馆为中心的共9家展馆、展厅同时进行,除主题展以外,还将举办中国齐白石特展、日本高山辰雄特展、韩国美术特展、法国秋季沙龙百年庆典特展等系列展览。同时此项活动也是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的文化活动之一。 中国当代文化艺术要融入世界发展的行列 双年展是国际当代视觉艺术最高级别的展示活动,主要推出世界各国最 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艺术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有生气、有发展,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艺术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是我们把创新作为主题里最重要一点的必要性所在。“当代性”就是要反映当前的时代精神,当代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作为中国的艺术家,要反映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当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遵从这一原则,即反映当下社会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求这次参展的艺术作品都是近期的新作,只有近期的作品才能反映当前社会的变化和现状。“地域性”就是要有地域特色。从世界大范围讲,文化艺术有东方和西方两大体系,每个国家、民族又有自己的特色,每个艺术家又有自己的风格特征。“地域性”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特点,是大的个性;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征是小的个性,小个性要建立在大个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有独特的发展体系,也是东方文化体系的代表。对中国艺术家来讲,个性要建立在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强调地域性,就是强调民族特色和艺术个性。唯有如此,世界艺术才会多样化和丰富多彩。富有当代性、地域性的创新,综合地体现了我们这次双年展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北京探索双年展的中国模式 此次展览是中国参照国际艺术双年展惯例而举办的重大国际性美 新的实验艺术和艺术家。全球迄今已经有200多个双年展,大多以城市、艺术品种或美术馆命名,在众多的国际双年展中,始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是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双年展,和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四年一次)、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一起被誉为实验艺术三大展。 遗憾的是,我国作为东方艺术的中心,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展览品牌。本次双年展主要策划人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认为,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美术事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已成为中国艺术家面临的新课题。中国既是具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代的文化艺术要得到更大的发展,要融入世界发展的行列,也要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国际艺术双年展作为国际展览的一个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中国有很多艺术家,特别是中青年艺术家,有强烈的愿望要参与到这种国际展示活动当中。因此,这次举办“北京双年展”就是美术界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所策划的一个大的活动,也是中国美协工作在改革、创新、调整时期的新尝试。 “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是本届双年展主题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主题为“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主题?本次展览的总策划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对记者说,“创新”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类不断进步的灵魂,也是 术展示活动,也是主办单位首次将目前国际流行的双年展和三年展的模式纳入到我国艺术展机制中的有益尝试。那么,北京的双年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举办的双年展、三年展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据双年展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是由国家支持、经济上给予资助的展览,由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协联合主办,中国美协具体实施,并由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作为后援,还有很多艺术单位协办的一个大型的国际性展览———这是与其他城市举办的双年展、三年展都是由地方或者民间、私人组织投资的运行操作形式的最大区别。首届双年展与中国美协以往所举办的展览也有很大的不同。如中国美协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五年一届的大规模的全国美展,参展的作品是通过自下而上层层选拔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九届。除了这个展览,每年还有各种专业性、专题性的学术展览,大概有四五十个。但是,这些都是以国内艺术家来参加,以繁荣国内美术创作为主的展览。而这次是要真正按照国际双年展的规则和模式操作,同时又具有东方特色、中国特色的大型的国际性展览,是展示国际美术当前发展水平的展览。同时,也能让中国艺术家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地看到当前世界美术各流派大师的原作,从而为中国的艺术发展提供一个与世界文化横向交流的平台。(王岩) 卢桑金·鲍德(蒙古)最年轻的王后/2002/青铜、石/120×15×15厘米 朝戈(中国)两个人/2003/布画油画/200×132厘米 张晨初(中国)哥们姐们(五联画)/2001-2002/布画油画/200×475厘米 阿努帕姆·苏德(印度) 凌晨/2000/蚀刻/45×49厘米 黎日晃(中国) 新环意/2003/花岗岩/60×110×55厘米 陈琦(中国)梦蝶/2002/木版水印/版画/180×180厘米 安娜·梅塞德斯·奥约斯(哥伦比亚)胡莉娅女人系列/1995/布面油画/120×120厘米 卡芒达·恩图姆巴(刚果)启蒙之舞/2003/石/73×53×15厘米(来源: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