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质疑学校“卖”信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0日11:09 南方都市报 | |
学生家长质疑学校“卖”信息 有学生认为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市教育局人士表示学校不能强迫学生和家长选择 新闻追踪 本报讯(记者樊卿)本报《交钱买孩子在校信息》报道(详见本报昨日A54版)推出后,引起了广大家长的重视。昨日中午,记者来到西乡中心小学门口,一些来接学生的家长纷纷对此事发表意见,一些家长也拨通本报热线电话发表意见。 质疑1 该措施有用吗? 在西乡中心小学门口,记者采访的家长中有5位都表示,他们接到了通知和学校的调查表,但他们没有接受这个服务,因为觉得没有太大的作用。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家长陈先生说:“一年级的孩子不会出什么问题,又不像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受坏风气影响。”另一位三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说:“短信能有多少字,哪能说清楚孩子的表现怎么样,我天天都来接孩子,自己可以去问老师。”也有一位四年级的刘同学说,他爸爸特别希望能天天知道自己的表现,因此愿意收短信。西乡中心小学的张校长认为,在西乡,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家长对孩子的投入太少了,学校觉得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家长更多地关心学生,但如果家长认为没有必要,也可以不接受这样服务。 质疑2 是否变相收费? 不愿意接受这项服务的家长都有一个原因是要收钱。一位学生说:“每个月30块钱太多了,我妈妈说,她自己可以打电话问老师啊。”有的家长则怀疑是学校在变相地收费。张校长说,收费并不是学校在收,这是软件公司和家长签的合同,也是自愿选择的。深圳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也表示,如果学校有这样的服务,一定是要自愿的,不能强迫学生、家长选择。 质疑3 是否侵犯个人隐私? 在采访中,有几个高年级的同学说,学校这样做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自己的什么事情都让爸爸妈妈知道不太好。还有一个女生说,她没把通知和申请带给家长看,怕妈妈要交钱。 在软件公司发的通知中,记者看到,信息内容包括“到校情况、迟到早退、课堂纪律、在校就餐、社会接触”等事项,张校长说,这些内容不涉及情感、心理等内容,只是行为规范方面的,不会侵犯个人隐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