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电网实现南北牵手 三峡电力可直送北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7:20 新华网 | |
记者昨天(21日)从华北电管局获悉,随着9月20日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首次成功连接,我国南北大电网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握手,同时在国家电网调度通信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网间成功地实现了20万千瓦至60万千瓦和20万千瓦的电力互送。世界第一大电网也就此形成。 据华北电管局有关电力专家介绍,进行全国大电网联网将有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国电网联网,会不会造成一个区域电网出现故障,全国电网都受影响?对此专家解释说,全国电力联网就好比几个电网之间大家一起手拉手,但是并不相互送电,一个网如果出现故障,原 本和它拉着的手就会自动松开,保证其他的电网不受影响。但是在需要的时候,比如某一电网出现故障,在国家电网的统一调度下,临近的电网会及时再拉上手,实现网间电力传送,尽快满足断电地区的电力需要。这其实也为各大电网的运行安全增加了保障。 北京商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清林告诉记者,以往华中和华北电网间的负荷误差较大,无法实现跨区域电力调度。如今两大电网联网后,这一系统东部通过直流与华东电网(含福建)相连,南部将通过正在建设的三峡─广东直流工程与南方电网相连,形成全国联网的基本框架。这意味着今后华中地区的三峡水力发电可直接输送到北京地区。 据悉,由于两大电网的成功连接,形成了北起东北电网的伊敏电厂,经华北、华中、三峡至川渝电网的二滩电厂,跨越14省市,全长4600余公里的电力走廊。其输电距离与巨冠天下的俄罗斯远东电网相当,但其1.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则远远大于远东电网,当堪称世界电网第一巨人。(记者/于姗姗杨青张德武 杨青) 据电力专家介绍,我国电网基本以行政区划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第一项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启动了跨省、超高压电网建设进程。80年代末,±500千伏葛沪直流输电工程,揭开跨大区联网序幕。 到2000年底,全国已形成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川渝、南方互联共7个跨省(区)大电网,以及山东、福建、新疆、海南等独立省(区)网。2001年5月,华北与东北电网实现首个跨大区交流联网。2001年10月,华东、福建电网通过单回500千伏交流线路联网;2002年5月,川电东送工程使川渝与华中电网实现互联。目前,西北电网和四川电网实现联网的论证报告将于今年11月底完成,并上报国家电网公司列入明年开工计划。预计2007年将首先实现西北和四川电网互供;2008年西北电网将向四川电网送电。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日前的“2003年中国电力论坛”上曾表示,到2005年,全国电网系统装机容量将达4亿千瓦,同时最终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格局。有关专家指出,尽管目前全国电网联网框架已经形成,但各区域电网的网架结构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还较为薄弱。这也是今后电力监管部门要大力加强监管和资源统一调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评论:电网再大也得节约用电 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成功并网运行,再加上此前已经实现的华北与东北电网的联网、华中与川渝电网的互联,业已形成了一个跨越14个省市自治区、总容量超过1.4亿千瓦,无论传输距离还是装机容量都堪称第一的世界最大电网。 至少从理论上说,电网越大,其不同部分之间互通互联、相互调剂的能力越强;利用不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环境、气候的差异,实现峰谷调节也就有了更大的余地。譬如今年夏天华中地区持续高温,导致华中电网全面告急,上海、南京、杭州普遍拉闸限电。如果此时有东北、华北与华中之间的互通互供,则华中地区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紧缺,就有可能得到部分缓解。同时由于电网回旋余地加大,对电网安全也应该有直接的帮助。 不过就目前我国电力产业发展和电力供应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装机容量不足所造成的电力供应紧缺。据有关部门统计,到今年7月份,全国用电增幅达到了15.6%,远远高出预计10%的水平。对于电力这种不能贮存,只能随产随用的商品来说,消费增幅过快,必然意味着供给缺口。今年全国各地电网普遍告急,充分暴露出全国电力供给的绝对不足。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年全年电力缺口在1000万千瓦左右,而2004年将为1300万千瓦,2005年也为1300万千瓦。随着发电设备的加紧建设,到2006年,用电紧缺的程度才会有所缓解。 造成上述电力紧缺局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对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方式巨变造成的用电增长速度估计严重不足,是其中重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后期短暂出现的电力供求矛盾的缓解,甚至给人造成电力“过剩”的错误印象,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一方面供电部门以优惠政策鼓励市民使用高耗电家用电器,另一方面电力规划、建设萎缩,以至于终于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的局面。 除此之外,虽然节约用电的口号年年都喊,但节约用电的观念并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也没有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生产厂家、机关学校和个人家庭,都以节电指标作为设计生产、购买使用用电设备的首要标准。虽然电价逐年上涨,但由于没有传达出明确的引导信号,以至于只让用户感到多花了电钱,却没有起到利用价格杠杆调剂峰谷的作用。 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紧缺依然是难以扭转的事实。尤其随着新一轮钢铁、汽车、电解铝等重工业和高耗能工业的大发展,电力紧缺的局面还可能继续严重。而电力建设是一项需要资金和时间的长线产业,即使大干快上,也无法立竿见影。因此,除了把电网做大,增强互通有无、调节余缺的能力之外,节约用电,是每个人都能做,也是最快见效的办法。(评论员/潘洪其)(来源: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