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哺农促增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4:5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
初秋的新安,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五头镇万亩坡改田瓜果飘香,铁门镇1.7万亩新安朝天椒五彩纷呈,磁五农业带万元田滴绿吐翠,洛新工业园机声隆隆。5年前,这里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今日旧貌换新颜。2002年,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名由1995年的第76位上升到第16位,农民人均年收入由8年前的843元增长到2097元,增长了近1.5倍。 一个十年九旱、水源奇缺的农业县,靠什么实现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又是靠什么推动 新安是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农业县,同时也是全省有名的资源大县。在该县西北部山区,蕴藏着数以亿吨的煤和上千万吨的铝矿石、建材、化工原料。全县48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41万以上。长期以来,这些守着金山银山的农民一直以农业为生,温饱和增收问题始终是困扰该县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立足新安实际,该县确定了首先发展资源紧密型工业战略。依托本地丰富的煤、铝、化工、建材资源优势,快速实现工业经济膨胀。工业的快速增长,为新安富民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县委、县政府抓住有利时机,投资1.8亿元建设提黄灌溉工程,使沿线5个乡镇30余个行政村受益,农业年增收4300万元以上;兴建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15.9万人畜吃水难问题;改造荒山13万亩,退耕还林10.5万亩,昔日的“望天收”变成了高产田,瓜果丰硕,效益翻番。在全县297个行政村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推进农民城镇化,该县又投资对全县13个乡镇整体搬迁,使全县小城镇面积扩大到16.5平方公里,2万名农民从此告别土地变成小城镇市民。 典型引路,大力培育“近农”专业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伴随工业快速发展,两年内,该县新增运输专业村22个,运输专业户9200户,近3万人成为新型产业农民。2002年全县畜牧业收入2.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6%。农牧业已成为新安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实施农业企业化管理,建立新型农业模式。根据产业规划,该县以南李村、铁门、磁涧为主南岭产业带发展烟叶等旱作农业,城关、五头、铁门、磁涧“川水地带”为“无公害产业区”。万山湖周边的西沃、仓头、石井、峪里等乡为渔业养殖和旅游区。进入产业区的农业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订单。乡镇行政领导负总责,对所在乡农业实施模拟工厂化管理,行政村履行生产工厂职责,按照订单组织生产。职能的转变不仅带来政府作风的转变,也使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县现有蔬菜大棚1743个,累计面积3600亩,亩均产值达1.1万元左右,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④8(王学新仝章义 王彪)河南日报2003-09-22 00:00:00责任编辑:郭俊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