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湿热一个词三个翻译干瞪眼 中医现代化难过“语言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8:06 汉网 | |
“就‘肺胃湿热’一个词,找了三个翻译愣没能翻译出来”,这是北京彤云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利民在与韩国客户谈判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麻烦。 按照中医理论解释,痤疮是“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邪”而引发的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现在的问题是,用这种中医语言和国际客户交流祛痤疮类产品,别说理解,连翻译都没辙。没法沟通,再好的产品也就没办法推广。 在中医的理论中,像三焦、元气、宗气等基本概念,像什么卫气营血、六经传变等病理变化,像痰涎壅盛、阳虚水泛等征候,甭说外国人听不懂,大多数中国人也听不懂,听不懂就难以沟通。 83岁高龄的国家级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陈彤云教授认为,中医理论是科学的,不过它的语言表述确实有待于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必须完成从哲学语言到科学语言的过渡。 北京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陈勇从中医人才培养角度认为,由于中医用的古汉语生涩难懂,缺乏用现代语言的规范科学解释,学中医的是从师傅的脚后跟往上爬,靠的是“悟”;而学西医则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上发展,只要“学”就行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人才的培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