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西进”带来了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4:5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
入秋以来,我省农民西进新疆采摘棉花形成一种热流,也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专家学者讨论的话题。千万河南民工进疆“摘棉拾金”,不仅仅是走出十万人、带回一个多亿元的收入,而呈现的是一种时代“现象”。 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全面小康重点、难点在“三农”。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 “棉农西进”的成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推动。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党委、政府服务经济发展,必须转变思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正确的手段和方式。现在广大干部头脑中已经有了市场经济的意识,但有时在对待具体问题时,仍然会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比如“催民打工”、“逼民进城”、“强行推广种植”等,都是在做违背市场规律、违背农民意愿、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主要还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没有熟练掌握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经济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以市场经济的思路思考问题,首先要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分散决策和价格机制实现资源配置。不论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在经济活动中,都应该享有法律框架下依据市场提供的信息独立决策权,否则,价格机制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行为主要是提供信息,加以引导,但不能违背市场主体的意愿。其次,要着力维护有效的市场竞争。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结果。这就要求政府平等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着力消除市场主体进入和退出市场的行政性障碍,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规范竞争。第三,政府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政府在市场缺位的情况下干预经济,要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到公正、规范、透明。第四,政府要着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新型服务机制。要做到政府职能定准位,干部为群众服务切实到位,以服务农民、富裕农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当好服务型公仆。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 “棉农西进”已经显现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农村劳动力不转移,农村经济就难以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适度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必须不断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使农业从业人员和有限的农业资源相适应。从短期来看,发展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现实选择。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劳务输出的重要性,积极发动组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信息网络,推动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这方面我省有不少成功的做法,除“棉农西进”以外,还有新县的海外劳务输出,林州的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建筑队,长垣的十万市场销售大军走全国,新郑的农民经纪人闯市场等等。这些成功的做法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加以推广。从长期来看,转移农村劳动力,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来带动。只有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信息化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工业真正强大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找到出路。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大郑州和中原城市群将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起到巨大的聚集效应。遍布各地的小城镇建设,则可以使农村劳动力方便快捷地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应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关键是擦亮“市场”眼,选准“特色”路,练就“绝招”功,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劳动者素质如何提高 “棉农西进”取得巨大成功,但我们不能沉浸其中,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据有关媒体报道,新疆正在加紧研制和推广采棉机,以替代人工采棉。同时,四川、河北、山东等省每年也有大批民工进疆。那么,这块“白金蛋糕”还能分多少、吃多久?这也反映出我省目前劳务输出存在的普遍问题,农民外出从事的是简单体力劳动,干的是粗、重、笨、脏活,就业层次较低。要知道,沿海地区需要的是大量的产业工人,随着“两个转移”的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仅会“两只手”的简单劳动是远远不够的。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也是实现劳动力转移,把我省建设成为劳动力资源大省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导和吸纳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形成有场所、设备、师资的培训学校和机构,建设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提供经常性的劳务培训。要抓好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道德素质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学习、保护的能力。要加强劳务输出的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和帮助劳动者根据工作和形势的变化继续学习和提高。④8河南日报2003-09-2200:00:00责任编辑:郭俊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