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中药为三大祸首之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9:59 南方日报 | |
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列三大祸首 专家提醒中药安全无毒的传统观念要改变 北京消息 据已经披露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已经成为不良反应“三大祸首”。有关专家提醒,由于传统观念认为中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和有些 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对1993年—1999年期间5900份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表明,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抗生素占首位(48.2%),中药以13.4%的比例占第二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对1994年至1999年10月因药源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致病药物中,中药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三位。 中药的不良反应涉及的除了已经被禁用的含有马兜铃属中药的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可引起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肾小管酸中毒等外,一些常用中药也出现了类似报道,如大黄和有宣肺、利咽功效的桔梗等。 大黄已有2000余年的药用历史,在传统中药宝库中,是最古老、常用的药材。但是近日以大黄为君药的排毒养颜胶囊,被消费者告上法庭,原因是长期以美容为目的服用导致了继发性便秘。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辞海》称,大黄含有多量鞣质,因此小剂量不仅不会引起泻下作用,且呈收敛作用;停药后,也往往出现继发性便秘。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大黄的主要作用是消炎,也有一定的泻下作用,但绝对不能长期服用,这类中药在某种程度上像毒品一样,会“成瘾”,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就会出现继发性便秘。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报道,含某桔梗的某复方桔梗片导致心房纤颤的不良反应。桔梗粉的有效成分为桔梗皂甙,为恶心性祛痰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易咯出。有关专家推测上述房颤发作可能与桔梗引发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窦房结功能抑制,促使心房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多处异位兴奋灶放电所致。 有关专家建议,中药生产企业必须重视用药安全问题,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注明产品的不良反应。专家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中药也万万不可乱吃,如果有患者发现不良反应,可以与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系。 新华社供稿 相关报道 专家提醒: 排毒养颜胶囊不可长期服用 北京消息 “排毒养颜胶囊是以大黄和芒硝作为主要原料的药物,绝对不可以长期使用。”包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东直门医院、广安门医院的多位药学和医学专家,日前纷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今年7月,北京一消费者因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胶囊导致继发性便秘而将生产企业告上法庭,此后,有关中药大黄及其代表性产品——排毒养颜胶囊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位消费者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她从1998年开始以养颜为目的服用此药,几个月后一停用,即出现便秘症状,继续服用后症状有所缓解,而一旦停用便会出现严重的便秘症状,所以几年来一直在服用。今年初因工作原因偶然了解到此药的副作用后去医院就诊,令她感到惊讶的是,所有接诊的医生均建议她立即停用排毒养颜胶囊,认定或怀疑药中的大黄和芒硝是导致她出现严重便秘的“罪魁祸首”。 专家们指出,发生便秘的患者使用这种药物确实可以起到排泄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往往产生依赖性,并导致继发性便秘,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大家普遍认为,大黄是一味常用中药,很多中成药均将其作为重要成分,但仅限于治病,从无久用之理。 专家们表示,现阶段滥用中药、用药不当和企业宣传误导已经成为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繁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加大对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力度和广度,已成为维系中药安全的当务之急。 新华社供稿 | |