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千针万线汉绣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7:08 湖北日报 | |
湖北日报记者崔逾瑜 实习生艾静莲 通讯员黄传志 盛夏,汉口京汉大道774号,任本荣的“经纶汉绣工作室”正式开张营业了。厅堂里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汉绣作品,千针万线绣满了一位老人对汉绣的挚爱。 记忆里的荣光 在“男会驾船,女会绣花”的时代,汉绣曾是武汉的骄傲,也是任本荣最津津乐道的。 据《湖北民俗志》记载,汉绣是源于荆州、兴于武汉的手工技艺,它融南北绣法精华,构思瑰丽,手法夸张,风格雍容华贵,极具楚韵遗风,在我国名绣之林中,自成一格,是中国“十大名绣”之一。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还分别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任本荣对繁华汉绣的记忆,至今仍停留在汉口绣花街上,那是他记忆里汉绣的最后一个盛世。1947年,12岁的任本荣被父亲送到绣花街上的行业老大“源利升”绣铺。那一年,任本荣依次向师傅胡品阶,以及胡家聘请的绣花师张中秋、配色师汤景堂、设计绘画师杜班芝4人行了拜师礼。 就在任本荣进门学艺的第二年春节,胡品阶因为赏识任本荣的汉绣天赋,终于承诺将所有的技艺传授于他。“出师那天,我意识到我已经郑重地将自己的一生交给汉绣。”从此,任本荣的生活除了汉绣还是汉绣,这让他感觉充实、幸福。 困境里的坚守 然而,任本荣做梦也不曾想到,半个世纪后,自己竟成为最后一个汉绣传人。 “十年浩劫”中,汉绣艺术成为“四旧”之一,走上萧条衰败之路。从此,任本荣被迫收起绣针,成了一个蹬三轮的车夫。在后来的日子里,任本荣进过化工厂,烧过锅炉,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汉绣,夜深人静时拿出珍藏已久的绣品,轻轻地抚摸,静静地琢磨。 与此同时,时代的车轮正飞速地向前运转着,大工业的迅速崛起将手工工艺挤到市场的角落。棺罩、轿衣、八卦衣,已经完全没有了市场;门帘、帐沿、绣衣等产品,被价廉物美的机绣商品所取代;即使是中堂、条屏等家居装饰品,也渐受城乡居民的冷落。 曾经繁华喧闹的绣花街,经过烈火的焚烧和风雨的洗刷,如今已被大兴路鞋城所淹没,昔日的汉绣辉煌难觅影踪。汉绣艺人也逐渐分流,一个个悄悄辞世。 只有任本荣依然在坚守,在等待机会。上世纪八十年代戏剧流行时,任本荣很快便捡起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做起了戏服和设计。1984年起,任本荣承担了武汉各大寺庙的宗教用品刺绣工作,仅为昌明法师绣制的袈裟就足足花费了他8个月的时间。 清闲中的执著 退休以后,任本荣的晚年倒也过得清闲无忧,便索性一心一意地捡起了汉绣。 年近古稀的任本荣,每天从早到晚忙于绣花。他的脑子里,满是当年绣花街上汉绣精品图样,他不想让这些图样随无情的岁月而湮没。1991年,他开始回忆并绘制当年的汉绣代表作,如今千余件作品已从他的大脑里变成了实物。 于是,任本荣倾其所有,投资30万元,成立了“经纶汉绣工作室”,将他多年来的作品琳琅满目地展示出来。 在那间3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店面中的绣品多为中堂、条屏、壁挂,题材也以福禄寿喜和佛经故事为主。置身其中,感觉神奇而又恍若隔世。一幅幅绣品,远看是风俗工笔画,近看却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任本荣说,一幅图案复杂的作品,从设计、绘画、打样、配色、针绣,到最后装裱成型,往往要花上数月的功夫。 然而,汉绣工作室开张一个多月来,有兴趣者寥寥。任本荣虽感遗憾,但他并不介意。“我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热爱带给我一生无尽悲和喜的汉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