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百个重点镇构筑新平台(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7:08 湖北日报 | |||
湖北日报记者周对葵 实习生谷岳飞 到去年底,洪湖市府场镇城镇化水平达65.7%,居全省重点镇之首。图为该镇丰收河景点。 在国务院新批复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我省确定了100个重点发展镇。最近,省里专门制定了促进重点镇发展的政策——— 为何增添一级 8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这项规划将我省城镇分为六级,其中,确定100个重点发展镇,列在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之后,居一般小城镇之前,作为城镇体系功能定位中的第五级。 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平说,我省以往的城镇体系规划没有这一级,此次将100个重点镇设为一级,是我省加快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新选择。 近10年来,省委、省政府精心运筹“小城镇、大战略”,在荆楚大地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1994年,为了推动全省小城镇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1999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全省要着重抓好200个中心镇和25个重点“口子镇”建设。2002年,我省选择“一主三化”道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省政府进一步要求各县、市集中力量抓好1到2个重点镇的发展。 省建设厅厅长张发懋说,由重点发展小城镇到发展重点小城镇,这是一个从湖北实际出发、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选择。目前,全省共有2317个小城镇,其中,建制镇737个。从总体上看,全省小城镇数量不少,规模却太小,功能不强。由于地区间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所有的小城镇“齐步走”不现实,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合全省之力突出发展重点镇,让强镇脱颖而出、特色镇个性鲜明、示范镇经验可资借鉴,才能有效地推进“小城镇、大战略”的实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省在谋划未来近20年城镇发展时,从县城以外的其它建制镇中选择了100个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列为重点镇加快发展。从空间布局上看,80%的重点镇分布在武汉都市连绵区、襄樊大都市区和宜昌大都市区及江汉平原。 “第五级”该是啥样 省建设厅村镇处处长李斌分析说,重点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到去年底,全省100个重点镇,占全省建制镇总人口29.2%,综合城镇化水平34.3%,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人居环境好于县域地区平均水平。重点镇与县域地区相比,人均GDP高出65.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出58.8%,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1.3%。 面向未来,重点镇该如何发展? “重点镇是县(市)域中心城市的副中心城镇,要立足促进县(市)经济发展,强化辐射作用。”9月初,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宜都市枝城镇(2003-2020)总体规划,专家们非常赞同枝城镇发展的战略定位。 地处焦柳铁路与长江交汇处的枝城镇距宜都市区12公里,建城面积近4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工业基础较好,是宜都市“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的一翼。新的规划中,明确了枝城作为宜都市副中心城镇应承担的职能。作为对外交通枢纽,5到10年内,枝城要进行铁路站场改造升级,港口扩建,沿江港区码头建设等。作为工业中心,枝城规划了沿江建材工业园、城西民营工业园、城中化工工业园、城南地方工业园。现在除了民营工业园外,其它几个工业园已初具雏形。 “重点镇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要承担转移城市产业,服务城市,辐射农村的功能。”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今年7月完成修编的总体规划充分体现这一理念。 新沟镇在武汉城郊。从服务武汉市主城区和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新沟镇亮出的招牌是:武汉市主城区、吴家山城区产业向外围转移的理想选择地,武汉市、吴家山城区经济辐射的重要节点,东西湖区与汉川市经济协作交流的桥头堡。 东西湖区经济发展目前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作为东西湖区的副中心城镇,新沟镇把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列为重点课题,致力建设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镇”。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眼下,修编重点镇总体规划成了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项重要工作。总工程师黄平说,如何打造重点镇功能,湖北省城镇规划体系中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镇应作为信息、技术、加工、流通的依托,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镇集中,建立工业园区,实行规模经营,形成聚集效应,加快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吸引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重点镇转移,强化重点镇综合经济功能和辐射作用。要根据第一、二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创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吸引农民进镇投资和兴工经商。 省建设厅在《加快重点镇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是: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0年,在重点镇中,20%的镇区人口达到6到10万人,60%的镇区人口达到3到5万人,余下的山区镇镇区人口不低于2万人。 向“第五级”倾斜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主要手段。为了解决所需资金,省政府在鼓励重点镇通过经营城市聚资的同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要求地方政府比照省里的做法,至少按1:1的比例配套资金扶持重点镇。 “与重点镇建设的需要相比,省政府安排的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但它是一种导向,是一种粘合剂,它将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重点镇聚集。”李斌说,目前,重点镇基础设施滞后于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需要,近期要从解决规划布局、路网建设、园林绿化等薄弱环节入手,确保重点镇在全省小城镇中率先达到有两条示范街,并实现主、慢车道和人行道硬化,配备完善路灯、给排水、绿化设施及垃圾收集点,果皮箱;有一座水厂,用户率达到100%;有一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有一块规范的公共绿化休闲景点等“八有”。 为了支持农民进镇,省政府决定每年给每个重点镇单列20亩农地转用计划指标。同时,重点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收益,全部返还镇政府,70%用于本镇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加强重点镇管理,8月,省政府要求重点镇健全完善城建监察执法机构,批准重点镇在建制镇规划范围内恢复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可以预期,随着百个重点镇在楚山汉水间步步崛起,我省农村城镇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