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授看大门!河北省科学院调岗引发争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8:46 金羊网-新快报 | |
教授看大门是“改革阵痛”? 据新华社电 河北省科学院近些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负责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是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用人上的“人治”因素在作怪,是人才浪费。 刘志明:正教授看大门 刘志明,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正教授级外语译审。他促成河北省科学院生物所与前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细胞遗传所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科技交流关系。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兼任河北省翻译系列高级评委会主任、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等职,是河北省仅有的两名精通波兰语的人才之一。1993年到单位下属公司任经理,后因公司倒闭,1996年申请回院里继续搞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没能如愿。已56岁的他成了看大门的门卫。 刘志明说:“1997年3月,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大会上,我作为多个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向与会者大声宣布:‘我正在河北省科学院看大门!’当时的院长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才给我安排到图书馆工作。” 院方说法(河北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树煌):这是改革当中的阵痛。院里1992年搞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刘志明偏偏在此时到下属公司搞经营。后来经营不成功想回来搞科研业务,但这时候已经没有他的岗位了。让他看大门已经是照顾他了,起码有工资嘛。 记者点评: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多到连个工作岗位的“坑”都没有的地步。看来,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人事制度改革应在营造“四个尊重”环境上多下功夫。 王英华:算不算人才 王英华,196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后进修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副研究员。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工作,多年在科研处从事科研项目管理。1994年,到院下属的科技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管理。因种种原因,与公司经理发生矛盾,1996年离开公司在家养病。1997年被安排在院传达室发报纸,1999年提前病退。 院方说法(人事教育处处长赵红芳):决定一个人是否被使用的因素很多,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不行的。再者,王英华是自愿放弃原来的岗位搞经营,如果当初在原岗位竞争上岗,肯定不会失去工作。 记者点评: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说你是人才就是人才,说你是庸才就是庸才”。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性,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张成槐:考博换工作 张成槐,199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河北科学院能源所工程师,在职研究生。搞过热能烘干技术研究,后因带其搞课题的工程师退休,自己就申请不到其他研究课题。他先在乡下做了4年与科研无关的扶贫工作,去年起就在办公室当内勤。去年冬天院里改制搞竞争上岗,他因专业不对口开始在传达室发报纸。张目前正复习考博士,“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院方说法(人事处副处长杨春青):科学院改制后,由于种种不适应,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创收艰难,人员数量也要大量压缩。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各个研究所只能压缩课题数量,出现像张成槐这样的在职研究生没活干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点评:张成槐的遭遇很大程度是由于单位的衰落。这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3名知识分子的遭遇虽然只是个案,但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政府需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每个单位都需要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而知识分子也应尽快调整心态,适应社会转型期的变化。(晓航/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